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励志故事

余生,做一个刚刚好的人

发布时间:2022-03-27 13:48:56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觉得颇有道理:

  “人生最常见的遗憾有两种:一是力所不及,一是用力过猛。好比烹饪,盐放少了乏味,放多了则难以下咽。说话、办事是一门艺术,讲究的是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就是刚刚好。

  做一个刚刚好的人,说话不说尽、做事不做绝、为人不为过。

  余生,愿你用七八分的气力,去过刚刚好的人生。

  刚刚好,就是话不说尽

  话不说尽,是一种成熟。

  摩洛哥有句俗语:“言语给人的伤害往往胜于刀伤。”

  诚然如此,正所谓“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伤易愈,舌伤难愈”。有些话仿一柄利刃,出口即伤人。所以,说话不说尽,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成熟。

  朱子家训有言:“处事需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 为人处事要宽以待人,给人留下退一步的空间;即使是善意的劝解,也不要把话说尽说满。

  的确如此, 说话不说尽、言语留余地,方可两相成全,共同收获。

  曾在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首先刮起了一股凛冽刺骨的寒风,想把行人的大衣吹掉,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很暖和,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最后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凌厉的威逼不及温暖的退让。做人做事也应如——说话留余地,手中有余香。

  不把话说尽,是一种成熟。

  正所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杯子里倒满了水,水满则溢;把话说得太绝就像一条道走到了尽头,路尽则亡。

  说话时不咄咄逼人、留人一分余地,不仅给了对方一个下台的台阶,也留给了自己一个从容转身的舞台。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画中留一分余地就会神韵饱满,话中留一分余地就会余味无穷。

  余生,愿你做一个刚刚好的人,说话时,话不说尽,留人一条退路。

  刚刚好,就是事不做绝

  事不做绝,是一种智慧。

  我们都听过“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面对家里关于三尺宅基纠纷来信,坦然挥笔回信附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结果成了“六尺巷”。

  让他三尺的胸襟,让这个故事传颂至今;予人余地的智慧,让“六尺巷”传为佳话。

  《格言联璧》有言:“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为何?

  只因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满盈者,不损何为?

  所以明代文学家高景逸说:“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

  诚然如此,做事时,事不做绝,不步步紧逼,予人一分余地、给人一线生机,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可是,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了。狼气急败坏,于是堵上了那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口逃生了。这次,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都堵上了。

  第三天,让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来了一只大老虎。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则寓言故事发人深思,它告诉我们: 做事不要做绝,予人一线生机,就是给自己留一线生机。

  《菜根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处世留一分余地就能华枝春满,处事留一分余地就能系结善缘。

  余生,愿你做一个刚刚好的人,做事时,事不做绝,给人一线生机。

  刚刚好,就是人不为过

  人不为过,是一种修养。

  北宋着名理学家邵雍在《安乐窝中吟》中写道:

  “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这句诗的意思是: 喝美酒只应喝到微微醉之后,看娇花只应看到花儿微微半开时。

  清代学者石成金对此欣然评曰:“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酩酊,便成恶境矣。履满盈者,宜思之。”

  履满盈者,宜思之。诚然如此。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为人时,不可为过,应予人一分余地,不可咄咄逼人,甚至把人逼进死胡同。要知道,把人逼进死胡同,意味着自己离死胡同也不远了。

  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吕蒙初入仕途时,因其貌之矮小而新官上任,受到质疑颇多。

  其中有一甚者,竟趁吕蒙不在高声对百官说:“这等人怎么配做朝官!”

  吕蒙的朋友十分愤愤不平,对吕蒙道:“为什么不去查他的名字?”

  吕蒙面淡如古井无波,答:“只怕知道他的名字我还记恨,不如不知为好。”

  那人听说此事后深感愧疚,亲自登门向吕蒙道歉。从此二人结为好友,政事上共济扶助,吕蒙也顺利成为皇上心腹。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其着作《小窗幽记》中写道: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诚然如此,为人时,人不为过,予人一分余地,是一种自有风骨的高级修养。

  正因为吕蒙予人一分余地,以人不为过的修养笑对对方的谩骂与侮辱,给对方留下了悔悟的余地,才使得对方感念于吕蒙的不计较,最终结为好友,在日后的互助中获得仕途和情谊上的共赢。

  为仁留一分余地才能功业圆满,为人留一分余地才能大道畅行。

  余生,愿你做一个刚刚好的人,为人时,人不为过,予人一分余地。

  余生,做一个刚刚好的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与其执拗于十分的圆满人生,不如用七八分的气力,去过七八分的刚刚好的人生。

  余生,愿你做一个刚刚好的人:

  说话时,话不说尽,留人一条退路;

  做事时,事不做绝,给人一线生机;

  为人时,人不为过,予人一分余地。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