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意义
阅读精选(1):
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长征是一场伟大的行动,他对于中国社会之后的几十年都是意义深远的。他不但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研究的人,最终都会发现中国历史的规律,以及估计出中国社会未来的前景。毛泽东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讲到中央红军的长征时,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由www.telnote.cn整理]
透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用心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之后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陕北4万平方公里,仅有40多万人口的贫瘠荒凉的高原,周围都是强大的中央和地方军阀部队和地盘,红军发展壮大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史诗,当年红军自我客观的描述到:首先从自然条件来说,陕北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境内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加上兵匪横行,尤其是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还有连年的天灾,使陕北人民更加贫困不堪;而其时王明“左”倾路线的一系列错误做法和肃反扩大化的严重恶果,更使苏区元气大伤。其次,从发展前途来看,总共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只有40余万。几乎所有的大小城镇均被敌人占领,整个根据地被分割包围,切割成几块互不连接的地盘,使根据地本身的巩固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次,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部队仅剩下不足7000人,加上陕北红军,也但是1。3万余人,虽然经过长征的考验,到达陕北的红军指战员,都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坚强的必胜信念,但毕竟数量大为减少,体质和装备都很差,要真正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显然势单力薄,难以胜任,急需扩红休整,筹款补充。而地瘠民贫、交通完全闭塞的陕北地区,仅能适应小量的红军武装割据,根本无力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也无力解决红军队伍的兵员补充和军需供给。
对于红军来说,虽然在国民政府的大规模围剿下失败,丢失了南方全部的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生力量。但是红军仍然透过长征绝处逢生,作为一支武装来说,红军仍然保住了自我的生存。没有像当年的石达开,李自成一样在敌人的围剿中崩溃灭亡。长征是红军和中共生存的保障,如果没有长征的成功,红军被消灭在中央苏区,湘江,大渡河,或者雪山草地上,那么此刻的中国大不一样了。
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最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用心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
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我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此刻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但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不能不承认长征是人民对抗不平等,对抗自然的伟大业绩。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微退。因为红军最后到达了目的地,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忙他们把原先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之后的历史证明,毛泽东主张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正确的,他正确的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作用。长征的意义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有了新的面貌,正是以长征胜利作为起点,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星星之火终以燎原之势,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所以,红军长征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总结长征的意义时说过,"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英勇奋战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长征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英勇无畏、战无不胜的军队。
四、透过长征,基本消灭或收复了地方军阀,保留了抗战的有生力量。
以红军长征为契机,蒋介石成功的利用中央红军长征,以中央军损失3万人以下的微小代价,在长征前后的二三年内,完全收复控制了由地方军阀或者中共控制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八个省,收编地方军阀部队至少超过70万之众(仅仅一个四川就有正规军20多万)。又透过红军,基本控制或者半控制了广西,云南,西康,宁夏,青海五个省,控制地方军阀军队超过20万人。这几省的军阀虽然持续必须的半独立地位,但是由于实力大多被红军或者中央军削弱,只能大部分听命于中央的行政和军事命令,再也不敢公然的抗拒了。总之,蒋介石利用红军长征的一年多时间内,以中央军损失不到5万人的微小代价,收编和半收编军阀部队至少超过90万之众,收复和半收复中国西南,西北共十三个省份!能够说,这是一个代价极小的二次北伐,也个性体现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高层的高超军事和政治手段。这些省份的收复,对于中华民国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不谈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单从军事上来说。
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八年抗战的胜利,就是依靠这些透过红军收复的西南和西北的省份。如果蒋介石在七七卢沟桥之前没有收复这些省份,这些省还是由广西白崇禧,新疆盛世才,山东韩复榘这样的军阀控制(江西白崇禧以前把追剿红军进入广西境内的少量中央军包围缴械;新疆盛世才为了持续自我地位,不惜出卖新疆主权和驻军权给苏联人),那么日军攻陷南京武汉以后,国民政府就再也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除了投降没有别的办法了。
长征对于地方军阀来说,确实是灭顶之灾。对于军阀来说,任何诱惑也没有做独霸一方的土皇帝有利。掌握一省哪怕几个县的生杀大权,奴役百姓,为祸一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是军阀最为梦想的。这也是为什么军阀拼死也不愿意放下权力,地盘和军队的根本原因。长征中,军阀应对蜂拥而至的数万红军和螳螂捕蝉的十万中央军,大部分无力招架。他们基本毫无例外的试图和红军达成协议,让红军从自我地盘安全透过。但是,只是有些军阀成功了,因为红军明白很难如广东,广西,云南这些区域站住脚,同意和军阀持续默契透过。有些军阀则是大大失败了,比如贵州,湖南,四川,都因为红军试图在此处建立根据地而被迫拼尽了自我有生力量。军阀是中国社会的肿瘤,如果不能将这些军阀铲除,中国就无法获得新生。
日本人的战略是蚕食中国,最期望看到的就是中国的分裂和内乱。国民政府透过长征击败了中共和地方十三个省的军阀,开始实际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日本是最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1936年末的西安事变和二广事变以后,中国内乱基本停止,国家进入准和平发展和扩军备战时期。日本感觉再也无法等待,随即在仅仅几个月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实,在1937年,日本对于军事的准备并没有很全面,国际形势对日本并不是很好,日本也没有全面侵华的全盘打算和战略。世界公认对于日本比较适合的开战时间是1938年。但是,日本畏惧统一中国的迅速发展,被迫迅速开战,最终尝到了持久战的苦果。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整整70周年了。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巍巍丰碑,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阅读精选(2):
红军长征的意义及过程
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
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证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长征的过程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6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六军团长征从1934年8月到10月,起点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最终到达鄂西与红3军会师,3军恢复二军团番号,共同建立湘鄂川黔苏区。七军团长征从1934年9月到11月,起点是中央苏区,终点是闽浙赣苏区。十军团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点是赣东北,至皖南伏击国民党军王耀武部,遭到白军猛烈反击,伤亡惨重;随后在皖南怀玉山遭到白军围歼,除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围外,余部全军覆灭。25军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点是大别山,经湖北、河南、陇东,终点是陕北,与当地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四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川陕苏区嘉陵江畔,经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终点是陕甘苏区;其中9军、30军和由中央红军五军团改编的5军组成西路军,在到达陕甘苏区前的宁夏战役中西渡黄河,经宁夏、甘肃、青海,在消灭了总数超过自我的马家军部队的同时,先后于1936年12月、1937年1月和3月遭到马家军的歼灭性打击,残部于1937年4月到达新疆,是最后一支结束长征的红军部队。军团长征从1935年11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湘鄂川黔苏区,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在甘孜与由中央红军九军团改编的32均合编为二方面军后,经甘肃、宁夏,终点是陕甘苏区。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而又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一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一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持续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阅读精选(3):
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加速器
困难是政党前进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理解真理。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为什么说这么多“那样”?因为革命的道理不是陈独秀们说的和做的那个样貌。会议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定,而促成大家理解这个贴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决定的直接因素就是从1927年的血泊中学到和找到的经验。
秋收起义,毛泽东把队伍拉上了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65年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的路上告诉身边的同志:“战争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我的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我路线正确,八万人过了两次草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要难得多。”和平时期不容易找到真理。因为没有残酷的环境,检验真理比较慢,相反战争时期就比较容易找到真理。残酷的斗争环境犹如高速离心机,迅速将错误认识和观念不经过度就被抛弃而将正确的东西保留下来。
真理往往最终是用鲜血洗出来而不仅仅仅是从书斋中读出来的。1934年11月湘江之战失败后,红军主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过半,近2个人中就有1人牺牲。生死之地有真理。在生死面前,人最容易摆脱不切实际的哲学思辩。在一次次,个性获得湘江之战的失败的惨痛教训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了对共产国际洋教条的迷信,从中国本土寻找力量,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
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与薄一波等同志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血的著作,也是在血泊中找到的真理。最残酷的革命实践让中国共产党以最快速度接近并找到真理。
二、长征检验出一种正确思想:毛泽东思想
我们党说正是透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但确切地说,当时遵义会议上党只是找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与毛泽东思想还有必须的区别。前者是带有个人特点并为部分同志认同的思想,后者则是全党公认并作为指导全党的具有纲领意义的思想。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即使是在遵义会议上选取了毛泽东同志,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方针还需要透过新的实践再检验——这是贴合毛泽东思想的稳妥做法。最终,正是长征的胜利帮忙中国共产党在最残酷的环境中从各种思想——比如王明、张国焘等——中筛选并确定出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毛泽东思想。
湘江失败后,为了纠正“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议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但是,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与全党一致公认的毛泽东思想还是有距离的。而迅速拉近并消除这个认识距离的最有力的实践就是长征。
长征初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王明、李德等尽管失去了领导地位,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我的错误,还在观望新的领导群众个性是毛泽东同志的实践结果。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强行渡过大渡河、占领泸定桥,这使红军摆脱了蒋介石的包围,避免了重蹈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危境——这反证了王明、李德路线的错误和毛泽东路线的正确。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在四川懋功与红军四方面军会师,这时中共中央内部关于长征路线出现分歧。其主要表此刻南北两个大方向,具体说三个方位,一是南下川北,这是张国焘提出的方案,当时张国焘在党内还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实力,其认识观念还有很大的影响。其二是北上陕甘,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方案;还有一个就是张国焘作为妥协而提出的北进新疆的方案。长征是就应往川康走,往陕北走,还是往西北走?“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膨胀,公然向党争权,还企图挟党中央南下。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党中央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北上陕甘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张国焘的路线给中国革命再次带来了惨痛损失。历史最终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正确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个性是“双十二”事变构成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迅速成长壮大并成为全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长征及其路途上经历的生死考验,这些共识的构成是很难想像的。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这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没有毛泽东思想,“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真理是在血泊中找到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还有八万多人,到达陕北时只剩八千多人。残酷的斗争环境不仅仅是对整个党、整个红军的一次生死考验,也是对各种思想正确与否的迅速检验。人少了,但思想统一了,大家都统一到正确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下。自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取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就开始比较顺利地闯过一道道急流险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三、长征中的毛泽东:坚守党性,始终与党在一齐
事实求是、群众路线与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构成的重要方面,这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长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党性的检验。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不管是被党内同志认可或被误解,也不管党的路线正确还是暂时错误、革命形势是高潮还是低潮的时候,作为党员的毛泽东,始终坚守党性原则,始终与党在一齐,不离不弃,将个人荣辱与整个党的事业融为一体,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大局出发,在大家没有认识到真理时,毛泽东同志耐心等待党内多数同志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认识到真理。1964年4月21日,毛泽东告诉身边的同志说:“切记不要相信领导坏了党就垮了。党总是一分为二的。”毛泽东相信,只要贴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困难和低潮乃至错误的认识只是一时的,正确的思想和实践,终将会得到历史的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讲,独立自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依靠人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脱离历史唯物主义,仅靠辩证法就会异变为机会主义和风头主义——它们本质上还是个人主义。机会主义和风头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敌。这天,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党性修养,树立大局意识,时刻和党的组织、党的事业持续高度一致,相信群众,相信党,善于团结党内党外更多的人一齐排除万难、奋勇前进。
四、长征的启示和意义
长征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正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迅速抛弃照抄照搬洋教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立足本国实际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长征对这天的启示有两条个性重要:一是要事实求是、独立自主,二是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
事实求是,独立自主,就是走中国自我的路。《国际歌》中有一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务必独立自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当年李德不了解中国国情,照搬外国经验,否定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他要求红军“正规化”,打阵地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丢失了根据地,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前夕,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已无法取得联系[11],既不能向共产国际请示,同样也无法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援。而恰恰正是这种“断奶”式中断,迫使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学会了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走自我的路,独立自主地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这种实践中构成一条对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并贯穿党的工作全过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正是这些原则使中国共产党从长征胜利,到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直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天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就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底色也是事实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而加速促成这些思想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内得到广泛认同的实践,其原点就是长征。
要做到事实求是,就务必独立自主;而要做到独立自主,就务必依靠本国人民。这是三个不能分割的逻辑体系,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政党的命运,取决于人心的相背;军队的胜败,取决于为谁而战。蒋介石剥夺了人民的生产资料,使人民变为流民,并以此获得买办利润和少数买办阶层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透过革命使农民得到土地,工人得到工厂,让人民拥有生产资料,这又使流民变为人民,并由此获得最广大的人民的支持。流民冲垮了蒋介石国民党政权,而人民却成了坚定地支持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有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有了不竭的动力,这一点在解放战争中体现得最明显。蒋介石靠“发红包”拉壮丁,而我们共产党应对的则是人民群众用心参军参战,在南下江南的路上,最终是人民用手推车推倒了拥有美式装备的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国家。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发展也不能仅是请客吃饭和做文章。在这天社会主义公有制——失去公有制,人民就将变为能够动摇政权基础的流民——的基础上持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然是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永远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就能坚如磐石,这是长征胜利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
如果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正是红军的长征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送来了毛泽东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带领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这也是我们这天改革开放须臾不能离开的法宝。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的意义是深远的,对于这天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民而言,是要永远要铭记的。
长征的意义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