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鹅耳枥:中国极度珍稀植物 全世界仅有一株!
普陀鹅耳枥是中国极度稀有的珍贵植物,因为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普陀鹅耳枥,而在中国普陀鹅耳枥也仅有一株,这也是普陀鹅耳枥为什么如此珍稀的原因,普陀鹅耳枥属于一种落叶乔木,被誉为是植物中的“大熊猫”,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是什么植物?
普陀鹅耳枥是一种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
普陀鹅耳枥的传说:
相传,当年八仙过海寻找成仙之道,游遍华夏大江南北,最后来到塞北八仙山落脚。那一日,正在南海仙山洞府打坐的观音菩萨掐指一算,知道此八人皆为仙体,必能得道升天,只是缺乏引导,于是,从普陀山来到此地度化八仙。在九山顶,观音菩萨与八仙相见,为他们讲经说法,指点迷津。
当时,观音菩萨盘腿打坐在一棵鹅耳枥下讲经,一阵微风吹过,有树枝扫过头顶,观音伸指弹了一下,便有一粒种子落上发髻,观音微微一笑,继续讲经传道。在九山顶度化了八仙以后,观音菩萨回到普陀山,落在发髻里的这颗鹅耳枥树籽无意中就落到了普陀山上,并很快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大树。也是因为这种树是分雌雄生长的,单独的一棵不会繁殖很多,所以,直到现在普陀山上仍然只存活那一棵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长什么样子?
普陀鹅耳枥,雌雄同株,乔木;树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长柔毛和黄色椭圆形小皮孔,后渐无毛而呈灰色。叶厚纸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5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刺毛状重锯齿,上面疏被长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以后两面均渐变无毛,仅下面沿脉密被短柔毛及脉腋间具簇生的髯毛,侧脉11-13对;叶柄长5-10毫米,上面疏被短柔毛。
果序长3-8厘米,直径4-5厘米;序梗、序轴均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序梗长约1.5-3厘米;果苞半宽卵形,长约3厘米,背面沿脉被短柔毛,内侧基部具长约3毫米的内折的卵形小裂片,外侧基部无裂片,中裂片半宽卵形,长约2.5厘米,顶端圆或钝,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齿牙状疏锯齿,内侧边缘全缘,直或微呈镰形。小坚果宽卵圆形,长约6毫米,无毛亦无腺体,具数肋。
普陀鹅耳枥生活习性:
普陀鹅耳枥分布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全年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6.3℃,1月平均气温5.5℃,8月平均气温26.8℃,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0.1℃,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3℃,雾期长,相对湿度达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0毫米,雨日一般在150日以上。土壤为红壤 ,pH值5.5~5.7,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4.8%,肥力较高。普陀鹅耳枥于长期生活在云雾较 多,湿度较大的生境里,比较耐阴。根系发达,具有耐旱、抗风等特性。
普陀鹅耳枥为什么如此珍稀?
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极度珍稀植物,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全世界仅有一株普陀鹅耳枥,这株普陀鹅耳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普陀鹅耳枥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平方米,全世界仅有中国一株普陀鹅耳枥,自然也显得十分珍贵,好在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成功繁育出大量的普陀鹅耳枥树苗,暂时脱离灭绝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