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抢了孩子的话语权家庭教育
在家庭,许多家长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埋怨孩子说话慢条斯理,有时批评孩子出言有误,有时责备孩子言之不逊,有时不让孩子把话说完,有时干脆就让孩子闭嘴。孩子有时以理相争,家长们总会说“父母都是为你好”、“小孩子不要多说话”、“听父母的话永远不会错”等,使其不动声色。可见天下父母心呀。
事实并不尽然,每位家长心里都有一个不爱讲给别人听的秘密,那就是我们在暗暗努力,一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怕给自己丢面子,三怕孩子“学坏话”,四怕孩子不听话。显而易见,这是父母抢了孩子的“话语权”。
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能轻视了这小小的“话语权”,这在孩子内心的世界里,那是尊严,那是信任,那是前进中不竭动力的源泉,那是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体现,可谓影响至远。孩子缺少或没有了“话语权”,就等于失去了自我表现,就等于没有个性化思想,那也就等于鸟儿没有翅膀,他距离成功的彼岸终会越来越远。
说到此,也许还有父母在为自己的不妥寻找理由,那就大可不必。因为聪明的孩子们已经心照不宣,那叫掩耳盗铃,那是在给他们复述童话“皇帝的新装”。
父母期待自己儿女成龙成凤,能够出人头地,这是为人父母者最为快慰的事情。当然,我们讨论孩子的“话语权”,意在为孩子成长创造宽松的良好环境。给予孩子“话语权”,并不是让孩子们无所顾及的张扬,甚至是无礼。我们给予孩子“话语权”,不仅要说好中国话,更重要的是有效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适时、恰当地来表达自己,超越自己,使孩子们语多有度,达意准确,短小精悍。有首歌唱的好,是谁抢走了我的麦克风,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喉咙;左边的观众,右边的观众,来做我的观众;我一定能够成功,祝孩子们一路顺风!
在学校,我们常会目睹,两位犯错误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在听老师训话,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总是在听老师那强硬言辞。其实,这些屡见不鲜的现象也在暗示着,学生的“话语权”没有了。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常见的小插曲,这是青少年成长规律特点的显现,既然如此,可让他们说说又何防,既使是强词夺理,也会被同伴的道歉,老师的宽慰所感染。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固然令人不快,我们也给予他一个小小的“话语权”,将心中的“理由”向老师陈述,如果我们相信他这次美丽的“谎言”,也是在给他改过的机会,也许他会从此做的更好。儿童是哲学的,是智慧的,他们总会在矛盾中前行,在改变中创造奇迹,在挑战中体验快乐。
在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在告诉老师:请给我一次机会,我要发表自己见解的“话语权”,我也是最棒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虽然有学生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也令师生啧啧称道,可我们也不能忽略那些举起小手又无奈地放下的孩子。因此,老师要给予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课堂上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便说错也无防;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已经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新课改使先知先觉的老师已经省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力挺让学生把话说完,让其说说真无防,反对意见也精彩,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情来,鞭策学生你的发言受青睐。这是新课标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本质所在。课堂不是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只有人人都成为出色的演员,课堂才会更加精彩,诠释出教育的真谛与大爱。
另据,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这不仅仅是师生关系的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完善,更为重要的这是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而学生则成为“以人为本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