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每一个爱好文学、喜欢阅读的朋友,一定要在闲暇之余去一趟中国国家图书馆,感受一下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规模之大,书香气十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让很多旅游者慕名而来。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中国国家图书馆,让大家一睹它的风采。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中国国家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源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中国国家图书馆历史发展国家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西周的盟府、秦代阿房宫的藏书可视为古代国家图书馆的雏形。
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建立西式的文化设施,兴办图书馆和学堂。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什刹海北岸广化寺。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
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将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1929年8月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建立的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归国民政府教育部领导。
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李四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国家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
1975年3月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1999年4月16日江泽民主席为国家图书馆题写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