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句

佛语经典语录,佛学禅心你能否参透

发布时间:2022-07-28 19:06:55

  教起源于印度,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一条恒河名罗泊提的河流之地。而佛教的创始人就是被大家称为的释迦摩尼。他在迦耶山的一棵毕钵罗树下,敷草而坐,静思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最终修成正果。

  佛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教派,它所传达的真、善、美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们,无论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依旧印在人们心中的“佛堂”里。

  中国上下五千的文化,渊源流传,延续到至今,佛堂已经数不胜数,而那些随着时间遗留下来的佛语,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着。

  品佛语,悟人生,想来就是这道理吧!

  ——题记

  1、佛是无心道人。

  2、真心是菩萨净土。

  3、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4、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7、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8、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9、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0、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1、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2、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13、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4、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5、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8、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9、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20、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21、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22、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23、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24、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25、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6、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27、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2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29、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0、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3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32、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3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34、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35、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3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37、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38、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39、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0、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41、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42、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43、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44、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45、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46、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47、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48、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49、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0、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51、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52、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3、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4、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56、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57、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58、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59、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60、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63、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4、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65、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66、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67、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68、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69、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70、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72、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73、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74、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75、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76、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77、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78、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79、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80、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81、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82、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83、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84、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85、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8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87、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88、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89、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90、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9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92、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93、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94、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95、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6、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97、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98、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99、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00、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