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人群,永远走不到终点
有这样一种说法,“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忙到没时间思考”,
靠勤勉就能赢的时代早已过去,做得再多不如想好一件事,而不是藏在人群中,等待着磨平棱角。
01
要坦诚地看清自己
比如,处于职场上升期的人们,容易产生复杂的情绪。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
坦诚地看清自己,才能善待自己。
没有所谓的“负面情绪”每个情绪都是送信人。
焦虑:调整你头脑里的刻度
我们觉得焦虑让我们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在焦虑中,认真地去看看焦虑到底想要带给我们什么讯息。
如果我们能在焦虑中安静下来,看看焦虑本身,焦虑会告诉你哪里做错了,哪里的界限是有问题的,哪里该停下来。
压抑:让你获得安全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
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
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压抑虽然保证了安全,但是确实委屈甚至扭曲了我们真实的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形成了习惯性的压抑。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
努力地觉察和区分,意识到:
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地表达自己。
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
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
嫉妒:告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嫉妒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多么想要。
简而言之:嫉妒就是我们没能看见、回避和逃避的内在需要。
嫉妒本身是一种饥饿感,它不来源于肉体,而来源于精神。填补精神饥饿最好的方法是:
先接纳自己这里是饥饿的,然后如果真的很想要,那就去努力,如果自己不想要,那就彻底的把它放下。
虽然自我检查内在需求并不是一条轻易的路,而让我们难受的嫉妒,正是提醒我们看见需要的信号灯。
02
思考,才是有趣的灵魂所在
比如,你怎样理解“无为”
释义:无为之治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无为”思想是老子与庄子的主张。就本质而论,“无为”者,“无违”也,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规律的意思。
至于“无为”误解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实在与其本意相去十万八千里。
如今很多企业都奉行“无为”,那么“无为”在现代何解?
《道德经》第43章,谈及于此。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够做到的。
比如,“华为”这个名称的含义据说是“中华有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的确大有作为。
但我认为,华为如此的有为受益于任正非的“无为”——真正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加入人为的喜好、100%严格、按大道规律去行为。
这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03
拉开人生差距的,
正是你的见识与格局。
少年时应自强,不惧人言、不畏将来。
中年时要有大格局,包容不同的意见、和别人的过失。
人 山=仙,人 谷=俗
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格局太小,难免自找烦恼。
走得最快的,往往落在后面
所谓格局大,就是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沿着这个方向坚定的走下去。
他们并不贪图步伐有多大,但是因为从来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辕北辙的事情,反而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相反,
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
比如,
在同一个时代做风险投资,由于格局不同,投资的结果就有了天壤之别。
金融巨子J·P·摩根应该算美国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他在爱迪生还没有发明电灯之前就投资了这位天才发明家。
不过,如果他仅仅投资了爱迪生,只能算是运气好。
事实上,他还投资了爱迪生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以及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人马可尼。
对于J·P·摩根来讲,他投资的其实不是某个具体的发明家或某一项技术,而是“电”这个未来的产业。这就是格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