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在举世闻名的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旁,一片片紫红色的铜草花竞相绽放,昭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得名于“大兴炉冶”,千年铜都大冶市因矿而名、因矿而兴,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称。然而,矿产铸就了大冶的辉煌,也面临着“资源诅咒”:无序开采、生态恶化、矿竭城衰……2008年3月,大冶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会有阵痛,不转型没有出路”。近些年,大冶市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资源依赖,在经受阵痛中不断改革创新,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培育绿色产业;如今,大冶市采矿业税收只占20%,占GDP的比重从70%以上骤降至7.8%,退出了支柱产业。大冶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拥有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矿挖完了,城市就一定会衰竭?
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创办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大冶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毛泽东主席曾经表示,“骑着毛驴也要到大冶看看”。
“古今一洪炉,举世无双冶”。大冶市是我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和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世纪之交,500多座矿山上有近10万人参与采矿,每9个大冶人中就有1个从业。“一矿独大”是大冶经济的生动写照,2001年,大冶市70%的工业经济总量、60%的税收、70%的就业来源于资源型产业。
但矿产再多,也终有挖完的一天。2006年,龙角山、铜山口、铜绿山,这因矿而设的“三大矿业重镇”,因为资源枯竭、经济萧条被撤销。“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带来了发展后劲乏力、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大冶的经济社会发展。
距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只有几公里的大冶金湖街道,一大片田地寸草不生、污水横流,正进行生态修复的尾矿库让人依稀看见矿产开采、冶炼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创伤。在大冶,像这样的尾矿库还有数十座。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大冶共有塌陷区80多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约1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由于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地表水下降、重金属污染等,大量农田无法耕种,受灾面积达8万亩以上。
抱着聚宝盆吃了千年的“资源饭”,终于让大冶人看到这“饭”就快要被吃完了。2008年,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搞产业调整
金湖街道曾是大冶市矿冶开发最密集的区域,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峰时有2座矿山、8家冶炼厂、20多家配矿厂。现在,政府和当地龙头企业劲牌有限公司正联手进行生态修复,两年内将变成一座美丽的生态园。
这些年,截污治污、矿山复绿、土壤修复等“治山、治水、治土、治气”等工程在大冶市陆续上马、遍地开花。近3年,大冶累积复垦工矿废弃地1530余公顷,新增农用地1370余公顷。
持续下气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不仅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随着“绿色因子”的不断提升,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等绿色产业加速崛起,一批原先从事矿业经营的企业家布局旅游、生态农业、环保等产业。近5年来,大冶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6.1%。
10年前,从事家具制造业的刘合伍在家乡流转山地植树造林万余亩,由砍树人到植树人,带富了一方乡亲。曾经的大冶煤矿第一镇还地桥镇,煤老板黄东平将目光转向养花植树。2014年,黄东平联合几个煤老板在村里种起花果苗木,如今以“六园”为核心的金盆生态园,即樱花园、红枫园、腊梅园、海棠园、农家美食园和水果采摘园总面积达1800亩。在茗山乡,以瑞晟生物公司为代表的芳香产业、中草药种植、旅游等业态不断发展,经济引擎已经悄然转换。
围绕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的主线,大冶一手抓机电制造、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一手抓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体系。
2017年4月,大冶湖国家高新区挂牌,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劲牌工业园、罗桥工业园等平台,以及劲牌、迪峰、山力、汉龙汽车等一大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项目,发展热潮涌现。2017年,大冶湖国家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0多亿元。
大冶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成功进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是全国唯一一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唯一一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资源枯竭试点城市。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依赖资源到超越资源,大冶从“一矿为主、工业独大”到“三产并进、百业齐发”,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