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
【原文】
鲁迅《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由www.telnote.cn整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葛利斯581d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赏析】qianming
这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篇文章。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冬天初像意境的唯美画面,这在先生的作品中是难得的。呈此刻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山水画: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一个稍嫌破旧的老房子独座旷野,黑褐色的墙上朝上推开了一扇木质窗户。朝窗户内看去,沿窗台摆放了一张四方桌,桌前搁置的是一方端砚、一架毛笔,在桌子的另一边摊放着一叠毛边稿纸。桌旁坐着一中年留须男子,身着蓝布棉袄,一手扶在桌上,一手却搭在窗台上,正扭头朝窗外注视。如果你能看清他的表情,则会发现他时而木然,时而眉头紧躇,似乎在思索什么事情。窗外雪花纷纷飞扬,甚至有一两片飘落在中年男子的手上,但丝毫不见他动弹一下,仿若他就是一尊雕像般。他在思索什么?他仿佛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群永远也不怕冻着的孩子们正在嘻闹,他们正在推着一个雪人。然而,这孩童的嘻闹声却并没让他感到半点生趣,反而让那个世界更显得安静。
先生在文章开头是以南方的雨开头,来衬托北方的冰雪之坚硬。谈的是雪,却用雨作铺垫,用雨的绵软、单调来衬托冰雪的坚硬、冰冷和有力。作者对雨的温软无力表示出哀伤之情,“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随后,他在文章中却勾画出南方下雪的视觉美。雪中有花、有蜜蜂嗡嗡、有画得美人一般的雪人。而雪人却独自坐在晴天和寒夜中变得面目全非。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描述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如精灵般漫天奋飞,寥寥数语,读者看到的只是满天飞舞的絮雪,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描述。在文章结尾,作者将雪比为死掉的雨,化为雨的精魂。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25年1月写的,如果我们认为先生有情绪来描述风花雪月,那会让先生不能安卧于地底下,只怕会从地下爬出来罢。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超多的篇幅描述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我查阅了一些别人对这篇文章的读析,大部分的读者认为作者是透过描述南方的雪,从而表露出自己对南方的局势朝着好的一面发展的殷切向往。而透过描述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透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教案】
一。导入: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斯诺写给被誉为“民族魂”的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人的鲁迅先生的挽联。鲁迅先生留给我们更多的印象是其倔强的一面,而这天我们我们要学的《雪》则给我们展示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二。阅读:
同学们大声阅读课文,体会一下雪的纯洁与飘洒!(注意这几字的读音:粘、旋、处)
三。研讨:
结合《四人谈《雪》》
作家王蒙告诉我们读《雪》要用联想,是借助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类似于古代的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雪》正是用了二分之一的兴。鲁迅先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借助了“雪”这一事物,又把它分为两个具体的意象: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
板书:
江南的雪
雪{
朔方的雪
在描绘这两个具体的意象时,鲁迅先生的语言是极其洗练、简洁、精纯、无半点冗杂的,正如斯妤告诉我们的。大家迅速再阅读课文,找出能概括二者特点的词语。
学生概括、交流。
板书: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重点诵读第一段、第四段。体会语言的色彩与多变。
鲁迅先生对着两地的雪的情感是否是一致的呢?大家再读课文仔细品味。
对江南的雪鲁迅先生给我们细细的描绘了童年的趣事:塑雪罗汉等,大家能够想象一下,他的童年是否和你的小时候一样?还有那百草园中的雪景啊。倾注什么情感不难看出:是深情的、怀念的、热爱赞美,甚至还有那么一种淡淡的乡愁。这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而对朔方的雪呢,朔方的雪不粘连,永远向上、蓬勃、不屈。这给我们展示出的是一位斗士、勇士、战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透过对这雪的情感的分析,无疑是告诉我们,这江南的雪、朔方的雪实际上是鲁迅先生灵魂的两面:江南的雪使其灵魂的柔软温情的一角;而朔方的雪则是其灵魂坚硬、顽强的写照!
《雪》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巧妙的运用了比较、衬托、和联想。正如李允经告诉我们的。透过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的描述加上我们对其情感投入的分析,再结合文章的最后几句“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鲁迅先生最终对这二者是有其厚薄的。他的选取就是:选取坚强隐忍温情
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有此选取,我们联系一下当时的背景,就会对他的选取更多一份敬意。《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是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滋润美艳;然而,北方还依旧处于一片寒冷之中,应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先生以彻底的革命战士的姿态,选取以永生的精魂战胜“严冬”的压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孤独的雪,雨的精魂!
四。交流: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也必须对鲁迅先生有自己的明白,能够自由展示。
五。拓展:
雪向来是文人笔下的爱物,她纯洁、无暇。大家看一下这几篇写雪的经典: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必须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简析:这首诗中的雪是快乐的自由的象征,追求美的一齐。)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溶进了土地哟
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
啊。。。我爱你
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
(简析:我们听出来的是对雪无私的高度赞美)
六。总结:
斯人已去,但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却是永生,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人民心中!最后,我们在一齐诵读挽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表达对那在凛冽的天宇下升腾的精魂----鲁迅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