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日记

位置:首页 > 中小学生日记 > 黑板报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

发布时间:2021-12-27 22:30:40

  黑板报的版面醒目,远看成块,近观成行,图文并茂,色彩明朗,抄写整齐,具有整体效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篇一:

  说起尊老爱幼,人人都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这个名词,人人都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略其中的要诣而去做到这些呢?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我们长大步入学堂以手,都也经常教育我们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同学,但是我们大都它当作耳旁风,尤其是读中后,能够这样做的人更少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人。就拿孔融让梨来说吧。这个路人皆知的硌讲的是汉代的孔融小的时候,有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仆人端来一大盘梨,别的小孩子都选最大的拿,而他却拿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其他人。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仍然得到许多人的赞赏。

  汉代的小孔融尚且可以如此,难道作为后人的我们在这样进步的社会却做不到吗?

  当然不是,在当今社会不乏许多人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当你坐上公交车的时候,你也会经常看到有一个小孩或一正在读书的同学为老人或其他人让座。他们何以可以做到这些,大半出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能听进耳去并在社会中实践他们。

  我曾看到过一则新闻:xx市x村的xx,其老父在家躺了将近三年而不能动,应该是下半身瘫痪了吧!尽管他家里很穷,但他还是担当起家中的重担,一边辛苦工作维持生计,一边照顾父亲。每当到了夏天,老人睡在床上非常热,常常把床单打湿,他就隔两天帮老人把床单洗了,并把老人抱到屋外放在特制的椅上晒太阳,并经常帮老人洗澡,好让他生活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免得让老人生病

  虽然老人病了这么长时间,但他一直没有放弃照顾老人。他知道现在许多老人都得不到子女们的尊重,他们常常会悄悄向别人诉苦或一个人暗自流泪。正因为他懂得尊重老人的想法——希望得到子女的尊重,才会一如继往地照顾老人。

  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不尊重别人的人,他们大多没有受过高层次教育,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所以他们大都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也就不会有好朋友。

  因此,我们必需学会尊重别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篇二:

  《礼记》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的学术品格自当在勤勉中传承,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纵横捭阖,纵是有心去一探究竟,以现在的个人修养思想水平也恐终究窥不得大道,便是略有经验的学生工作,也远不足以形成体系拿来分享,但而旬月所学,让我更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光阴荏苒,我更想潜下心去,用所学所思去尝试探究意诚心正的修身之道,去细细体味,去渐渐积累,去循循提高。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孔子说,射箭很像君子修身的道理,射不中靶子,要回过头来检讨自己,反身自省。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一个是乖乖仔的故事。孔子的学生曾点、曾参是父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一会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

  旁人看到了都夸曾参“仁”——仁者孝为先,父亲把自己打成这个样子还不逃不反抗,多好的一个孩子!可这事传到老师孔子这里,孔子却生气了,不让曾参进门,不认他这个学生。

  孔子说了: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人生路上,处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他也许是一时的优越生活,会让人失去紧迫感,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就放慢了前行的脚步。他也有可能是一件你寐以求的东西,但不幸的是,得到他的代价便是偏离自己的方向。有人把诱惑比作一盏盏美丽的霓虹灯,炫目而美丽。如同霓虹灯装点着这座城市,它们装点着我们的人生,时时刻刻吸引我们的目光,拖慢我们的脚步。但人生路上由不得我们有一丝的拖延!所以我们要学会时时自省,抵制这些诱惑。时时自省,才能够抵制住诱惑。生活中的诱惑千千万,难免会有时候失去了理智,无法自拔。这时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反省,找回理智,重新归于正途。

  学会修身的黑板报内容

  如今,读到论语的这句“克己复礼为仁”时,我不经陷入沉思中:这句由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所说的话是那么的富有哲理。在小国寡民的两千多年前,他是所有道德规范的表率,而对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文明社会呢,我们是否还需要他的提醒?的确是的,因为他真的是富有哲理,他,教育我们当我们自身的利益和国家及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摒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当然小到我们班集体也是一样。这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现实意义。可想而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真的是起于孔子。国外也有见解: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这句出自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那么克己是什么呢,克己即为约束自我,假如个性是个玻璃杯,我们把玩于它,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千万别让它摔碎了,其实它碎了也无所谓,关键是别让它伤了你的手。约束自我可以说是小心谨慎,反事都考虑再三再去做,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既然我们都害怕失败,都不想经历太多的痛苦,那么就更应该约束自我。一个是救人不受礼的故事:鲁国的法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作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风气,将慢慢消失了。”子贡大概很委屈,不过仔细想想就是这个理。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的确佩服那第一个敢于披荆斩棘勇于开路的人,他是在张扬自己的个性,做了一件别人没有干过的事,别人不敢去干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人生哪象是开路那般容易简单?也许路我们没有开成也就罢了,不会付出多少代价,可是人生不同,也许一次的失败就要你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而你是否可以承受的住,它不会理予,但是不要去抱怨生命的残酷和不公,因为痛苦我渊源是你自己的麻痹大意.是的,一个不小心也许就会使你葬身于万丈深渊,而你又有几分把握不失败呢?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尽量不失败,就要学会约束自我,小心谨慎。流浪的思想,无法抵达五月暗香浮动的彼岸。我们必须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学会约束自我,千万不可舍其一而取其一。请不要“自我踏践”的把生活看成是破痛烂铁,做一个聪明的人就要学会张扬个性和约束自我。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我们身为学生,就应该不论在上课还是在课下都应该有个“慎独”。这对于我们年轻时修身极为重要的。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是一种使自己心灵更加强大,道德更加纯洁的一种修炼。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慎独是在静夜里关照内心,是否还有贪欲,是否还有淫念,是否还自私自利,有违道德。慎独,是穿透内心,让自己赤 xx,全身心通透,成为一个水晶玻璃人。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一个是大大方方受礼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则很高兴,说子路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我们老师课本都强调过将心比心,关注他人,尊重他人。这不就是为了我们可以做到忠恕吗?不是有利于我们的吗?这段孔门师徒得回答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其意义深长,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我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有关部门趁周恩来外出,对西花厅旧房进行保护原建筑物的修缮,把地面方砖改成地板,墙壁粉刷,柱子油漆了一下,还添了一些新的办公和生活用具。周恩来回京后指着房间里的新添家具说:“把那些东西统统搬出去。否则,我不去!”事后,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对我是最熟悉的吧!你们花那么多的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有考试,有了考试自然有竞争。很现实的排名,不少同学因为排名总是在后面而自暴自弃或者抱怨什么其他的。但不会去反思自己。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认真预习,复习,完成老师的任务与学习的任务自信面对考试。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最后就是力行了,力行不想再说太多了。力行是什么呢。力行,很容易就从字面上看出来了。我一开始以为是尽力而为。结果差不多,实意为:努力实践或竭力而行。那么这个力行是孔子告诉我们修身之人应该要尝试去实践,是努力的去实践不能放弃,竭尽全力做成功,做完美。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上还很漫长,不能将时间花在空想上,应该要时刻力行!

  关于何以修身,我通过阅读论语,也就这点感悟与思考。若是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孔子方法,我们就会在道路上少一些弯路,多一些平坦。

中小学生日记相关阅读

中小学生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