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三)
发布时间:2022-10-06 17:37:45
因此,改革二十年来,虽在各行各业中都已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民企巨头,产生了一大批资产达数亿级的富商,甚至,连改革很长时期后才允准民营资本进入发展的汽车行业里,也冒出了数家巨型民营企业。而唯有书刊发行业,虽然改革的步子迈得很早,至今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光阴,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却始终没有能产生出一家可以称之为“巨头”的大企业,始终没有能产生出一个象刘永好(饲料)、张宏伟(建筑)、任正非(通讯)、王文京(软件)、张剑(空调)、史玉柱(软件与保健品)、朱保国(保健品)等那样的民营大企业家;在书刊发行业中,虽然每年都可产生出一批新老板,每个老板也都能赚到一些钱,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出现一个可以在阳光下生存发展的亿万富翁!
甚至,这种特殊的行业状况,即便在尹明善退出书刊行业已有12年之际的今天,也尚没有出现改观的迹象!
由此可见,尹明善在12年前书刊发行业尚红红火火之际,就能意识到书刊发行业“已是一眼见底”、“它注定将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的判断,是何等的睿智!其眼光又是何等的高瞻!
尹明善是从中国书刊发行业界中成长涌现出的唯一的民营大企业家,唯一的一位亿万富商。但是,最终帮助他走向大企业家亿万富翁之路的,却并不是卖书的“教育书刊社”,而是生产销售摩托车的“力帆”集团。
放弃是如此的容易,也如此之快,以至于整整一仓库的存书没有卖掉,便干脆用了几大卡车,将其拉到废品收购站,书当废纸卖。尹明善的高素质本领之一,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做事超出别人的想象,该退就退足,决不拖泥带水,决不磨磨赠赠。
人们对敢于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都能给予很高的评价,赋于很大的赞扬。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能认识到,善于放弃、敢于放弃,也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既然已知一件事情发展的有限度,那么,适时而退,善于放弃,便显示了思维的智慧。而能够断然撤出,敢于放弃,则又体现了气魄的非凡。
从书刊发行业撤退出来后,尹明善并没有一下子就找到新的商机,但是,他却拥有了重新选择道路的充分主动权。从事书刊发行业所掘到的第一桶金,既让他的生计有了保障,也使他拥有了投身于新行业所需的启动资本。
在人生事业上,主动性撤退与被迫性败走的区别意义,就在于处于前者的人们,重新再战时,能够从容地调动与使用自已已拥有的全部优势,包括自已清醒的智慧与极隹的竞技心态,并可以从容选择最隹的下一个方向;而处在后者状态的人,则常常既无法施展自已尚存的有利因素,也往往没有了重择道路的自由,而只能让自已别无他择地听任不测命运的安排。
人们陷入某种不顺境况时,常常哀叹自已的命运不好。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人会永远都处于绝境,相反,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有过办事得心应手的顺利时期。只是,相当多的人都难于象尹明善那样,想到并做到人们常说的“见好能收”,从而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励志名言 www.telnote.cn)经常见到的情况则是:或因缺乏明智的思维,故掌握不了撤退的正确时机,从而每每轻易地丧失了人生的主动权;或因贪婪所致,在思维中将“花无百日红”的古训抛得无影无踪,结果导致一些即便原本很聪明的人,也常常一下子就陷进泥坑,还无法自拔。
幸好,尹明善既有因勤奋学习而具有的清醒头脑,又能有他以往的艰难经历所溶铸成性格了的谨慎作风,这样,便使他能在创业的每一个阶段中,始终牢牢地把握住自已人生的主动权,从而也终于能将自已开创的事业攀上了很值得一书的高峰。
成功的尹明善,他的历程确能给人们不少有益的启示,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已人生主动权的观念、理智。
在退出书刊发行业后,尹明善花了两年半时间,怀揣自己浪漫的商业梦想,从从容容地南下北上,东西考察,左寻右探,去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能令自己生根发芽成长发展的商机。
其间,他甚至跑到四川外语学院去强化了半年英语,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52岁),后来也被老师誉为最勤奋进步最快的学生。
1991年,他租来别人的执照做香烟生意。这里,他看到了:利润虽丰厚,但做法太“黑”,不仅百分之百的偷税漏税,而且其中充满了黑社会的“码头文化”。一个月后,他逃了出来,或者说又一次主动撤出。尹明善抱定的信念是:凡不能在阳光下公开的生意,是无法成长为真正的事业的!即便它可赚大钱,也不能干。
有段时间,他帮助朋友在重庆解放碑做百货生意,自己则义务做参谋好几个月。那段时间,使他对真正的市场脉象,有了进一步的切身的体会。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终于,他发现了家乡重庆山城独有的一个重大商机:摩托车!
55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再创业的辉煌历程90年代的山城重庆以摩托车闻名,行业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设”都齐集于此,因而,也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人称“摩托帮”。不过,在外人看来,当时,这条道上已经有两只大老虎拦路,更已有数不清的同行在虎视耽耽,没有相当的实力,要一头扎进这个行业,风险也是不小的。因为,两大摩托集团随便有个小动作,虽可使一些人一夜致富,但也能让另一些人转瞬垮台。一位“摩托帮”朋友,经营着一家校办摩托车厂。有一次聊天时告诉尹明善,他每个月需要几百台发动机,却要到河南去买,价格很高而质量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设是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其它小厂的。
正在到处探寻商机的尹明善,敏锐地从这个信息中找到了他想要的灵感。在仔细研究了当时摩托行业的状况,并盘算了其间的风险与机会的比率后,时年已55岁的尹明善,决定进入摩托车行业,倾注他第一次创业时掘获的全部资金20万元,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再创业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