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需要绕开的十大求职陷阱,这十大陷阱千万不要入坑
导语:现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最大的心愿可能就是找到一份合适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招聘骗局,这里对求职中的十大常见骗局进行了一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生需要绕开的十大求职陷阱1.只“试用”不聘
2.“储备经理”变“保险推销员”
3.不交培训费,工资别想领
4.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5.必须上接发广告的“业务经理”
6.声称进名企,赚取中介费
7.电话骗局
8.以考察能力为名窃取创意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9.传销陷阱
10.不签劳动合同
1.只“试用”不聘
很多公司都会对被招聘进来的人员设置试用期,这是正常的一件事情,为了双方之间的考察和适应,而因为试用期工资低,很多公司为了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就会在公司业务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用来度过这段时期,在试用期过后就会用各种理由解聘员工。
2.“储备经理”变“保险推销员”
我们在各种招聘网站上看工作时经常可以看到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等类似的职位,这些里面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是一些招聘公司对招聘岗位进行的模糊化处理,招聘到手后,就会安排求职者到拉客户、跑业务的岗位上,所以看招聘信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晰询问招聘公司大概的工作细节,以免心理落差过大,使自己陷入困境。
3.不交培训费,工资别想领
一些正常的公司会设定一定的试用期,虽然工资较低,就算未通过试用期,求职者也会获取相应地报酬,而社会上还有一种公司,是利用录取来诱骗培训费的,很多缺乏经验的毕业生会掉入类似的陷阱,但按照规定,招聘单位不可以用招聘的名义来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任何费用。
4.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工资实际是存在着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的区别,有些招聘单位为了以薪资诱惑求职者进入到公司,会生成工资很高,可实际上拿到的工资与应聘时的数额对不上,所以在签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把给到自己的薪资写清楚,并针对代扣费用都有哪些都要问清楚。
5.必须上接发广告的“业务经理”
通常这种类型的公司会以高工资低标准诱惑毕业生进入公司为其干活,而实际上高工资却发不到手上,且存在各种不规范用工,如果收到了你没有投递简历的公司的应聘消息,一定要提前查好公司背景,核实公司情况和用人需求,在前去面试。
6.声称进名企,赚取中介费
现在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因找工作很着急,在网上看到了有职位中介,交了费就可以推荐进入名企,可这也是这种公司为了诱骗求职者中介费的一种方式,这种中介费一般费用较高,而在交了费后却一直没有等到消息,这种公司一定不要轻信,应该通过合法正当的信息渠道来掌握招聘信息。
7.电话骗局
一般来说,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复后,会主动进行联系,而这些骗局就是针对毕业生的这种心理,假借联系工作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毕业生,用来骗取高额的电话费,毕业生一定要小心提防。
8.以考察能力为名窃取创意
很多公司在招聘到了员工,在员工试用期时让其提供广告创意、策划方案、程序设计等员工的创意,再告诉员工他的创意未被采纳,转头用各种理由解聘试用期员工,而求职者却会在某些网站上看到自己的创意的发布,这种情况一定要留好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9.传销陷阱
目前我国的传销组织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南方的连锁销售,另一种就是北方的人际网络,当应届毕业生这种初次踏入社会的新人被骗到异地后,不允许打电话,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灌输着一夜暴富的思想,从而唤醒这些人对金钱的扭曲的追求。
10.不签劳动合同
社会上有一些企业只与毕业生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而不签《劳动合同》,这两个东西不能互相代替,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的劳动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