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孤独方能出众,而不是合群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1.
楚王派人来请庄子出任相国的时候,庄子正在钓鱼。
庄子给使者说了一个典故。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三千岁的神龟,死后尸体被放在庙堂上,受人祭拜。
你说,对这只龟来说,是死后留下尸骨让人崇拜好呢,还是活在泥水里撒欢好呢?
使者说:“还是在泥水里撒欢比较好。”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也选择在泥水里撒欢。”
享受孤独,就是不迎合。
心灵的自由,远比名利地位重要许多。
孤独,也是享受人生。
是恬然自得的欢愉,与物质无关,与利益无关,它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无需豪情壮志,却需豁达之心;
无需禁欲绝俗,却需冷静自持;
无需归隐山林,却需淡泊名利。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美学家蒋勋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背着包,带着两件衬衫 ,一个人就跑去旅行。
文学家木心放着好好的少爷不当,却偏偏去人烟稀少的莫干山度过孤独岁月。
诗人周梦蝶在台北的旧书摊上卖书,却从来不理行人,只管享受熙熙攘攘中的宁静。
世事未能蹉跎心智,孤独却愈能磨砺才华。
一个人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2.
庄子在《惠子相梁》中写了一个故事。
惠施在梁国做相国的时候,庄子准备去拜访惠施。
有个小人跟惠子说:“庄子这一来,是想取代您,当相国呀。”
惠施害怕了,立刻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
庄子却一点没有害怕,直接去面见了惠施,说:
你知道南方有一种叫做鹓鶵的鸟吗?
它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而此时,猫头鹰抓住了一只腐鼠,它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喝’的响声来护住自己的食物。
而今天,你也用梁国来吓我么?
彼之良药,吾之砒霜。
不是每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卓尔不群。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喊他打牌泡吧都不去,社交联谊也没兴趣,他们苦心孤诣地耕耘着自己的灵魂,用书籍和智慧来哺养。
一个能够很好地与自我相处的人,才能让人久处不厌。
不要总逼着自己去合群,喜欢不来的事也别硬要去尝试了。
孤独,更让人清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会因为腐鼠就放弃自己对“练实醴泉”的追求。
孤独是自己走向了自己。
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我们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
是孤独,让人灵魂高贵。
3.
庄子还讲过一个空船的小故事。
有一方舟渡河行进,突然被一艘意外的行船撞上了。
船家很愤怒,对着撞来的船斥骂,却没有回应,这时候他才发现撞来的船上空无一人。
船家的骂声停了,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庄子说:“唯至人能游于世而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所谓孤独,并非是要求消极地避世,而是要求在俗世里也能抱着一份空船的心态。
如虚舟那样在世上傲游,就不会触犯任何人。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过分严苛,也不过分放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真正的孤独,不是孤单。而是经历了悲欢离合后,学会了与孤独好好相处。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喝酒,半夜回家敲门,家中小童睡得熟,怎么敲都听不见。
人在世俗,总是难免被刁难。
官场如此,小童如斯。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只好一个人倚着杖听江声。
大江东去浪滔滔,听着听着,苏轼就明白了。
人生短暂如流水,为何要把自己困于尔虞我诈的名利场呢?
不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独处,让人自省,让人明白,与世俗相处,最重要的是一份波澜不惊的心态。
从此苏轼变成了一个豁达随性之人。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虽然改变不了滚滚红尘,但是我乐观豁达地与其相处,也不减半分内心的澄澈明镜。
陈果说:“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孤独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圆融的高贵。”
是我不改变世俗,但世俗也无法改变我。
4.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了北海里一只叫做鲲的大鱼,它会化作名为鹏的大鸟飞到南冥去。
蜩与学鸠却笑鲲鹏:“我使劲跳起来也只能达到榆树的树枝,有时候还达不到,干嘛要去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
世上的想法并不相通,蜩与学鸠自然没有办法理解鲲鹏。
人生本就是一次从北冥飞往南冥的孤旅。
很多的路,只能一个人独行。
很多的事,只能一个人独对。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