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要什么?
姜文是纯爷们儿吗?不过毫无疑问他做了最纯爷们儿的事儿,从他念中戏开始,到他拍《芙蓉镇》和刘晓庆的一段情,到他第一次当导演,然后又被雪藏,再到自恋得无可救药的《太阳照常升起》,一直到《让子弹飞》。
姜文考中戏被海选的时候,老师们犹豫要不要他,因为他口吃。是一个特别个性的老师坚持把他留下,于是和吕丽萍同班的他,留下了至今都在中戏教学楼各电视屏里会滚动播放的经典期末表演汇报联系——姜文和吕丽萍为了模仿胡同里的老人家,乔装成他们的样子天天和老头老太太混迹胡同,一个月过去了,胡同里的人都没有认出他们竟然是大学生。在刘晓庆气焰最为刚烈的时候,在刘晓庆不拿金鸡百花决不罢休的时候,姜文和她那一段情说明了什么?不是说明惺惺相惜,而是姜文的成长。那个时候,刘晓庆是一个能量多么巨大的女人,被她调教过的男人绝对是脱胎换骨。刘晓庆在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全力相挺、到处募钱,一直帮他撑到最后,姜文坐在剪辑师门口不让她出门——当时剪辑师望着堆积如山的胶片(普通片子是6条里面选1条,此片是14条选1条,工作量可想而知)都已经崩溃了,而他仍然像疯子一样坚持做到最后。
中戏的老师在开学的时候就会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学陈凯歌,他是优秀导演,你们努力,也能成;但是你们不能学姜文,因为他是天才,学不来的。《鬼子来了》应该是在《让子弹飞》之前最好的姜文作品,也是让他被雪藏五年的一闷棍。他结婚生子,从刘晓庆那种强势母亲一样的女人变成了和他同级别的法国女知识分子。周韵的故事似乎就更能让人看清姜文的成长路径了。据说,周韵在拍《天地英雄》的时候饰演一个小和尚,她为了吸引姜文的注意,拍完了一天的戏份,在夕阳之下,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吹笛子。姜文从声音寻去,见到了这幅奇景——学电影的人大多如此,一副特殊的画面往往会令他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吧。之后的关系中,姜文的表现据说像个羞涩的孩子,而周韵则更为主动——也许因为圈内人尚在为姜文与桑德林的关系感到惋惜,所以才会对周韵的评论有所偏差,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要肯定的,那就是,姜文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至少他不如他的作品中那样纯爷们儿——也许在他的脑子里,这就是他梦想中的自己,但你实在很难说服我,一个真正的纯爷们儿的第三个重要的伴侣会是一路往下选择了周韵。
有一个姜文的朋友评价他的时候说:“其实他内心可脆弱了。”我完全相信,很多时候如果你希望去了解一个人,也许他的作品只是他内心的某种镜像,而非真相。姜文是我最欣赏的天才导演之一,他哪怕脆弱,他的真相哪怕是个羞涩、固执的大男孩,完全无损于在我心里的形象。一个人格过于完整的人是不可能拍出像刀锋一样的电影的,你如果不激进,你如果不疯狂,甚至没有成为演员和导演的资格。看姜文所有电影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他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同时我也清楚,他的真相其实在他的女伴之中。
男人要什么?经典的男性要的无非是三样:权力、玩具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