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位置:首页 > 排行榜 > 生活排行榜

2009《时代周刊》十大绿色环保事件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9-03-02 00:56:39

  NO.1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自美国总统选举伊始绿色环保人士就认为,无论哪一方获胜他们都立于不败:在向气候变化问题施以重拳方面,巴拉克·奥巴马和约翰·麦凯恩都表现出前所未有地支持。麦凯恩甚至指出,他是国会第一个减排法案的联合发起人之一。随着选举不断深入,两人在具体的环保政策上也表现出了各自的不同。麦凯恩再次加入了正统派共和党人的行列,和矿物燃料能源的最积极拥护者们站在一起,大唱着“钻探、钻探”的颂歌;而奥巴马则制定了关于可替代能源投资的一个促进项目,该投资用于创造具体可行的环保工作岗位。作为民选总统,他承诺会把能源问题放在工作日程的首位,还表示即使面对经济衰退也不会放弃施行减排。如果奥巴马能成功实现目标,他将成为美国第一位真正的环保总统。

  NO.2 美国国会通过可再生能源贷款

  联邦抵税金额旨在帮助建立美国国内的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它是项临时政策,设定于2008年末到期。对本已进入增长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这样会造成严重影响。一年以来,两院的党派争执不断阻挠着国会,使延长抵税金期限的法律无法获得通过。而没有抵税金的支持,只要碳排放污染还不收费,可再生能源就无法与廉价的矿物燃料竞争。今年十月,国会最终通过的7千亿美元经济援助法案中加入了抵税金,也只是最后附加上去的――可再生能源问题在国家优先考虑的事务中处于什么地位,这就能充分展示。但假如和终结整个行业比起来,那些经营太阳能和风能公司的主管们就不会抱怨了。

  NO.3  离岸钻探争论

  今年夏天从安克雷奇到迈阿密,共和党的赞歌反复不绝于耳:“钻探、钻探”。尽管不断有分析证明离岸钻探对天然气的天价没太大影响,他们的宣传口号还是有作用的。甚至在因环保成名的加州圣塔芭芭拉,8月当地官员投票支持开放近海水域石油勘探。1969年那里曾发生过让人震惊的石油倾倒事件,由此支持推动了公众集会反对离岸钻探。不过随着奥巴马入主白宫,民主党控制国会――更不必说现在的石油价格比六月时的一半价格还要低,当时总统乔治•布什还呼吁国会准允离岸钻探――现在近海的水域安全了。然而离岸钻探的呼声未息,这就意味着争论远没有结束。

  NO.4 “沃纳·利伯曼法案”立法失败

  它毫无胜算。尽管这是第一个在参议院获得全票支持的国家碳排放法案,但由于布什总统的坚决反对,它根本不会立法。该法案由一位独立的民主党人约瑟夫·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和一位老共和党人约翰·沃纳John Warner发起。起初,环保人士把它在参议院的提案看成一个胜利。但争论随之而来。随着天然气价格接近创纪录的新高,参议院的批评人士就评论说对碳排放的限制会提高美国能源的消费价格。对此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但质疑派胜出了。在共和党人总统的否决阻挠下,法案得到了12票支持,以少于必需票数60票的巨大差距最终未获通过。随着民主党参议员已居于多数,声势已经壮大,奥巴马总统表示他会再次提案,但也不能就此确信该法案能在经济崩溃时获得通过。

  NO.5 冻结煤电项目的新规

  不清洁却又不昂贵的煤炭能源供给了49%的美国电能,全美30%的碳排放也来源于煤炭发电。这意味着如果新建100多家正铺建输出管道的煤电厂,那么地球气候就一定会变得更暖。因此,11月13日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上诉委员会做出的决定才会变得如此重要。就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对犹他州新建一家煤电厂提起的诉讼,该委员会裁定EPA并无根据来拒绝控制新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样一来,很快EPA事实上就不能给予任何一家新煤电厂认证,冻结它们发展。从长远看,这给了奥巴马政府一个契机,被迫要对煤电业进行清理或者关闭。

  NO.6 乙醇泡沫破灭

  广袤无边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农场是绿色环保的幻想,其实这之中真正能在美国形成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只有寻常的玉米制造的乙醇而已。主要依靠了对玉米生产的大量联邦补贴,乙醇能源才得以形成了320亿美元的产业,拥有遍及中西部地区的数十家精炼厂,全美国玉米产量的四分之一都在这里提炼出燃料。而到了2008年,许多新的科学研究减弱了乙醇在环保上的虚高效果。与此同时,生态燃料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由此引发全世界贫民们的指责。乙醇这个泡沫不可避免地破灭了――即使燃料成本已经从夏季时的高价位迅速降低,但过度投资还是导致了乙醇价格暴跌。像比尔•盖茨那样已经注入资金到乙醇工厂的资深投资者损失了数百万。虽然政府补贴可以确保乙醇不会自生自灭,但是用玉米田取代油田的美国梦是绝对破碎了。

  NO.7 北极熊列入濒危

  如果要颁一个不满环保主义的奖项,美国内政部长德克·坎普松Dirk Kempthorne无疑会是最佳得奖人选。5月14日,坎普松宣称北极熊应该被列为“濒危动物”而受到《濒危物种法(ESA)》保护,它由此成为全球气候变暖而上榜濒危的第一种动物。由于天气温度升高,北极熊栖息的北极海域冰层融减,让它们的生存面临危险。不过坎普松也强调说,即使ESA的宗旨就是保护濒危物种,而在北极熊这个实例中,它们受到的危险就来自温室气体排放,这也并不能迫使美国降低碳排放。不过,随着北极熊成为受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众多动物中第一个被列入濒危的动物,人们期待ESA能成为对抗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件利器。

  NO.8 印尼有意避免滥伐森林

  树木砍伐最少占了全球碳排放成因的20%。能有助于限制排放的途径就是国际市场――类似于在电力行业或者制造业那样――由它允许热带地区国家保护国内热带雨林,以出售森林相应的碳排放给别国作为交换。但这是不存在的,一部分原因出自像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主要热带地区国家。由于担心失去对国内自然资源的控制,他们不愿意接受国际碳排放贸易。不过,大多由于国内居高不下的森林砍伐率,印度尼西亚这个世界上第三大碳排放国如今似乎准备开放市场。在11月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主持的气候高峰会上,印度尼西亚官员宣布政府将制定碳排放森林项目的管理框架,还将与加利福尼亚州签订协议以帮助进行相关项目指导。这意味着:印度尼西亚似乎准备借助富有的加利福尼亚来帮助自己保护迅速剧减的热带雨林资源,如此一来全球气候也就得益了。

  NO.9  首次二氧化碳拍卖

  环保人士们都赞同,如果给美国的碳排放污染来定价,那么在zz上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施行减排项目。但由于美国的公用事业公司和其他主要碳排放源都得到了排放温室气体的免费许可,限制碳排放就收效甚微了。“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 作为美国东北部十个州合作减少碳排放的协定,它的首次碳拍卖会如此重要,原因就在于此。该地区的公共事业公司出价3850万美元拍得排放1250万吨二氧化碳的权力,各州能用拍卖收益来推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制要求公共事业公司购买排放许可,政府传达出这样的信号:碳排放限制不会是虚张声势――可以想象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会对国家减排争取立法。

  NO.10 年度词汇:“超里程(Hypermiling)”

  真男人就“超里程”。据牛津美式英语辞典的解释,在2008年度词汇中叫“hypermiling”这个词指的是“试图通过调节自己的车和调整驾驶技巧来节省燃料,从而尽可能延长汽油行驶里程”。(它是在击败了像“家中度假(staycation)”和“省钱高手(frugalista)”这样的词上榜的)超里程技术包括保持轮胎适度充气状态、信号灯叫停时引擎熄火、关闭车内空调、尽量减少突然的加速或减速以稳定速度驾驶。最初它是由一位名叫韦恩·戈德斯Wayne Gerdes的司机于2004年造出的。他本人已经获得了很多汽油行驶里程记录。而“超里程”真正得到关注还是在2008年,在汽油价格在美国很多地方都突破了每加仑4美元大关以后。不过很少有司机打算驾驶得像最卖力的超里程司机那么远。那些司机甚至会在下坡滑行时关掉引擎,这非常危险。购买油电混合车和体型更小的车的人逐步增多,这正体现出高效燃料是不能错过的潮流。

排行榜相关阅读

排行榜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