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日记

位置:首页 > 中小学生日记 > 阅读答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布时间:2022-03-01 16:39:0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料(一):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到“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然而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这天,我们务必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入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务必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自然界才会越来越完美,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光明。

  谈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景画: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美不胜收,极目远眺,鸟在天上飞,人在绿中游。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天,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音符。透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产生了以下粗浅的认识:[由www.telnote.cn整理]

  “非典”给人们的启示———爱护野生动物就等于爱护我们自我

  2003年发生了一场突入其来的灾难—“非典”,在那段非同寻常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提心吊胆,谈“非典”色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人失去了他(她)们宝贵的生命。“非典”来自动物传染似乎成为当今专家研究的共识,正是由于对超多野生动物的捕杀、食用,导致了“非典”的快速传播。这给我们又敲响了警钟,爱护动物就等于爱护我们自我,爱护动物就等于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但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们呢?总是那么奇怪的生活着,需要它、留恋它,却总又在改变它、宰杀它、破坏它,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也就自然想得多了。儿时的记忆也总在脑子里回荡:小时候在村头的小河边洗衣、玩耍,到清清的小河里与鱼虾游戏快乐的情景总给我一丝留恋,然而,这美妙的风景线正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也许永远找不回来。童年的记忆和故事时常讲给只有4岁的女儿听,女儿小小的心灵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给我们所带来的快乐中。然而,此刻回老家,看到的小河已不是原先的样貌,河水不再那么清澈,河边堆放了凌乱不堪的垃圾,河里的小鱼、小虾也不见了往日的踪影,女儿也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小时候与大自然共同生活的快乐,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总有一些失意。

  “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吧”这句话我们已经喊了很久了,然而,当我们昂首蓝天、看看大地、思索海洋,我们给后人到底留下了什么值得自豪的东西呢?孩子们的书本里的“蓝天上有鸟儿歌唱,大地上有绿树成荫,水面上有鸳鸯戏水、、、、、、”,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我想,我们都不愿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空幻的

  生态——一个沉重的话题

  据报道: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叫“防风”的中药材,一些人受利益驱使,不顾国家法律和当地政府的禁令,大肆乱挖,致使草原受到破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警告,如果不尽快停止在草原上滥挖药材,10年后草原将会成为荒漠。另据报道,百灵鸟每年以1000万只的速度递减,作为益鸟,百灵鸟以食草原害虫为主,一只百灵鸟一年能吃掉害虫3万余只,起着重要的调节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近年来,在暴利的驱使下,百灵鸟不断遭到大规模盗猎。由于乱捕滥猎,致使草原虫害连年不断。有关专家说,捕杀百灵鸟的行为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漠化,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

  不可否认,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辉煌业绩,但问题却相伴而来,掠夺性开发资源,致使环境恶化、水质污染、生态失衡。

  生态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关系到人类长远发展的话题。当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建设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生态县乃至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无不体现着构建和谐社会当从环境抓起,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除草剂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索

  儿提时代的我,最喜欢春天,放学后和伙伴门一齐三五成群地提着小篮子去挖野菜,此刻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故乡的田野正是野菜蓬勃茂盛的时候。荠菜顶着春寒钻出地面,苍茫大地透出片片新绿,我们把荠菜挖回家去,妈妈用新鲜的荠菜给我们烙煎饼吃,那特有的清香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此刻乡下普遍使用除草剂,青苗一露出地面,就喷洒一遍除草剂,于是一切野草、野菜、野花、野果便再也没有出头之日。农民们倒是不用向以前一样“三铲三耥”了,但是那些以前养育并且救助了我们先辈的野菜、野果也日渐稀少了,有的甚至永远消失了。

  除草剂仅仅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但带来的可能是我们身边无数种植物的灭绝。一种物种的灭绝,往往会成为另一种甚至更多物种的随之消亡,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现代科学知识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万物互为依存,我们在应用一切现代科学成果之前,不能不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权衡利弊,慎重取舍,保护好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共荣,和谐共处的关系,大跃进和“文革”时期,鼓吹战天斗地、人定胜天,于是人们砍树炼钢、劈山造田、易牧为耕、竭泽而渔、、、、、、,结果是葱郁的山川变成了秃岭,碧绿的草原变成了荒漠,洪水滔滔,沙尘滚滚,人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样的教训还不足以使我们反省吗?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是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例如许多国家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减少了超多火力电站的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倒行逆施,不强行索取。譬如,山林、湖泊是涵养水源、持续生态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就是倒行逆施,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还比如,海滩本来就是大海的领地,人们如果不是严重地破坏了海滩的生态,把那么多的村庄和旅游宾馆建在海滩,印度洋海啸能夺走那么多人的生命吗?

  人类几千年的礼貌成果,抵不上大自然的一次震怒,许多湮没在黄沙厚土中的古代礼貌,诏告着人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大自然存有一份敬畏之心呢?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务必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之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完美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此刻,放眼未来,建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料(二):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就应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一样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超多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个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必须影响。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能够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礼貌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礼貌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礼貌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礼貌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礼貌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给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一样,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一样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酌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透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潜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应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好处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此刻,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一样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个性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

  第一,给洪水以出路。这是解决我国洪涝灾害问题的要点。

  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去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在抗洪救灾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实施政府有效的社会管理,提早部署、充分准备,利用各种先进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手段,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时运用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做到了“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严密防守、科学抢险,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精心组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防洪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尽管淮河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汛情重于1991年,但灾情、抗灾投入和灾害损失均小于1991年。在整个防洪调度和人员撤退中,没有死伤一个人。当然,淮河防洪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备了必要的工程和技术手段。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和调度手段,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法实现的。

  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二者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缺一不成其为灾害。正因为如此,给洪水以出路,不仅仅要体此刻抗洪期间,而且要把它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就要予以高度重视。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给河道让出必须的宽度来,防止人为约束河道造成恶果;在堤防建设上,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在一些山区、支流或非人口密集区,要适度控制堤防建设规模;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分蓄洪区建设,科学合理地运用分蓄洪区;在处理江湖关系、雨洪资源利用等一切工作中,都要按照给洪水以出路这个思路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天和谐的理念。

  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要点。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是世界人均的30%。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于旱缺水十分严重。

  应对干旱缺水,有多种措施。按照常规做法,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库多蓄水;解决空间不均,主要靠调水。但是,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调水能够解决区域的部分水资源短缺问题,但如果不搞节水型社会建设,人们没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就可能出现调水越多,浪费越严重的情形。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先进城市有本质区别。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去节水,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透过社会制度的建设来解决干旱缺水问题,要构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从而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潜力得到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礼貌发展道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第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潜力。这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要点。

  应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务必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治理水土流失。实践证明,大自然在不受人类千扰的状况下,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目前生态治理中所采取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干预大自然的生态,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如果人不去伤害大自然,给自然生态带给休养生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在沙漠中,只要有水胡杨林就会出现生机。内蒙古的东居延海干涸了11年,西居延海干涸了40多年,黑河调水到居延海后,当地生态迅速得到恢复。

  因此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上,务必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潜力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潜力。不要简单地认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潜力,人类就无所作为了。我们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等,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潜力。比如搞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发展局部的牧区灌溉,使单位草场的载畜量大大提高,就能够实行轮牧,使休牧的大面积草原生态得到恢复。

  第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这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要点。

  绿色经济能够涵盖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构成完整的生态链条,绿色经济则把这一思想扩大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要求国家在宏观管理上要充分思考绿色问题。与此同时,解决水污染问题,还要严格排污权的管理。水环境承载潜力集中体此刻排污权的管理上。正如节水型社会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制度,排污权的管理也应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宏观控制、微观定额两套指标,按照排污权的上市交易规则,采取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做法,以此来提高水环境的承载潜力。

  破解中国四大水问题,务必在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以上四个核心要点。这四个要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实从人定胜天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务必深化水利改革,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新体制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完成水利面临的四项任务,能够综合运用四种手段,即行政手段、工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各项水利工作,个性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务必综合运用这四种手段,尤其要十分注意经济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构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针对当前的水利状况,有两点需要个性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二是要十分重视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在水利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体制建设。当前亟待我们去研究和开展的是四项改革,它关系到四种体制的建立。

  一是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水是以流域为单元的,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关系,统筹思考水的多种功能,务必建立起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权威、高效、协调的真正好处上的流域管理委员会。政府宏观调控,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管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流域民主协商,是指流域管理委员会是由流域内各省区市组成,要建立民主协商机制,流域内的一切涉水事务都要经过民主协商来确定;准市场运作是指水市场由于受一些因素制约,不是一个完全好处上的市场,水权的转让、交易要在必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用水户参与管理,是指要充分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用心性。在此基础上,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才能更科学、民主,更贴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是区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即水务体制改革,是对供水、节水、排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做好规划、方案、规则等制度体系建设,并透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落实,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带给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要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促进节水的社会化。

  四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非经营性资产,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推进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在水利国有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准公益性资产,要探索建立授权经营、权责明确、补偿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对全局有影响的工程,应由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部门行使出资人职权。

  这四种体制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涉及的因素很多,改革的难度相当大,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但是,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水利带给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料(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如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正反论证观点。

  “和谐相处”,我认为,就是在改造过程中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因势利导,在变更自然不适合甚至有害于人类生存的条件时,要排除损毁性的或引发生态灾难的粗暴行为,使人与被改造的自然对象处在相伴相生,蓬勃共荣的态势中。

  从科学层面谈,和谐相处就是按自然规律对待自然。但无论怎样说,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从古到今,直至未来都是不会停止的。否则,不断增多的人类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所以说,改造是绝对的,不要回避,问题在于如何改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几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正确地认识自然,认识自然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实对自然的改造并到达与其和谐相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要尽量深入地认识人们应对的自然,认识它的规律。这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探察,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防止浮躁和粗枝大叶。这就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提倡调查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科学试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然有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丰富经验,都江堰、苏州园林、黄土高原的梯田……这些都是前人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范例。它们产生于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对其规律的深入把握,也是千百年反复实践认识的结果。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在强调以史为鉴的同时,还要强调调查研究,强调科学实验,强调在继承和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口号化、简单化。

  2。论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高度礼貌的二十一世纪。应对辉煌的礼貌,我们因伟大而感到无比自豪;应对浩渺的宇宙,我们因渺小而感到无限忧伤。人类在自身的进化、生存与发展中,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礼貌和灿烂的文化。像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礼貌古国,它们是人类发展史上辉煌的里程碑。除此以外,现代科技和考古学证明,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人类礼貌散失在浩渺的历史烟尘之中。礼貌的失落,文化的消亡,这是人类的大悲伤。还有什么样的悲伤比它更加令人惊恐万状呢?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总是期望人类的礼貌能够代代传承、亘古前进,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回望人类历史的天空,撩开神秘的面纱,呈此刻我们面前的是历史的废墟、礼貌的荒冢。穿越时光隧道,我们最后看见古巴比伦的没落,玛雅礼貌的消亡,吴哥窟的毁灭,楼兰古国的湮埋……无数的事实让我们痛心疾首,不忍回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礼貌的消亡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已经成为人类群众的盲点和道德的丧失。现代礼貌日新月异,礼貌与自然发生碰撞,有时却是不可调和。它们共同消亡的进程也空前地加快了步伐,如沙尘暴的肆虐、沙漠化的加剧、森林的锐减,空气、水源、土壤的污染、超多生物的灭绝,人类人

  口的迅猛增长,这些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现代礼貌也有消亡的危险!所以,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命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是三个和谐的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的第一要务。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创造辉煌的礼貌,但不大可能再造一个地球。如果我们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人类最终毁灭的是自我。最后的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最后的一首音乐是留给人类的葬礼进行曲。只要我们用心倾听,就能听见土地的呻吟,江湖的哭泣,森林的哀叹,鸟兽的悲鸣。天不再蓝,水不再绿。黄河断流,长江洪涝。沙尘弥漫,绿色变黄。疾病流行,瘟疫成灾……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2003年的SARS事件就就应足以让我们人类警醒。那么,我们这块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是不是就那么和谐呢?你明白吗——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竟然占了八个;你明白吗——1997年,母亲河黄河断流长达226天;你明白吗——我国土地沙化加剧,平均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你明白吗——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死而复生,多少生命无奈小虫何;你明白吗——人类礼貌之所以消亡在礼貌的故乡,主要是由于人类践蹋或毁坏了礼貌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触目惊心的数字和铁证如山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危在旦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我们享受着高度的物质礼貌的同时,我们务必清醒地意识到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人口骤然增加,掠夺资源的倾向在所难免。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上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心不安宁,社会不稳定。人类的欲望与日俱增,向自然索取变本加厉,生态愈发脆弱,不堪负重。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务必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和谐的第一要务。我们再也不能高喊:“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了,我们再也不能干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了。人类在呼唤着绿色礼貌。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务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在能够植树的地方亲手栽下一棵树;在可能被污染的地方少吐一口痰;在人类不该涉足的地方勇敢地退缩也是光彩。一个人只有一个胃,一张嘴,何苦吃遍天下,永无餍足。一个人站着只要半个平方米,倒下了也但是两米长,何必要住得那么宽敞,消耗那么多的资源和能量。人啊!手不要伸得太长,脚不要迈得太远,口不要张得太大。只要我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社

  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问题。应对世纪的宣言,千年的呼唤,让我们戮力同心,构成巨大的民族合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礼貌社会。让礼貌之光永恒地照耀孤独的人类!

  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自然之窗)

  一种叫白头叶猴的灵长类动物世代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石山地区,它们美丽、珍贵而奇异。近年来,科学家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颂歌。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文石教授这样介绍白头叶猴:“它们是山间的美丽精灵,但是中国的‘国宝’啊!当今世界仅中国独有,中国仅广西有,广西也仅有约700只。”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动物学家研究证明: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同时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1953年被发现的白头叶猴性情温和,乖巧可爱,主要分布在由明江、左江和十万大山围成的狭小三角地带内。20世纪60年代,它们分布区的总面积还有500多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除了在崇左和扶绥两县的小片石山中以外,其它的地区已很难看到它们了。“在白头叶猴仅有的这块生存空间,生态环境脆弱,较为贫穷落后,历来‘靠山吃山’的当地农民曾毫不在乎地捕杀猴子、打鸟、捉蛇、上山打柴,以此作为生活的重要来源。”潘文石说。白头叶猴和人类共有一个生态家园,在石山和农田

  的过渡地带生长着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植物,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的一些行为却破坏了这种宁静与平衡。和谐共处不是梦人类与白头叶猴能够和谐共处吗?答案是:能够。在崇左弄官的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潘文石教授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情:1996年的时候,一个当地农民给我送来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我很感动,但是我对他说我不能给他金钱的回报。如果我给他钱,那就会造成一种误解,让人们认为白头叶猴能够换钱,我们所期盼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真正改变,我们所盼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潘文石说:“我们过去‘保护动物’的做法,常常是把人从保护区迁走,这样做对有上万人口居住的崇左弄官来讲,很难行得通。我常常想,人和野生动物不就应是敌对体,完全能够融洽相处。”近年来,崇左县政府帮忙农民兴建了沼气池、饮水池;糖厂给农民发放甘蔗良种、化肥及良种补贴,并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目前,种植甘蔗给农民们带来的收入已足够他们的日常开支;在当地,大多数农户已经用沼气代替了薪柴。如今,白头叶猴能够肆无忌惮地跑到山脚觅食,不会再有人伤害它们。潘文石说:“我们对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白头叶猴进行了一项统计,猴子的数量由1998年3月的147只增加到了此刻的250只。”世界

  的“宝贝”未来会更好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国际灵长类保护大会上,白头叶猴首次被列入世界上25种最濒危、最需要保护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同时被列入其中的还有金丝猴,白头叶猴的保护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白头叶猴,在崇左县白头叶猴比较集中的弄官地区,潘文石和他的研究生们已经在那里进行了近6年的研究,潘文石日前公布了他的初步研究成果。最近,潘文石主持的生态保护主题公园——崇左县生态公园正式开放,已经迎来第一批中外游客。广西林业局的官员介绍,每一天进入生态公园的人数会受到严格控制,观看地点也在远离白头叶猴居住的地方。生态公园的开放必将对白头叶猴的保护带给更好的条件。

  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侧记

  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时常会看到一幅幅令人欣喜的景象:藏野驴、喜玛拉雅塔尔羊与当地家畜漫步路旁;成群的野鸽绕着登山运动员寻欢觅食;多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在雪峰畔一显矫健的身姿;连栖息于藏北草原的藏羚羊也“举家”迁来!

  日喀则地区珠峰管理局局长闫银良告诉记者,这是由于保护区遵循“人类并不是地球惟一的主人”这一原则,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使整个珠峰生态系统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结果。

  举世瞩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不一样于国内外其它保护区,它是一个人类、野生动物共存共处的特殊区域,覆盖日喀则地区定日、吉隆、聂拉木、定结4县,总面积约33810平方公里。在那里,生长着喜玛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红豆杉等2348种高等植物,栖息着小熊猫、熊猴、长尾叶猴等哺乳动物53种和206种鸟类,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范围内的品种就有雪豹、藏野驴、喜玛拉雅塔尔羊等十几种。能够说,保护区是一个动植物的王国。与此同时,那里40个乡镇还生活着8万余人。

  消除损害环境的“重磅炸弹”

  影响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而最大的伤害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靠,使部分森林、草地、野生动物受到了损害;另一方面,从1921年人类首次在珠峰活动以来的80余年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地球的各个方向涌到了它的跟前。据统计,每年进入珠峰保护区的人数平均达8600人次,最多时到达18000人次。塑料袋、帐篷、瓶子、易拉罐、废旧电池等一批人类活动的“副产品”,虽然体积都不大,但其对野生动植物和环境无疑是一颗颗潜在的重磅“炸弹!”

  从1989年成立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至今,在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国际各类组织的援助下,珠峰管理局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好处、制定、完善各类法律法规、严禁乱捕滥猎外,针对保护区内人类、野生动植物共存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在布局上把野生动植物与人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实施了从上到下全民参与式的环境保护策略。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完成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十年总体发展规划,先后实施小额信贷、技术培训、医疗卫生、苗圃、农田水利建设等涵盖农、牧、副全方位的“造血”工程。据了解,仅小额信贷就为1700名(次)贫困户带给信贷200万元,每1000元的信贷为农牧民群众带来了600元的纯利润。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减少了对环境的依靠,减轻了生态系统的压力。

  珠峰越来越干净

  从1994年开始,珠峰管理局每年大规模进行垃圾清理。在入山时对可能产生垃圾的物品一一进行登记,出山时再核对,同时在海拔5200至8000米之间,确定几名专人负责并设立大小垃圾桶5个。据初步统计,7年里,每年平均清理垃圾30辆大卡车,按每车3吨计算,共清理450吨垃圾。定日县珠峰管理分局局长边巴介绍:“虽然进入珠峰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因垃圾处理及时、得当,珠峰越来越干净了!”

  有效的措施使保护区生态系统有了极为明显的改观。乱捕乱猎、乱砍滥伐基本上全部被控制,野生动物、森林数量明显增加,甚至过去没有的一些物种也出此刻保护区内:定日县长所乡与定结县交界之处,过去被砍伐精光的高山柏、爬地柏,此刻大面积恢复过来;藏野驴、雪豹数量成倍增加;过去只在藏北那曲地区栖息的藏羚羊,成群迁徙而来。眼下,保护区里,人类、野生动植物、家畜和睦共处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中小学生日记相关阅读

中小学生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