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格局,就看他闲下来的样子
闲时,是最好的增值期
你最近闲下来了吗?
我相信有80%的人会回答:“Yes。”
疫情之下,生活如同被按了暂停键,“闲”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
有人曾说:“如果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优秀,那么就看看他闲下来的样子。”
近日,一位在方舱医院读书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走红。
病床上,他手捧一本《zz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专心研读,全然没有发现记者的镜头。
当这张照片传到社交网络之后,“读书哥”立马“出圈”,就连该书作者——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在推特上转发了这条新闻。
病毒来袭,无所事事的空虚和闲居在家的焦虑占据着国人的心。但总有一些人,能在灰暗的日子里散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护佑着自己,更激励着他人。
比如这位“读书哥”。
当我们还在为如何打发闲暇的时间而烦恼时,“读书哥”却用行动告诉我们:
闲暇时候,是最好的增值期。
疫情期间,即使身体被隔离了,心也不该被隔离。
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空虚和无物。
当你惬意地躺在沙发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漫无目的地刷着微博、抖音、B站、知乎时,你以为你在消磨时间,其实是时间在消磨着你:
消去你的斗志,磨掉你的锐气,最后还给你一个120多斤的肉体和萎靡不振的灵魂。
更糟糕的是,当你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时,有的人却在读书、写作、健身、学习烹饪,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也不断拉开了与你的差距。
《我的前半生》里有句台词:
人呀,不能太闲,得有事做,既能排忧解闷,关键时刻,还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不至于没了依靠就倒下,走不动路。
以前总觉得闲来无事是最大的幸福。
最近却突然明白了:太闲,并不是一个人的福气。
好的人生,不能太闲
《菜根谭》里有句话:“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诚然如此。
当我们终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时,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渐渐地,内心的杂念潜滋暗长,人就会渐渐变得敏感、焦虑、无所适从,最后,痛苦不已。
前段时间,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突然发了一条朋友圈:
“诸事不顺,烦。”
我问她怎么了。
她告诉我说,自己毕业后进了一家企业,虽然收入不多,但工作很清闲。大多数时候,她的日常就是上班的时候在办公室玩玩手机,等下班了就回家打打游戏。
我不解,问:“这不是挺好的吗?”
她叹了口气,说:“刚开始还觉得挺舒服的,但日子久了,各种糟心事就来了”。
原来,由于工作太清闲,她有事没事就去找男朋友闲聊,对方没空回,她就患得患失,觉得男友不爱自己了;
她所在的那个部门,大家都没事做,就天天在办公室里各种无事生非、上演现实版宫斗大戏;
她闺密最近跳槽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整天忙得见不到人影,她又觉得对方是在刻意疏远自己……
最后她跟我大吐苦水:“我最近真的诸事不顺,好烦呀。”
我劝你:
别太闲,用心去生活,让自己有事可干,找到自己的痛点,去解决、去提升;
别太闲,用身体去行动,让自己真正忙起来,找到自己的兴趣,去开拓、去尝试。
好的人生,不能太闲。
什么是好的人生?
不给剪不断、理还乱的闲愁闲绪留时间,就是好的人生。
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知乎上有个问题: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其中有个高赞答案是:“让他一直闲着。”
深以为然。
一个人一直闲着,多出来的精力和时间无处安放,就只能开始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和反复咀嚼生活的琐屑与无味,以此来打发漫漫时光。
然后你说,自己不开心,自己很痛苦。
但是,与其说你活得痛苦,倒不如说,你太闲了。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过:“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工作的时候总觉得累,祈祷可以不用上班,闲下来好好睡个觉。
然而,真的十天半个月地放假在家,天天睡懒觉、看电视、打游戏、吃东西……过不了几天,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样,觉得放假比工作更累。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89岁时,身体还十分硬朗。
一位澳大利亚漫画家向他讨教养生之道,方老只说了一个字:“忙”。
后来,他又为自己作了一幅自画像,题字就是:“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宇:忙。”
诚然如此。
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