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励志文章

高三励志:高考考的就是意志

发布时间:2022-11-27 08:41:44

  
一、成绩总是居末流,怎么办?

  在所有的高考考生中,最犯愁的无疑是那些成绩一直处在全年级末流的。按通常思维,要使这些考生考上大学,是有很大难度的。

  但是,在2001年的高考中,西安有个信德中学却创造了高考奇迹。

  信德中学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升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的所谓“差生”,2001年,该校22
4名考生参加高考,却有212人上线,以94.6%的高升学率令同行和社会刮目相看。

  信德中学是一所改制重组的民办中学,该校以“不拒收一个‘差生’,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为办学教育理念,以关爱学生心灵,给学生以激励为主导方法,使学生人人热爱学习,人人能进步,让入读该校的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绝大多数考上大学,并连续保持高升学率,不能不给我们以震动和启示。

  信德中学的成功对于家长有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要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充满信心,让孩子在你的欣赏和鼓励下成长。

  信德中学正是用这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充满人情味的鼓励和欣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解的温暖、激励的力量,从而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高考的奇迹。

  当然,对于那些成绩一直居于末流的考生来说,要想通过这100天的努力来创造奇迹是很难的了,你要做的是“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希望小并不等于绝望。更重要的是:你从这百日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这些将是未来获取成功的“丰盛营养”。

  恩格斯说:“顽强奋战后的失败是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朗费罗也说:“失败可能是变相的胜利;最低潮就是高潮的开始。”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就把这次高考当成明年的热身吧。

  高手档案:徐萧垠,女,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附中,2003年高考陕西省外语类第一名。

  高三刚开始复习英语时始终找不到感觉。直到有一天,老师的一张表,就条分缕析地彻底解决了一直让人困惑不已的难点问题。我终于认识到了一直以来英语复习的误区,那就是:只考虑自己如何进行有效复习与归纳总结,却忽视了发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和宝贵的课堂45分钟的作用。从此,我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上课的过程中,并用延伸的交流和老师建立起一种默契,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复习效果,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调动自己的兴趣,紧紧抓住老师和课堂去建立一种完备的知识体系,有了与老师共同建立的知识体系,再去应对高考题,就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二、学校排名不高而自卑,怎么办?

  学校排名次现在还是很普遍的现象,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状元”呢?

  很难说排名次是个好现象,常常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排名次使有的家长也感到难堪,显然,排名次会对一些成绩实力本来不俗却因没考好排名靠后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现在一些学校已有所改善,比方说,只提几个考得好的学生的名字,其他的就免谈了。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如果家庭和学校两边配合起来给考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有的时候不太可能,因为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比如说排排名次,不得已这样做,这就要求家长能正确看待这个“名次”,给考生—个宽松的家庭环境。

  考生已经尽力了,外界环境最好不要再去刺激他,此时高考即将来临,任何批评、埋怨只会加重考生的自卑心理,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宽容慈爱的态度,对考生的精神进行呵护,对考生的心灵进行抚慰,要心平气和地接纳他(她)目前的成绩高度,再在此基础上,帮助其突破提高。

  当然,家长对考生目前成绩的接纳不是被动的,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即找出成绩不高的症结,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

  有这么一位家长,他发现孩子成绩不高的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对路。他就留心收集大量别人的学习方法,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从中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了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

  收集来的方法认为书本知识重在理解,不能机械背诵,但他发现,孩子的记忆能力特别强,而理解能力却较差。于是,他鼓励孩子“死记”书本知识,在充分记牢的基础上,再逐步理解,结果在考试中,孩子的基础知识几乎没有失分,而需要理解的知识也比以前进步了,综合成绩大大提高。

  顺便说一下,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是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却是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方法是学校应该教会的事情。其实不然,因为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家长最有条件研究、分析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地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家长收集来的,也可以是家长凭自己的经验得来的,只要对孩子的复习备考有利,就可以向孩子建议,供其参考。

  三、学习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每个考生稚嫩的心灵深处都会有犹豫,有畏惧,只是这种畏惧的程度有大有小,考生战胜这种畏惧的意志力有强有弱,同时,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宽松、快乐的环境将考生这种畏惧心理抑制,不让它膨胀。

  黑龙江省有一位韩女士,高考前她的孩子突然对她说:“妈妈,我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能不能不让我高考呀?”这位韩女士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写信向中国教育电视台《高考咨询台》咨询。

  怎么办呢?不让孩子去高考,今后还得学习成长呀!让孩子去高考,她还能有信心?

  这位韩女士去找专家咨询是对的,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也不能再给孩子施压,“你非去考不可,否则……”而应找原因,找方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用正确的方法处置它。

  考生产生放弃高考的念头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可能学习遇到困难,对自己没信心了;另外可能是高考临近,压力增大,产生了焦虑情绪。对这些问题,不要慌张,你可以请内行的家教用一种叫作“增强系统”的办法来帮助你,帮助你解决学习困难,重新找回信心。

  另外,作为一般年龄还不到二十岁的考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情绪易变化,想法也多变。这些都很正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严重问题。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继续上学,不要脱离课堂。你越在老师、同学里头,得到的信心和鼓励就越多;多跟同学接触、交流,你就知道别人也有焦虑,也有不痛快,也有不自信,这反而更能增强你的自信,慢慢地,一场风波就可能消失于无形。

  所以,最主要的,也是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周围人为你营造一个宽松、积极、快乐的环境,这样就能抑制你负面心理的显露与膨胀,从而不会使问题变得凸显与严重。

  高手档案:啜玉林,男,毕业于北京市顺义县牛栏山一中,1997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进入高三以后,各种级别的考试会接踵而来。我认为,正确对待每次考试的方法就是不要看重考试的分数,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高三的考试,除高考以外,实际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检查,因而在考试中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应看重的是自己在每次考试中发现的知识漏洞、解题技巧的欠缺等问题,以便在考试后及时补上。

  我的很多同学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在分数上计较,分数高便沾沾自喜,无视问题的存在;分数低便自暴自弃,甚至失去信心,从而也延缓了对问题的解决。结果,很多人都吃了亏,平时犯的错误总不纠正,高考中遇到类似问题仍犯同样的错误,教训很沉重。

  四、成绩波动大,怎么办?

  考前几个月的摸底、模拟考试中,考生成绩波动大,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高考前,演练性质的考试相当多,而有些考生对这时期的考试分数格外关心,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自己的考前水平,就是高考的预演。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学校迎考复习的方法之一,老师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查找教学工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部分,即查漏补缺。所以考试多极了,每堂都做卷子,三天两天地考,你哪门功课复习得好一点,成绩就高一点,哪门功课复习未到位,成绩就差一点,你应该做的就是据此作功课复习安排的调整。(励志名言 www.telnote.cn)某门成绩的好坏及其所影响到的总体考分的高低,考生过分去关心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因此还让这些事情影响情绪,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打乱原来的复习部署,所以,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总结自己,找出问题,安排好下一步重点复习的计划。

  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迎考的最后阶段,对于每次测试和模拟考试的成绩,家长都应在尊重孩子成绩的基础上和孩子探讨如何巩固和加强优势学科,改进和提高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科。尤其是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如何合理地看待失败的结果,不要任意推断,把一时的失败推断为最后考试的失败和孩子今后前途的失败;不要以偏概全,把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误认为全面的挫败,造成孩子整体信心的丧失;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横加指责,指责不仅难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而且会引发家长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境低落,并且构成恶性循环,成为对孩子持续性压力的来源。

  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功课很好,一逢考试就紧张,成绩突然下降,这就要找主观方面的原因了,孩子可能遇到了心理问题。

  比方说,孩子一进考场就非常紧张,恨不得掉眼泪,或大汗淋漓等等。如果这样,孩子就有心理障碍了,严重的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一般情况下,这是高考渐近,战前气氛渐浓,孩子开始感觉到压力增大所致,家长要考虑开始给孩子减压了,和孩子谈谈心、散散步或到野外游一游,打打篮球。

  高手档案:柏青,女,毕业于陕西省西安中学,2001年陕西省文科状元。

  在学习上,父母从未给过我什么压力。记得初一时,我的成绩排在第四,妈妈曾戏言:“第一轮流坐,何时到我家。”而当我考了第一时,她又说:“你和前几名同学都是一个档次的,你的成功是建立在他们失误的基础上;换言之,他们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你失误的基础上,没有人是常胜将军。”

  以游戏的心态对待排名之类的名利得失,以冷静的眼光看待成绩的浮动,这是父母教给我的法门,使我在高中以至今后都会受用。

  五、习惯熬夜复习,怎么办?

  现在的考生熬夜学习的越来越多了,有的常常晚上学习到十一二点钟,有的甚至熬到一两点钟。熬夜学习,是不科学的学习方法,长期如此,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考生的健康十分不利,对大脑功能和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挑灯夜读,本不是好习惯。

  高考日近,时间渐紧,而复习任务又重,偶尔加一两个晚班也不是不可以的,但不能熬夜太深,也不能形成习惯。人的睡眠时间有规定的要求,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八个小时以上。高考复习阶段紧张一点,也不能少于七个小时,否则就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脑子不好用,精神无法集中,复习效果上不来,复习计划完不成,晚上又得“开夜车”,搞成了疲劳战术,造成了高考前的身心疲惫,出师未捷“人先倒”,弄不好前功尽弃。高考复习要有计划,要尽量按时完成计划,尽量避免熬夜“开夜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考前两个月,考生应有意识地着手生物钟的调整了。考试通常在上午开始,人在睡眠充足时,起床后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入最佳思维状态,而有的考生习惯晚上开夜车,甚至喜欢晚饭后先睡一觉再起来熬夜复习,因为他认为后半夜思维灵活,脑子好使。对于这种长期养成的习惯,很难一时改过来,但应尽量设法一天比一天早睡一刻钟,早睡半小时,慢慢地改变这种习惯,到考前调整生物钟时,自然水到渠成。

  高考前挑灯夜战,还增添了临考紧张气氛。其实良好的对付紧张的办法就是过正常人的日子,保持正常的起居生活。该用功时用功,该休息时休息,想唱歌时就大声唱,想去玩时就尽情玩。复习时实在累了、烦了,就站起来,揉揉手,伸伸腰,做做深呼吸;或打开音响,扭扭脖子扭扭腰,蹦蹦跳跳疯一阵;要不就到户外去,看看远方的风景,吸吸新鲜的空气。

  一身轻松了,再接着去做功课。事情就这样神奇,当你不紧张了,心态平稳了,你的复习和考试都将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作为家长也应这样告诫、督促和引导孩子,高考前也应和平时一样地生活,尽量过正常人的日子,按照学校和自己制订的计划,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去复习和生活。

  六、降低目标,你可能会“跳”得更高。

  目标减压法就是以原来为实现最高目标的一切努力与条件,转而去求相对较低目标的实现,以增大成功率,获得自我心理暗示,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

  比方说,有些考生,平常学业成绩相对较好,甚至非常出色,进入高考复习阶段以后,因心理素质不稳定,成绩波动大,有时考得极好,有时一落千丈,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
环,对考试产生恐惧,如不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影响到高考,后果可想而知。此时心理调节的较好方法是从目标定位上为自己减压。比如说,你可能有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实力,但却不苛求自己考上清华或者北大,而是退而求其次,其他重点大学甚至普通大学均可作选择。当你在心理上有了这种准备之后,你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自然就小了,然后你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轻装上阵,镇定自若,从容发挥,说不定反而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2001年山西省理科状元张景利,平时成绩在学校甚至在全市都排名在前几名,进入高考冲刺阶段,成绩波动却极大,有时甚至一下倒退30名,尤其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十分不理想。他的班主任对他说:别把这个成绩当回事,只要到时好好考,正常发挥,考个普通大学还是有希望的。这就把他原来因多次在全市竞赛获前一、二、三名,“今后必上清华、北大”的目标给大大降低了。在这种环境对他普遍低调的情况下,张景利本人也没有把自己的目标往高处放,认为自己这样一个农村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了。由于心理被调整到了最平静的状态,高考来临时,他从容不迫,恣意发挥,最后竟以690分一举夺得当年山西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张景利的班主任就是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目标减压法”。

  其实考生一般都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成绩定位、学业优势、专业志愿、发展趋向等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他们能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家长应该在尊重他们自己意愿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帮助。如果一味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结果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满,甚至还会因为父母的这种固执而造成终生的遗憾。将来他们或许还会对父母的错误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这就不是你教育孩子的初衷了。

  当然,家长也不能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任,对事物还不能有全面、正确的看法,家长有义务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监护,对孩子的思想予以指导,但要注意讲究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七、严密监控,谨防考试综合症。

  考试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面临考试的紧张压力而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病症。高考的激烈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往往使考生心理负担过重而患上此症,其主要表现为:

  每当考试尤其是重大考试来临时,心慌意乱,恐惧紧张,甚至在进入考场后,莫名想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脑模糊,大脑一片空白,而自己竟无法镇静自己,考试过去,则症状消失。

  考试综合症是一种对考试情景的紧张恐惧,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时纠治,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学业成绩每况愈下,并引发其他生理及心理疾病。

  考试综合症应在早期及时纠治,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是减压。

  高手档案:周锞,女,毕业于重庆市铜梁中学,2001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状元。

  周锞自述:

  摘取了重庆市理科状元的桂冠后,许多人包括记者都一直在问我:“你一定为此付出了不少吧?”我真的不觉得学习有多苦、有多累。如果真要探寻我成功的奥妙,只有五个字:学并快乐着。

  生活中的我,其实有点懒,我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很少看书,看看电视玩玩电脑就睡了,我认为只要在学校里把时间抓紧,已经足够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在学校,课堂45分钟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我注意力特别集中,与老师的思维寸步不离。我在家中找到快乐,获取轻松。

  不管是平时还是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我都喜欢适量运动,与几个朋友一起打打球,聊聊天。有时哪怕只有半小时,也会让我从书本中跳出来享受片刻的惬意。

  “忙中找乐”,这几乎已成我的个性。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经典语录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