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励志故事

空虚,真的不是因为你做的太少

发布时间:2019-02-06 16:45:25

  生命的完满,其实是有维度的。

  就像一个蓄水池,也有长宽高,长,就是活得长久;宽就是活得丰富;高,就是活得深刻。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管理也被大家重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想要一个完满的人生,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再多一些、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都在善用时间,统筹规划,好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快一点就能多做点,多做点就能充实点。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当我们赶场似的忙碌了一天,反而更觉空虚和缺失。

  生命的完满其实是有维度的,就像一个蓄水池,也有长宽高。

  长,就是活得长久;宽就是活得丰富;高,就是活得深刻。

  换句话说,你活得是否充实满足,由你的寿命是否长久、经历是否丰富、体验是否深刻共同决定,就如同蓄水池里的水,能装多少,是由体积决定的。

  空虚,不是因为你做的太少,反而是因为你做得太多。

  你为了做得更多,常常赶时间、拼效率。

  所以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匆忙得一笔带过,没有细细体验,没有深深思考,走马观花一般。

  这样去做一件事情,其实和没做一样,就如同猪八戒充忙地吞下人参果,但是却没有品到人参果的味道,那他和没吃过人参果其实是一样的。

  你走过很多地方,但是你没有好好看过路上的湖泊、没有细细察觉途中的风景、说不出每一处的人物趣事、道不明每一处的文明特色。

  世界大而奇趣,但如果只是匆匆而过,走再多也不过是从一个待腻的地方到了另一个待腻的地方,既然同是待腻的地方,走过和没走过有什么区别?

  你看过很多书,但是你说不出书中表达的观点、记不清书中陈述的故事、得不到思想上的感悟、获不得心灵上的慰籍。

  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如果只是匆匆一瞥,读书再多,也不过是从一堆草纸中消磨时间,得不到真正的价值。既然读书不能有收获,读过和没读过有什么区别?

  你吃过很多美食,但是你评不出食材搭配的精妙,品不出酸甜苦辣的精彩,说不出外在承启的文化、讲不明内在蕴含的营养,色香味意形都和你无关。

  食是民之天,但只是囫囵吞枣品不出差异,吃太多也不过是五谷轮回,最终变为人体糟粕,既然同样沦为糟粕,吃过和没吃过有什么区别?

  做了很多却像没做,那么宽度的扩展就变成了徒劳,它没有增加。

  所以,你生命的这个蓄水池,它的体积也就没有变化,你又怎么能期待它会蓄存更多的水?

  空虚,有时候也不是因为你不丰富,而是你不深刻。

  就像我们极力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却大大折损了生命的深度。

  那么我们生命这个蓄水池,反而体积更小、蓄水更少,所以我们也就更觉空虚。

  我们总是企图多做一些,就像赛跑一样,争分夺秒。

  我们潇洒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到一个景点合影留念,然后匆忙赶到下一个景点。

  我们尽兴地买一本说火就火的书籍,每一本书的扉页都签上自己大名,匆忙浏览就入柜陈列。

  我们阔绰地下一个说开就开的馆子,每吃过一个菜肴就大叉划掉,注明已吃,然后赶场下一桌宴席。

  我们就像患了收集癖,拼命地收集,没有的、没见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可是你问问运动员,全速奔跑的时候是否能留意到周围的美景?

  人生不是竞技场,没有终点,更没有起跑线,它更像一场旅行,一直冲刺会让你无暇观看、无心聆听、无意思考、无法感触,从而忽略很多美好,虽忙碌而空虚。

  做得多,但是没有留下痕迹,这并不会让你充实。

  做得少,但是深刻透彻,反而更会让你会充实满足。

  我曾经一天连看三部电影。

  看过之后,觉得情节错乱,思想混沌,理不出个所以然而,就如同没看过一样。

  但是,当我每周只看一部电影,电影看后,梳理故事逻辑,罗列影片结构,总结道理,细品观点,甚至写一部影评,认真记录所思所得,便突然觉得像是穿过影片和主角合二为一,借由情节和主角一起游历,仿多经历了一段人生。

  我曾经一周连读五本书,读过之后,情节遗忘,道理模糊,知识混淆,说不出个前因后果,就如同没看过一样。

  但是,当我一月只读一本书,做笔记,写总结,列批注,遇到经典之处就反复研读,便突然觉得像是穿过书本遇到了作者,隔着文字和作者畅谈、交流,仿佛多经历了一个时空。

  我曾经一天安排三场活动,上午会朋友,下午逛画展,晚上看话剧。

  结果,会友没聊透,赏画不尽兴,话剧不入脑,忙了一天却一无所获。

  但是,当我一次只安排一件事,反而做的尽兴,畅快,收获满满。

  精致烹饪的菜肴,虽然速度慢,但绝对比速食面美味。

  所以,慢,往往不意味着淡薄,而是意味着极致。

  手工刺绣的锦袍,虽然成品少,但绝对比批量生产的制服华美。

  所以,少,往往不意味着缺失,反而意味着经典;越是美好的,越需要花费时间好好精雕细琢。

  生命也一样,慢下来,深专注,才能更完满。

  一行禅师在《你可以不生气》这本书中教人关注自己的呼吸:

  全身心地感受空气从外部吸入、填充肺部、然后又从肺部呼出、最后经由嘴鼻呼出体外。

  只要十分钟,你就可以释放负面情绪,得到平静和愉悦。

  因为,在你关注呼吸的时候,你会变得敏锐和深入,你会发现很多以前不曾发现的细小情绪,会看到很多以前不曾看到的琐碎细节。

  你变得越来越能洞悉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能观照事物的真相,于是你渗透、理解、感悟、升华。

  多么奇妙,就连呼吸这件小事,只要你专注、深入,都能得到大智慧。

  专注、继而深入,往往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乐嘉用30分钟的时间慢慢咀嚼香蕉,居然吃出了牛奶的醇厚香浓;

  一行禅师在全神贯注种植青菜的时候,产生很多文学灵感和思想感悟;

  经常独自一人赏山品水的龙应台慧眼慧心,于是写出洞悉时弊的《野火集》、深悟人生的《目送》。

  他们慢下来,专注、深入,然后收获。

  我试过专注行走,一个小时之后突然有了灵感,思考一周无果的难题却用一霎那得到了解决办法;

  我试过专注饮食,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我的食量减半,但精力却变的充沛,显然吃得虽少但营养却吸收得多了;

  我试过专注观察,一天的时间却像过了一个月,充实满足。

  有一幅漫画,画着两个人挖井。一个人挖了很多井,每挖数尺不见水就重新再挖一口,穷尽一生一无所获。

  另一个人,看准地质,只专注深挖一口,并不很久终见甘泉。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懂:专注和深入,会让无变成有、会让小变成大、会让少变成多、会让浅变成深、会让淡变成浓。

  于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