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关于阿罗的格言

发布时间:2022-11-14 23:45:27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

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

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

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

,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以众生为对境修菩提心*

你们学五加行的时候,
通过菩提心来学特别重要,
没有菩提心不行。
一直为自己的结果是阿罗汉果,
帮助众生才能获得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一样的果。

菩提心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是证得无我和无法,
世俗菩提心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要圆满,
必须有众生做对境。

我们修五加行,
也可以算行菩提心
但是真正的世俗菩提心圆满,
必须要以众生做对境。

尤其你们回去之后,
在菩提心方面只能做到放生,
其他的都做不到。 ----益西降措尊者《普闻天鼓》

  ●这样去皈依、发心,自己要解脱轮回,认真行持五戒、居土戒、出家戒或具足戒。依靠清净戒律的基础再来修持白骨观等世出世间的禅定,思考与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知道了无分微尘的见解。果报是1、须陀洹果,2、斯陀含果,3、阿那含果,4、阿罗汉果。 ----益西降措仁波切《益西降措仁波切官方微博

  ●当整个的你从黑暗中出来,这就是三摩地,这就是开悟,这就是佛的境界,或者阿罗汉的境界:一个里面不再有无意识的人,一个在他的存在中不再有黑暗的角落的人。整个房子被照亮了。现在,你达成了一个统一体,你变得晶莹透明。 ----奥修《春来草自青》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
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白居易《吾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为二力?所谓忍力、思惟力。设吾无此二力者,终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又无此二力者,终不于优留毗处六年苦行,亦复不能降伏魔怨,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以我有此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增一阿含经》

  ●极乐世界好!好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好处,无量寿!有无量的寿命,那你一生当中当然能成就,能证得佛的境界! 第二个好处,一往生极乐世界,就圆证菩提,经上讲的圆证三不退。 “三不退” 是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指初果须陀洹,见惑断尽了,位才不退,绝对不堕三恶道。行不退是指证到阿罗汉果,思惑也断尽了。念不退,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虽然证得了三种不退,但没有圆呀!圆证三不退是谁?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已经证得正等正觉,差一个“无上”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一到西方世界,那种受用,那种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觉菩萨一样,谁相信?所以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可是,这个是事实,佛决不会妄语,所以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你就是伊娜说的那个新人冒险者吗?唔……还是位圣武士来着。”艾莉娅的目光快速在费恩身上移动,很快便看见了费恩佩戴在胸前的圣武士徽章,“不过话说回来,安德森·兽瞳可不是什么好惹的家伙,那个恶徒真的是你和你那两位同伴亲手干掉的吗?我有点怀疑。”
说着,艾莉娅微微侧过眼眸,斜着眼看了坐在一边的莉莉丝和阿罗约一眼。
“是我们亲手了结他的。”费恩摊了摊手,承认道,“不相信的话,你就当那颗头颅是我花钱买来的好了。按照商人们的话来说,财富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圣堂之心》

  ●世间有佛教、印度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这样那样很多宗教,很多宗教都有自己的很多文化传统,各有自己的见,各有自己的修,各有自己的果。但根据佛教来讲,其他宗教最高的果只是人天乘,还是无常的,所以只有学佛才能脱离轮回,最后结果是解脱轮回。解脱轮回分为三个不一样的果,第一是阿罗汉果,第二个是菩萨果,第三是佛果,这三个果也有区别,这个需要知道。 ----益西降措仁波切《普闻天鼓益西降措尊者官网——妙法开示》

  ●众生著此味,死堕恶趣中,
今当舍此欲,便成阿罗汉。 ----《增一阿含经》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长者大族、居士大族;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有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正等觉。 ----《大般若经》

  ●阿罗汉──超越善恶境界

出自第二章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小乘的法要一百多阿僧祇劫才获得阿罗汉果,佛住世的时候能够今生获得,这是佛的加持;我们菩提道,大乘的法,要三大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才成佛;密宗是即生成佛,尤其是红教。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今生成就,但是在中阴成就,圆满次第今生成就也需要很长时间,大圆满的法是当下成就。 ----益西降措仁波切《益西降措仁波切官方微博》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钱塘寿禅师,本北郭税务专知官,每见鱼虾,辄买而放,以是破家。后遂盗官钱为放生之用,事发坐死,领赴市矣。吴越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如常人,即杀之;否,则舍之。禅师淡然无异色,乃舍之。遂出家,得法眼净。禅师应以市曹得度,故菩萨乃现市曹以度之。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 ----苏轼《东坡志林》

  ●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月圆日,36岁的悉达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发现了无常、无我的真理,放下执着,达到究竟解脱,得到阿罗汉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
他用了一首快乐偈讲了自己的喜悦:
轮回无数生死中,追寻不见造屋者。
生生死死苦不堪。终见原来营造者。
终见原来造屋者。它将不复造此屋。
折断橼木碎房梁,心梁无为达苦灭。
后来当他有了弟子时,再次向弟子们讲述了这一令世界为之屏住呼吸的时刻所说的偈语。 这首偈也是佛陀第一次对世界关于解脱的表述。

  ●“诸禅与无量 无色四摩提
及以想受灭 惟心不可得
预流一来果 不还阿罗汉
如是诸圣人 悉依心妄有
禅者禅所缘 断惑见真谛
此皆是妄想 了知即解脱” ----大藏经《大乘入愣伽经》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者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这种木料。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十分苦恼。他看到卖木炭的,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世间上的愚人也是这样,本来按照佛教里的各种修行方法,努力精勤地修行,希望得到佛的果位,因为难以达到,便退失菩提心,想不如去修声闻乘法了生死,证阿罗汉果

  ●经上讲得不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好!我也想入这个境界,怎么能做到无我?痴放下,见放下,慢放下,贪爱放下,就无我了。所以这四个字就是代表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掉,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无我了,四相破了。换句话说,你还有贪爱,还有傲慢,还有迷惑,你是六道凡夫。你的生活空间,你再聪明,再有智慧,再有修行的功夫,你也脱离不了六道轮迴,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

  ●知道世间痛苦后自己希望迅速解脱轮回,有了这样的发心,再去皈依。小乘的皈依佛为阿罗汉;皈依的法为小乘四谛;皈依的僧为四人以上的僧伽。 ----益西降措仁波切《益西降措仁波切官方微博》

  ●阿罗汉是{走过了苦}的清净僧,了断了欲爱,结束了生死对他的束缚。
而我们,是在苦中无尽游走的人,从一期生命的开谢,走向另一期生命的开谢。
在受苦中、在受福中、在不苦不乐的不知不觉中,沉沉浮浮,流转了生生世世,这是生命的最大悲哀与痴暗。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愣严经》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