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对自主游戏中几个问题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2-07-27 02:24:16

  一、游戏中幼儿玩不下去了

  游戏中幼儿玩不下去了,老师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也想出来很多解决的办法,这也许能帮着孩子接着玩下去。

  但,我们问问孩子没有呢?游戏中幼儿玩不下去了,我认为是孩子遇到问题了。孩子遇到问题,就像孩子身体不舒服了,我觉得首先该问问孩子,采用老中医的“望闻问切”办法,然后根据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来分析、解决,可能会比较好一些。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

  儿童是成人之师,孩子遇到的问题,应该先问问孩子,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试着改善环境,丰富材料,调整空间,然后放手游戏,再观察,如何?

  也忽然想到:如果幼儿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了,是否非要想法设法让幼儿玩下去呢?像成人谈恋,起初是愿意谈的,但后来觉得不合适不愿意谈了,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们,是否会以为人家学历高、工作好、家庭富裕、父母条件好等,劝你继续谈下去呢?你会谈下去吗?

  也许会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你会继续谈下去,也许,换一个,更适合你。

  幼儿的游戏,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听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玩枪可不可以建构?我以为,只要孩子们不违反“三不”,是可以的。所谓的区域,一般是成人划分的,规则,一般也是成人规定的。在当下自主游戏大环境下,我们要树立大课程观,不要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划分的像“三八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健康活动里,有没有语言?有没有科学呢?科学活动里,有没有语言?有没有健康呢?能把各领域融合,才是真的高手!各区域,也是如此。

  想到了好多年前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两段话:一是看圣经可以抽烟吗?说不能。二是抽烟可以看圣经吗?说可以。看圣经抽烟,是认为不敬;抽烟看圣经,是认为向善。其实是一个现象,两种不同的认识,甚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像将军买盾故事中的两位将军,争论不休,都是只看到盾的一面而已。

  所以,再次提醒老师们,要树立大课程观,所有幼儿遇到的人、事、物,听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课程。

  五、关于幼儿表征

  表征的目的,我以为是让幼儿巩固认识或经验,并借此反思梳理提高认识或经验。

  表征,可以说,可以画,可以演……表征,幼儿可不拘形式,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都行。

  但有的时候,幼儿可能表征不了,需教师引导一下。也可能幼儿领会了,也表征不出来,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也。成人是不是也有没法表征的事情呢?如果我们也有,为什么不能允许幼儿有表征不了的时候呢?

  将心比心,想想我们也曾是儿童,我们也有过困惑或困难,就能理解幼儿了。理解了,就体谅和爱孩子了。体谅和爱了,良好的关系就成了教育的契机,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瓦特小时候看到烧开的水顶得壶盖啪啪地响,问奶奶为什么,奶奶也不知道,告诉他大了就知道了。不知道瓦特的奶奶让瓦特表征没有,但满怀好奇与兴趣的瓦特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

  当然,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征出来最好,如果实在表征不出来,可适当引导,引导也表征不出来,我以为不必强逼,或可让幼儿再去经历也行。

  不要为表征而表征。就像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旅游,非要孩子写作文一样,没有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这是唐江澎校长说的。喜欢玩,玩得高兴开心,这是重要的。当然能表征出来最好。

  想想我们老师一天的工作,表征了多少呢?有多少是不表征都睡不好觉的呢?

  我喜欢用文字表达,也非常羡慕用画画或音乐形式表达的,但这两项我都不行。有人是单项行,有人是多项行。但只要赋予了感情,都会长经验,且都是最真的经验。我们喜欢过的,都会印在我们的心里。(百草园的胡华论述过知识与情感的关系。)

  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老师要转变观念,没有必要纠结孩子游戏是否有目的,是否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应该观察的是孩子的游戏过程,孩子们积极投入了,热情参与了,收获是一定会有的——但有时会表征不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古人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成人或外人看来无用无目的的行为,对孩子或个人来说,有时是滋润心灵的。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