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录序》阅读题及答案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桐城文录①序【清】方宗城桐城文学之兴,自唐曹孟徵、宋李伯时兄弟,以诗词翰墨,名播千载。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然是时风气初开,人心醇古朴茂,士之以文名者,大都尚经济,矜气节,穷理博物,而于文则未尽雅驯②,以复于古。郁之久,积之厚,斯发之畅。逮于我朝,人文遂为海内宗,理势然也。盖自方望溪侍郎、刘海峰学博、姚惜抱郎中三先生相继挺出,论者以为侍郎以学胜,学博以才胜,郎中以识胜,如太华三峰,矗立云表。虽造就面目各自不同,而皆足继唐宋八家文章之正轨,与明归熙甫相仲伯。乌呼!盛哉!然余又尝总观桐城先辈文,三先生外,其前后及同时者,无虑五六十家。虽不足尽登作者之堂,而其各有所得,堪以名家者复数人。其余或长经术,或优政事,或论学论文,记忠记孝,亦足以广见闻,备掌故。
曩者,康熙间何存斋、李介须辑《龙眠古文》数十卷,大抵多明人之文也。咸丰壬子春,余与友人戴存庄论吾桐之文,以我朝为盛。然物胜则必反其本,然后可以久而不敝。天地之气运,流行不能自己,畜久则必盛,盛久则必靡,亦理之势然也。去其靡以救其弊,岂非乡后进者之责与?因相与取诸先辈文,精选得数卷,大约以有关于义理、经济、事实、考证者为主,而皆必归于雅驯。其空文无理论,或虽有事理则文鄙倍者,不录。按时代以分卷次,其大家或数卷至十余卷,其足名一家者,或数卷至一卷,而杂家则数人一卷以附之。
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而况当兵火之后,文字残缺,学术荒陋,使听其日就澌灭③,而不集其成,删其谬,俾后之人有所观感而则效焉,其罪顾不重与?
昔者,孔子编《诗》而附《鲁颂》,删《书》而附《费誓》,因《鲁史》以作《春秋》,其惓惓于宗国文献如此,是亦学者所当法也。今纂初成,将有山左之行,因以稿本归敬孚④而属其益加搜访校订以成之,爰⑤书其义例于左云。
【注】【1】《桐城文录》:作者与有人合编的一部桐城派文选。②雅驯:讲究文采修辞。 ③澌(sī)灭:毁灭净尽。④敬孚:萧穆,字敬孚。⑤爰( yuán):于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 胜:尽
B.大都尚经济,矜气节 矜:崇尚
C.与明归熙甫相仲伯 仲伯:难分上下
D.然后可以久而不敝 敝:疲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诗词翰墨,名播千载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而于文则未尽雅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相与取诸先辈文
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
D.而不集其成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
B.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
C.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者矣
D.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桐城文风虽自唐代开始兴起,但因为那时的文章不讲究文采修辞,所以到了清代,文风才真正鼎盛,桐城三位名家确立了桐城派在文坛上的地位。
B.桐城散文作家,除三位名家外,在他们之前之后,以及同时代还有几十人,他们各有各的长处,有的擅长经术或政事,有的擅长论述学问、记载忠孝。
C.作者认为,整理乡邦文献是后辈人的职责所在,选文原则,大约已有关于义理,经济,事实,考证的为主,同时兼顾文采修辞。
D.作者认为乡邦文献相当重要,据孔子编辑《诗》而复《鲁颂》、删定《书》而附上《费誓》等例子作为事实证据予以说明。
第Ⅱ卷(共10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逮于我朝,人文遂为海内宗,理势然也。(3分)
(2)俾后之人有所观感而则效焉,其罪顾不重与?(4分)
(3)其惓惓于宗国文献如此,是亦学者所当法也。(3分)
试题答案:
9.D(敝:衰微)
10.B(B均为介词,对于。A介词,凭借;介词,把。C连词,于是;介词,通过。D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
11.C(原文标点:夫学问之道,非可囿于一乡也。然而流风余韵,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人。)
12.A(“但因为那时的文章不讲究文采修辞,所以到了清代文风才真正鼎盛” 强加因果关系,另外“不讲究文采修辞”也不正确,应是“还没有完全讲究文采修辞”。)
参考译文:
桐城文学的兴起从唐朝曹孟徵、宋朝李伯时兄弟,凭借诗词书画,名声传扬千年。等到明朝三百年。彪炳史册的人写也写不尽。但是这时风气初开,人心淳古朴实厚道。凭着文章出名的读书人,大多崇尚经世济民,崇尚气节,穷究事物之理,便是了解各种事物,而对于文章还没有完全讲究文采修辞,而恢复以前的习气。积郁时间长了,浓厚了,就畅快的书泄。到了我朝,文学于是成为全国的引领者,是理所当然的。大概从方望溪侍郎,刘海峰学博、姚惜抱郎中三位先生相继出众,评论的人认为方望溪侍郎凭借学文胜出,刘海峰学博凭着才华胜出,姚惜抱郎中凭借见识胜,向华山的三座山峰矗立在云外。虽然成就的面目各不相同,但是都能够继承唐宋八大家文章的正道,和明代归有光不相上下。哎,兴盛啊!但是我要曾经总观同城先辈的文章,三位先生之外,他们之前之后以及同时代的人,大约五六十人。虽然不能全部登上作者之列,但是他们各有自己的收获,又有几个人堪称名家。其他有的擅长经术,有的擅长政事,有的论述学问,记载忠孝,也足够来扩大见闻,完备前人事迹传说。
以前,康熙年间何存斋、李介须辑《龙眠古文》几十卷,大多是名人的文章。咸丰壬子年春天,我和友人戴存庄讨论我们同城的文章,认为我朝文学兴旺。但是是五星圣,就一定复归本源,这样以后可以长久而不衰败。天地之间的气数流动,不能自己停止,储存久了就一定兴盛,兴盛久了就一定衰退,也是理所当然的。阻止它的衰退,来挽救它的衰败,难道不是同乡的后辈人的责任吗?于是共同拿各个先辈的文章,精选得到几卷,大约以有关于义理、经济、事实、考证的为主,而都一定属于讲究文采修辞的。那些空洞没有道理,或者虽然有事理,但是文章浅陋背理的,不选录。按照时代来分卷子,那些大家有的几卷到十多卷,那足以自成一家的,有的几卷到一卷,而杂家就几个人一卷附在后面。十分害怕这本书中途废弃,让几百年的文献无际可寻。
学问的道理,不是可以局限于一乡的。然而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是以激励后人,那就只有我们乡的先生的言行是最适合的。况且经历战火之后,文章残缺,学术荒废,假如任凭它日渐毁灭净尽。而不去收集他的成就,删除他的错误,是后面的人看了有所感悟而学习它,那罪行难道不是加重了吗?
以前,孔子编辑《诗》而复《鲁颂》、删定《书》而附上《费誓》,依照《鲁史》而写《春秋》,他对于祖国的文献这样用意恳切,这也是学习的人所应当学习的。现在编辑刚刚完成,将要去山东,于是把稿子底本拿给敬孚,而嘱托他更多的寻访校正修订以成书,于是写了他的义例放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