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励志故事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原谅自己

发布时间:2022-10-04 15:11:54

  先哲常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人心本善,因缘际会,各自在不同的境遇里摸爬滚打,也就有了不同的镂刻。有人说,你若认得过去的我,一定会原谅现在的我。

  世事洞明,人世沧桑,越懂得,就越慈悲。人会慢慢懂得,慢慢温柔,对于过去的爱恨,一并放下,一起原谅。

  原谅对手

  尼采有言: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一个人放不下对敌人的怨恨,自己也会永远活在愤怒悲痛中。

  元丰七年(1084)七月,苏轼离开黄州来到江宁,拜访已经隐退政坛八年的王安石。

  苏轼26岁参加制举,文章表露的政见被王安石批驳,后来王安石成为新党领袖,苏轼成为旧党中坚,两人对彼此的定位,就一直是敌人。

  当年,王安石曾多次在皇上面前提议罢黜苏轼,认为苏轼是一匹“恶马”,一定要少俸禄,多鞭打才能调教好。

  他手下有人诬告苏轼贩私盐,他马上抓了苏轼的随从,严刑逼供,想要屈打成招,以便罗织罪名把苏轼赶出朝堂。

  苏轼也曾多次在文章中讥讽他,苏轼的父亲更是曾写《辨奸论》,斥责王安石为奸佞。

  两人恩怨二十载,大大小小的争斗倾轧数不胜数。没有想到的是,苏轼此次拜访,对过去的恩怨一字不提,和他谈天说地,畅聊诗文,相处几日,对彼此的才华都佩服不已。

  苏轼写:“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夸赞王安石的才华。

  一个月以后,东坡渡江北上,王安石送走东坡后,对人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对苏轼也是赞叹不已。

  劫波度尽,两位文化巨匠,终究恩怨尽泯。宦海风波恶,文心两相知。他与王安石之间的交往,堪称文坛佳话。

  一个人心底宽阔,肯宽容别人,内心自然平和阳光。心灵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装得下仇恨,就放不下爱与温暖。

  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自己,不跟敌对之人计较,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

  原谅朋友

  有个名叫韩宗儒的人,喜吃羊肉且与苏轼交情较深。于是,他隔三岔五给苏轼写信,苏轼回信后,他就拿苏轼的手迹换钱,买羊肉吃。

  后来黄庭坚知道了,就拿苏轼开玩笑:古有王羲之以字换鹅,今有老师以字换羊啦!苏轼听完哈哈大笑。

  一天,苏轼公务繁忙,韩宗儒一日之内连写了几封信,还专门派了一个人站在门外等候回函,“立庭下督索甚急”。

  苏轼幽默地告诉来人:“回去告诉韩宗儒先生,本官今日断屠!”

  朋友有了过错,只要不是触犯自己的底线,能够宽容的不妨一笑置之,就算拒绝,也不能让对方失了面子。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克服本能,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智慧。

  不要去跟朋友争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输了伤害的是自己,赢了伤害的是朋友。

  朋友对你的伤害很可能是无意的,有时候只是一时冲动。这时候不妨想想他们曾经给过你帮助和快乐,这样自然也就原谅了他们。

  水至清则无鱼,对朋友斤斤计较,最后陪伴自己的将只有孤独。

  人生一世,没什么是不可原谅的。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着去理解别人,去宽宥别人,也许人生会有更美好的风景。

  原谅自己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原谅自己。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曾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被放逐到青山绿水中,他以为自己可以相伴山水,自娱自乐。可是内心对功名的渴望,无时无刻不再灼烧着他。

  他恨自己。恨自己身在盛世,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也恨自己被贬之后,依然无法忘却名位。

  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如此才能稍减痛苦。

  后来,直到遇见赤壁,看到古战场,看到古人的丰功伟业都付笑谈之中,终于释然,原谅了自己,接受了自己的处境。

  他陪着农人一起耕田,用树枝打着牛角唱自己改编的诗歌。他凭着自己的认识,改良农具,让人民免受疾病困扰。

  他不再被内心煎熬,重新活了过来。

  这个世界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控制的。

  长久的沉浸在自责中,人生会变得越来越悲观,同样的错误会出现的更加频繁,人生之路,只能一路下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误改正就好,不要总是放在心上。而且有时候,就算事情做得足够好,也未必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求无愧我心就好。

  宽容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自己为是,更不是随意放纵自己的错误,而是面对人生保持的一种冷静与理智。是面对人生不如意的一种豁达大度,是面对人生挫折超然处之、坦然视之的一种良好心态。

  原谅自己,放下心里的包袱,人生才能踏上新的征程。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