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有关王阳明名言

发布时间:2022-01-23 21:54:35

  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全集》

  2、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传习录》平常修身养性的工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3、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4、夫者,夷狄之圣人;圣人者,中国之佛也。在彼夷狄,则可用佛氏之教化以化导愚顽;在我中国,自当用圣人之道以参赞化育,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以舟航。今居中国而师佛教,是犹以车马渡海,虽使造父为御,王良为右,非但不能利涉,必且有沉溺之患。夫车马本致远之具,岂不利器乎?然而用非其地,则技无所施。 ----《谏迎佛疏》

  5、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传习录》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

  8、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10、不能致良知的两种表现:懒得致,不能致

  11、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传习录》

  1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传习录》

  13、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顺生录·年谱二》王阳明认为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炼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儿精华。

  14、心即道 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 知天

  15、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传习录》

  16、虽万千人过,吾往矣。

  17、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8、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传习录》

  19、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边觅神仙。

  20、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王阳明家训》

  21、心外无物

  22、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传习录》

  23、天理即人欲

  24、《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25、“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

  2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27、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28、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29、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传习录》

  30、因为失败而产生挫败感才是真正的失败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