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哥德尔的名句摘抄
●当然,我们无从知道究竟是腓德烈国王还是施维腾男爵把故事夸张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但它说明了在那个时期,有关巴赫的传说是多么厉害。要想理解有六个声部的赋格是多么耸人听闻,你应该知道巴赫的整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有四十八首前奏曲和赋格,其中多达五个声部的赋格只有两首,六个声部的赋格则根本没有!我们可以把即兴创作六个声部的赋格比做同时下六十盘盲棋,而且全部要下赢。即兴创作有八个声部的赋格则的确非人力所能及。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54、爱情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说。爱情的真理在爱情之外。哥德尔不完备定律也是这么说的。维特根斯坦也是这么说的。作为伦理的意志是不可说的,爱情自然也就是这样的。 ----灵遁者《探索宇宙》
●讲唯识道光座主问曰:禅师用何心修道?师曰: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曰:既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云何每日聚众劝人学禅修道?师曰:老僧尚无卓锥之地,什么处聚众来?老僧无舌,何曾劝人来?曰:禅师对面妄语。师曰:老僧尚无舌劝人,焉解妄语?曰:某甲知不会禅师语论也。师曰:老僧自亦不会。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禅宗采纳整体论,并且推向逻辑上的极端。如果整体论是断言事物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被理解,而非其各个部分的总和,那么禅宗走的更远,认为整个世界根本就不能被划分为一个个事物。划分世界就会误入歧途,因而就不能达到顿悟。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突然(很没根据的)想到 是否人类无法在三维世界里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它一些事物 是因为它们都是更高维的 而我们只能观察到它们的三维形式 所以这一切的研究才如此艰难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难解之谜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所有这些调子转换(有些是急剧的,有些是平稳的)的心理作用是很难描述的。这是音乐魔力的组成部分:我们能自动跟上这些转换。或者,也许是由于巴赫的魔力,他能够写出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曲子,这种结构如此自然优美,以至于我们根本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同构“这个词的定义是保存信息的变换。它的适用场景是:两个复杂结构可以相互映射,并且每一个结构的每一个部分在另一个结构中都有一个相应的部分。这里”相应“的意思是:在各自的结构中,相应的两个部分起着相类似的作用。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任何对于情感的直接模拟——比如“帕里”——都不可能达到人类情感的复杂度。后者间接地源于我们人类的心智组织,而程序或计算机可能以类似的方式获得它们自己的情感:作为它们的结构,即它们组织起来的方式的副产品——而非直接程序化的产物。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无论我的主张是真是假,双方都产生矛盾,没办法确认是真还是假。同样,数学中也存在无法确认真伪,不可能决定的问题——叙述这种事的,就是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
●从概念上说,只有跨出逻辑,摆脱理论,你才能超越二元论,跃入顿悟。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I wish my wish would not be granted!我的愿望是,我的愿望不会得到满足。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所谓顿悟,最简明扼要地说或许是:超越二元论。那么二元论又是什么呢?二元论就是把世界从概念上分划为种种范畴。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一个人永远也不能给出一个最终的、绝对的证明,去阐明在某个系统中的一个证明是正确的。当然,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关于证明的证明,或者关于一个证明的证明的证明——但是,最外层的系统有效性总还是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是凭我们的信仰来接收的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通过变换你的观察方式,你就把同一信息重新编排了。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古人不懂得微分方程,他们仍可谈宇宙,谈天气,但现代人再像古人那么谈就有点没劲了,因为通过牛顿的努力,人们已懂得使用一些更加有效的方法(比如微分方程,建立模型)来谈论,甚至加上了成功率很高的预测,有时人们喜欢随口谈一些大话题,与无限,终极或限度有关的话题,但他们不去听听圣人的言论,就在那里胡说八道,也不去看看哥德尔,真是很难说他们如何能懂得一种思维的限度在哪里,而我的趣味就是有点形而上,因形而上更加有趣,可把很多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石康《那些不值钱的经验》
●所以换个角度看看,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宇称不守恒定律,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等”不确定“塑造了这个五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却永远不能想象”确定“的世界的。这比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世界的人类“强了一百倍。我相信这才是哲学目的。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站在西湖边,站在海边欣赏无序波动的美的原因。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我们在自己的尺度上感知到的天气现象——一股龙卷风、一场旱灾等——只不过是中间层次的现象,是某种巨大、缓慢的现象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真正的高层次天气现象应当是全球性的,而且采用地质学的时间尺度。冰河时代应当算是一个高层次天气事件。这么想的话,全球性的天气事件应该是地球生态的中间层次,而地球的生态是太阳系整体状态的中间层次,一直到宇宙岂不是无止境。不过不管有没有止境都是有用的。但是我这个类比还是不恰当的。毕竟天气系统如果要做为一个层次也应当只在气象系统里讨论,而不该扯到生态。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