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位置:首页 > 排行榜 > 世界之最

约翰·凯奇无声音乐4分33秒,展示出超现代的行为艺术

发布时间:2022-10-30 15:44:35

  很多人都表示4分33秒一首无声的曲子好在哪里?所以这首无声的曲子一出现就引来了众多的争议,就算过去半个世纪了,争议依旧没有过去。不过关于4分33秒的无声曲子,似乎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懂得其中的真谛,这种超现代的思想觉悟是令人佩服的,是一种观念的突破。

  《4分33秒》欣赏:

  4分33秒无声的乐曲

  

  《4分33秒》这首无声的曲子是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大作,当时请钢琴家上台在钢琴前坐下,观众也坐着安静的等待,结果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在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留下一群逗比的观众。

  

  刚开始4分33秒是造成非常大的轰动的,毕竟就连琴键都没有碰一下就宣布演出结束,所以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不过越到后来理解的人就越多了。《4分33秒》有点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无声胜有声”,是一种意境美,需要用心去感受,虽然很多人都还是不认可这首所谓的曲子,但是这首曲子已经被法院认可了。

  

  2002年,凯奇的出版商指控英国音乐家迈克·巴特剽窃凯奇作品,巴特在他的“行星”摇滚乐队唱片中有一分钟的沉默。为此巴特最终还是向约翰·凯奇信托委员会支付了高达6位数的罚金,这可真是“沉默是金”。可见这首《4分33秒》无声的曲子在官方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而根据现在人看来,这算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观念的突破。

  

  难得所有人都静下来,用耳朵和心灵一起“仰视”音乐。或者说,不是音乐,不是这场演奏,而是体验一种感觉。在这一刻,你似乎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声音。换一种心情审美世界。这片刻的安静,和掺杂其中难以避免的种种小小杂音,似乎给了自己一个理由,去平静的思考,去好奇的询问。

  

  毕竟这也算一种行为艺术了。它的存在,既是让人思考的。无论你思考什么,都无所谓。行为本身只是触发思考的一个引子。从艺术作品的角度看,我对它的感受,先后包括了好奇,好笑,惊讶,怀疑,询问,思考,敬佩等。其实重点本身应该不在于这几分钟的沉默里,你到底想了什么,而在于:人的思考本来就是件非常隐私的事,这一刻,你可以感受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与世界的沟通;这一刻,没有人可以阻拦你,你是绝对自由的。

  

  观念的突破,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一些艺术史解释是来自东方禅宗....这就无从考证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就像艺术的另一种观点:既然颜色和笔触就能释放艺术家、引发观者情绪。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弄个具体的人或静、物么?........

  

  既然音乐来自和心理波动有关,那么凯奇就是直指内心,尽可能抛弃外界物化的诱引....另外我认为音乐通过不同的音节和高度来释放和诱引大家的情绪,其实是声音中精确的电波?嗯...(暂且说成电波吧)和人们自身的电波信号的共振......这点我想也适用于视觉艺术。

排行榜相关阅读

排行榜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