《有趣的发现》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考察,经过认真观察,反复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简单介绍了达尔文。第二段点明了“有趣的发现”是什么,用“要么……要么……”的句式讲清了岛上昆虫翅膀的特点,并且指出达尔文看到这一现象后感到十分奇怪。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先介绍了达尔文发现这一现象后的做法——“捉来许多昆虫”、“反复比较观察”,接着用三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讲清了造成这一有趣现象的原因,即岛上经常刮大风,昆虫翅膀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它们是否能顶住大风,适应环境,得以生存。最后一段点明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提出生物进化论,揭示适者生存的科学规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题目是眼睛,是全文的核心。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发现了什么?有趣在哪儿?这个发现有何意义?这些都是阅读本文从基本层面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读文本,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达尔文的发现有两个层次:一开始是发现一种现象,后来是经过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大自然中的本质规律。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像达尔文这种对自然执着的爱,那样敏锐的观察,那样寻根探底、深入细致的研究精神,可能会对这种想象熟视无睹,或是认为这很寻常,不值得研究。所以,我认为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读书上,不能光停留在阅读一个科学故事,搞清最基本层面的几个问题上,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入读懂达尔文究竟发现了什么现象和规律,他怎么会有这个有趣而重要的发现的。
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科学道理,鼓励学生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
课文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达尔文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什么,而难点则是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科学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试图通过独特而又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以“发现”为切入口,从生活中的“发现”,谈到课题中的“发现”,进而探究课文中的“发现”,最后又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发现”,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昆虫在大风中的各种遭遇,从而突破难点,使学生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
(一)营造“发现”氛围,初涉课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中,我营造“发现”氛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可以是教室里的布置,可以是同学头上的发卡,也可以是大自然的变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揭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质疑,学生就会提出“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发现了什么现象?有趣在哪儿?”这些基本层面的疑问。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轻松的谈话交流,真实的内心疑问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时即可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离不开充分的初读,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生成感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这个环节,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反复读,读字词,读句子,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自行解决“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发现了什么现象?”两个疑问。
设想进行以下几步:
1、借着刚才质疑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先不提什么要求,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一遍课文读下来,学生会感到欲望内心的满足,但也遇到了生字词的障碍,此时老师再提要求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2、再读课文,明确要求:(1)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刚才的疑问有哪些自己读明白了。
3、 检查初读:
(1) 一查词语的认读,识记并初步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百多年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著名 考察 因为 淹死 而
在读准确的基础上,重点指导:①提醒“因、文”为前鼻音②“存、研、较”的偏旁和笔顺③用说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理解“容易、比较、著名”④用动作示范的方法理解“反复”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初读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读准音,同时也要相机进行形、义的教学指导)
(2)二查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是否通顺流利,并思考每段主要讲了什么。(这是注重了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培养,每段内容不要求回答)
4、之后交流初读所得,相机出示第一段,解决“谁发现”这个疑问,说说读了以后对达尔文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转换句式,用“达尔文是_______”来介绍一下达尔文的身份。
(三)营造“探究”氛围,体验悟理。
第二课时先从解决“发现了什么现象?”入手,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 “他看到……要么……要么……,感到十分奇怪。”请学生读读句子,说说达尔文发现了岛上昆虫的什么现象,和其它地方的昆虫相比有什么奇怪之处。从而理解“要么……要么……”的句式表示只有两种情况的存在,再让学生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读这段话,引导质疑反思:难道这就是课题中指的“有趣的发现”吗?这是全文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此时要求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细读课文,思考:根据这个现象,达尔文找到了什么原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的?
在学习交流第三段第2-4句的内容时,以“岛上经常刮大风”为突破口,让学生想象一下刮大风时翅膀小的、没有翅膀和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在风中会如何表现,并让孩子们演一演,试着用语言进行描述,创设大风吹来的情境,采用随机采访的形式问一问几种“昆虫”的不同感受。在近似游戏形式的朗读体验结束后,再去找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把这三种情况介绍清楚的,学生找出“由于、因为…所以…,由于…便…”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之后,本文的难点已经突破了:昆虫只有适应岛上的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反之则自然淘汰。
达尔文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发现呢?怎么别人就发现不了呢?这个追问再次把学生引进课文,学生仔细阅读,找到“考察、十分奇怪、许多、比较、认真观察、终于”等词句,体会达尔文这一发现的必然性,那是他热爱科学,深入研究的结果。读到这里,学生对这个发现的认识更加清晰,对达尔文的认识更加深刻,内心涌动着对达尔文的敬仰、佩服,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因势利导,让孩子们夸夸达尔文,说说自己的感受就水到渠成了。课文内容的感悟就在再次得到了深化,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结合板书,指导复述。
经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已经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在第三课时中,根据板书的提示,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就不再困难了。
(五)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可安排一个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补充一点:本课的生字是穿插在前两个课时中进行教学的。
板书: 有趣的发现
,营造氛围,体验悟理《有趣的发现》说课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 营造氛围,体验悟理《有趣的发现》说课,
翅膀大 生存
没翅膀 风
翅膀小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