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情投意合的友谊,如鱼得水成语典故
“如鱼得水”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成语“如鱼得水”的记载,就不得不提到孙权、刘备和诸葛亮了。这个成语是形容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块,就像鱼和水一样亲密,相辅相成,谁都离不开谁。同时也有记载可以形容男女感情。
历史上关于“如鱼得水”的典故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厉害,刘备还没有登基之前只要依靠刘表的军队,一直到驻守新野开始,但是刘备是个有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是一个想要寄人篱下的人,于是决定拥有自己的军队,徐庶推荐诸葛亮,于是刘备找到诸葛亮一起打天下。
为了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于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屋中找他,也正是我们所知道的三顾茅庐,经过三次之后,诸葛亮看到了刘备的诚意,决定辅佐刘备,于是诸葛亮告诉刘备不少治理国家的方法。
根据当时的情势,他建议刘备可以先占领荆州,这样才能与曹操和孙权一同平起平坐,才能相互抗衡,而刘备也非常同意诸葛亮的意见,因此他非常认同诸葛亮,更欣赏他,于是告诉关羽和张飞,自己有了诸葛亮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
“如鱼得水”成语出处1、宋.王禹偁〈杜伏威传赞并序〉:“初据江东,为英为雄,如虎啸风。终归帝里,为臣为子,如鱼得水。”
2、《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3、明.高启〈鞠歌行〉:“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
4、《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卿久不莅任,朕心悬悬。今见卿来,如鱼得水,卿何故出此言耶?”
5、《东欧女豪杰.第三回》:“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如鱼得水,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工夫在这里纳闷呢!”
6、《红楼梦.第六六回》:“次日,又来见宝玉。二人相会,如鱼得水。”
7、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六.颐养部.疗病.一心钟爱之药》:“一到疾痛无聊之际,势必念及私爱之人。忽使相亲,如鱼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辞去者。”
8、《欢喜冤家.第三回.李月仙割爱救亲夫》:“夫妻二人十分欢喜,如鱼得水,似漆投胶。”
9、《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金奴与吴山在楼上,如鱼得水,似漆投胶,两个无非说些深情密意的话。”
10、《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二人乍到了那下处,幽静所在,如鱼得水,你恩我爱,乐不可言。”
文言文记载“如鱼得水”原文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如鱼得水”造句1、把他安排到研发部门,真是让他如鱼得水,一展长才。
2、他那么喜欢唱歌,你让他加入合唱团,真是如鱼得水。
3、他们两人虽才认识,却相处得如鱼得水,真是相见恨晚。
4、我最近找到一位得力助理,配合起来真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5、这个脚色性格很适合他,由他来演必然如鱼得水,最为理想。
6、美术设计的天分加上建筑师的工作,让他觉得如鱼得水,非常开心!
7、公司用人适才适用,希望人人对自己的工作都能如鱼得水,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