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位置:首页 > 排行榜 > 生活排行榜

陕西汉中地方特色小吃排行榜

发布时间:2022-11-06 03:37:40

1、粉皮子 

  粉皮子又称-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吃的方法都是凉拌,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寒热皆宜,老少喜传统得粉皮子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间的制作过程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汁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最适合青年人的胃口。 

2、汉中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汉中的名小吃,原在汉中是招待宾客的佳肴。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初来汉中,一碗面皮就着一碗采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 

3、汉中面皮 

  位于秦岭之南,汉水之滨的汉中有一桩美食,名曰:面皮。这种小吃究竟始于何时何事,从来没有人去考证,只知道汉中人是离不了它的。一旦长时间没了它,就会象小孩子没了娘一样,心心念念的,总觉得生活里缺少了什么,想得慌! 

4、汉中梆梆面 

  汉中风味食品,将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宽的面条。汤里加酱油、醋、盐、辣椒油、胡椒粉、葱花,最后加少许猪油。 

5、石门麻辣豆瓣鱼 

  被誉为陕南一绝的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它是饶胜利先生开创的褒河第一家鱼餐馆的品牌佳肴,曾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报道。饶记石门鱼餐馆常有国外友人、影视明星、文人雅士惠顾赞赏。始创于石门水库大坝,后迁于现址——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该馆不断创新,推出有口味各异的鱼宴系列佳肴,“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6、西乡美味:酸辣子 

  大部分西乡人都有吃酸辣子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子。 

  酸辣子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时,炒肥肉瘦肉、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子,别有风味。 

7、宁强王婆麻辣鸡 

  四川广元有麻辣鸡,制作方法与宁强略同,大概因为宁强与广元毗邻,风俗口味差不多,一些食品相互学习借鉴,也是有的。 

  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宁强城内悄然兴起,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宁强城乡普及。原料有:本地公鸡一只,约三市斤,草果一中颗,八角、沙仁、白扣各两粒,花椒少许,生姜五十克,花椒粉二十克,食盐二十五克,油泼辣子三十克,味精五克,鸡汤一百克,葱两根。做法是:先杀鸡,去毛,扒出内脏,洗净,入冷水煮沸,打除泡沫,加草果、八角、沙仁、白扣、花椒少许、生姜十克、葱两根,慢火煮七成熟捞出,控干水分,放凉。然后用利刀切成两寸见方的鸡块,撒入食盐、花椒粉拌匀,腌十分钟。最后将生姜四十克捣烂挤出姜汁,与油泼辣子、味精等一同兑入鸡汤,倒入鸡块,调匀上盘。此菜色泽金黄鲜亮,肉质细嫩脆爽,肥而不腻,麻辣出头。吃后舌尖、嘴皮火烧火燎,使人既怕又爱,经不住诱惑而一吃再吃。传统名师首推城内王婆及其女儿。如今王婆已经过世,但其女儿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8、王家核桃馍 

  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9、浆水面 

  要了解浆水面首先要从浆水开始,浆水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白菜叶子——松散的结不了心那种白菜叶子,放到沸水里煮开,然后将其捞出,用手捏干,或置于竹萝里面再放上一块尺寸合适的石头压干水分,放进坛罐或者大缸里,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再熬一盆滚烫的清面汤倒进坛罐或者大缸里面,浇上从邻居家里要来的现成浆水两碗倒入,严实的盖住,过三五天即可食用。当然,浆水是发酸的,比泡菜清淡,有清心败火的功效。 

10、略阳罐罐茶 

  略阳是陕西的钢铁基地。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嘉陵江贯通县境。有以摩岩石刻著称的灵岩古寺。略阳罐罐茶,久闻大名。茶而有肉,茶而有盐,普通老百姓天天早起必喝,这,又怎能不令人心响往之? 

11、牛肉干 

  西乡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不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工艺,遂成为地方名产,并流传民间至今。 

  西乡牛肉干的特点是: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其含蛋白质高达65%~87%以上。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能补脾益气,益五脏,养精血,强筋骨,素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西乡牛肉干自古誉满三秦,是酒宴、款待宾客和旅游的方便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198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1983年中商部食品评比中,总分超过部颁标准。 

  牛肉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诗经》和《礼记》两部古籍中就有记载,不过古代牛肉干的制作简单。西乡牛肉干的制作、腌渍工艺远比古代讲究多了。西乡牛肉干选料讲究,操作严谨,制作精细。原料取之于当地特产的优种黄牛“西镇牛’’的前后躯之主要肌肉群,即选择肌腱和精肉,剔出筋等结缔组织,切成条或块,经盐渍,加香料与名贵药材和成的调料,烘烤而成。西镇牛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味美色鲜,内含水分较少。肌腱部分富有弹性,是省标“麓鳞牌”牛肉的惟一原料。 

12、菜豆腐节节 

  菜豆腐节节,也须先做菜豆腐。略阳人做菜豆腐,一是用豆浆水点豆腐,不用石膏或盐卤;二是点时在锅内加新鲜蔬菜,因而嫩豆腐中夹有青菜,名副其实是"菜豆腐";三是豆腐略成形后,不从锅内取出。这是汉中一些地方菜豆腐的传统做法。也有点时不加青菜的,还有的在磨豆浆时不去滓。这些,地道汉中人不认为是正宗菜豆腐。 

  菜豆腐节节的做法是:菜豆腐按上法制成后,锅内不下米。此时须将锅内成形较好的豆腐取出一部分,切作小片待用。然后用一成玉米面、两成麦面和好的面团,擀作略厚的大面片,切作约五毫米宽五厘米长的面节节,下入锅内,熟时捞出盛碗,加些小片豆腐,即可食用。吃时应配各种小菜,如切碎腌好的辣椒、咸菜、红白萝卜丝等。 

排行榜相关阅读

排行榜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