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离不开的4条“黄金定律”
01
鸭子定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鸭子凫水时的真实模样?
一般情况下,人们只看到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安逸地游动。
但潜入水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它的鸭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动着,没有一刻停歇。优雅需要底气,华丽需要实力。
生活就像水中的鸭子,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你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经心的轻松与自在,不过都是短暂的错觉。唯有没日没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谛。
而这便是鸭子定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哪有什么开挂的人生,不过都是厚积薄发。
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在最初六个月的光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甚至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它的生长。
但半年过后,经过一场大雨的浇灌。大片的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每天都在疯狂地生长。
最后,在短短几天内,它就会窜到了两米多高,形成一堵“凭空出现”的墙,整个过程无比震撼。
后来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尖毛草早已用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去扎根土壤。
它不动声色的为自己积蓄力量,只等待一场大雨的降临。
而大多数人往往只见证了它疯狂生长的过程,至于它如何扎根于土壤,如何抵抗住风雨侵袭,却一概不知。
平步青云终是侥幸,厚积薄发方是人间正道。
所谓的成功和奇迹,追根溯源不过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02
苹果定律
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先吃哪个?
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
因为,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慢慢变坏,于是你永远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苹果。
这条“苹果定律”,在工作中也同样适用。
有时候,让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因为多大的工作量,而是我们分不清轻重缓急,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其实,先做哪件事,比做了多少事,更为重要。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故事:
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山德尔博士,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治愈了一位病人。
当这位病人初次来到山德尔的诊所,他整个人都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他说,他的办公室有3大张写字台,堆满了报表和文件,事情似乎永远都干不完,快把他逼疯了。
山德尔听过之后只给了一点建议:回去之后,把办公室全部清理干净,只留下最重要的文件。
病人照他说的办,清理干净写字台,又把留下的重要文件一一处理完。之后,事情一到,立马办完。
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工作威胁着他,他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健康。
这也是时间管理的第一要义: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否则,空把精力耽误在不甚重要的事上,真正要紧的事只会被拖延到时间的死角,无暇也无力处理。
03
标杆定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企业界学习的榜样。
在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施乐公司提出了名为“标杆定律”的管理方式:竞争对手的水平,就是改进自己的标杆。
的确。你的那些对手,都是你最好的老师,最精准的标杆。
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易卜生写作的时候,总把与他名气相当的剧作家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桌上,一边写作,一边看看画像。
有人不解,他说:“斯特林堡是我的死对头,但我不去伤害他,把他放在桌上,让他激励我写作。”
正是在斯特林堡“目光”的注视下,易卜生完成了《玩偶之家》《社会支柱》等经典之作。
哪有那么多“丧”,不过是在面对竞争时,你满嘴都是吐槽、挑刺。
但不与对手过招,你又如何进步?
瞄准你身边最优秀的人,把他们当做免费的拔高班。
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你才会持续不断地变强。
04
圈子定律
有一个很有名的定律叫“圈子定律”,它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的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关于圈子,它是一种选择,而不是被迫的,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你急着去广泛交友的时候,倒不如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这比讨好别人更有意义。
毕竟,你不可能靠无用的社交,混进那个本不属你的圈子。
人生没有捷径,走的每一条路都是需要凭自己的能力,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周国平曾说过: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不是谁都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所以,希望你的圈子里,能少几个酒肉朋友,多几个良师益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圈子。
愿你拥有简单的生活,舒服的圈子,真心的朋友,这便是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