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留德十年》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2022-03-31 19:55:59

  《留德十》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德十年》读后感(一):留德十年

  季老的语言,有如那个年代的文人墨客的风采,没有堆砌辞藻的华丽,原始平淡却也显得亲近,时不时引用成语与诗词,引经据典,运用起来接二连三,想必这便是文人墨客的凡尔赛吧。

  季老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时代与社会时期,阅历无数,尝遍人生百味。他也曾向我们一样,面对着学业前途的迷茫与异乡求学的苦楚。曾几何时,我也追求如他一般的人生,尽可能经历多的人情世故与人生阅历,一来可以让自己眼界更开阔,思想更丰富;二来可以更多地体会他人的感受,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能对于别人的做法、思想感同身受了。此外,对于季老远离他乡求学十载,归来时物是人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果我也有这种经历会作何感受?

  另一方面,季老留德十年,正处于二战期间,国际上战火连绵,而对在哥廷根的他们却鲜有影响。用书中话来说,二战开端竟是如此“平淡无奇”,那里宁静平和,人民照常生活,学术教育井井有条,季老遇到的人如房东、邻居也都是温和友善,学校里的老师们在他的书中描述里也是治学严谨、德高望重、受人戴的知识分子。

  《留德十年》读后感(二):留德十年

  归国,归家,如山长水迢的梦。

  季老先生暮年回忆当初在德国留学,工作的十年。1935-1946,这极不平凡的十年,德国正处于二战中心战场。季老也由于战火的燃起,本两年的交流计划拉长至足足十年,他将踌躇满志的向学经历,德国友人间温暖的相处,炮火与战乱,普通百姓的苦难,漫长的,忍饥挨饿的时光一一记录下来。

  读罢这本回忆录,长见识,有同感,引深思。见识了德国百姓在战争狂热分子希特勒的带领下走向深渊,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国留学生作为二战战胜国得到美,法军队的礼遇……这些都是在历史课中不曾领略,有温度的历史细节。有同感,季老以清华研究生去往德国交流,德国的学术体系,与教授们的相处,读博的体悟……这些回忆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新加坡联培交流,感受到不同教育体系的差异,思想的碰撞,还有那份同为异乡人对两个母亲的深刻思念:妈妈和祖国母亲,无数次深夜入梦来。季老在书中描写道,“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读到此时我几忍不住泪,多少次在梦里我还是依赖母亲的小女孩,期待着她牵起我的手,转过背来看看我啊!

  而更令我深思的,是季老对读博的思考,“多少年来,博士头衔就像一个幻影,飞翔在我的眼前,或近或远,或隐或显”,先生在文中提到:“我为什么非要去的一个博士学位不行呢?……这些都是不平凡的天才,博士头衔对他们毫无用处。但我扪心自问,自己并不是这种人,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

  《留德十年》读后感(三):读《留德十年》带来的平静与坚定

  我很喜欢上书店逛,虽然家里买的书足够读了,看书的速度也足够快了(当然也有像砖块厚的来不及打开看),可就是按耐不住买书,上书店的这种乐趣。据说与书对眼30秒,不舍放手,那就可以将它带回家了,很有缘分,《留德十年》就是这本书。

  看书,跟当时的心境也离不开。这本书,是季老的回忆录,回忆当年清华毕业后,季老也因学术上的追求,来到了德国留学。

  平静直述的回忆下是波涛汹涌的战争为背景,求学的迷茫、困惑,孤独,坚持及忍耐家乡思念之情无不体现,没有华丽辞藻堆砌的文字,只有安静的,朴素且温暖有趣的展开,犹如明镜般清澈,不夹杂浮躁,给我当前困惑的心境,带来豁然开朗的明亮且通达。季老的文字读来实在酣畅淋漓般痛快,而我般词穷只能在其中徜徉,仰望。但还是想写篇感悟记录点什么。

  季老在耄耋之年对往日时光的回忆,用作者的话说:“往日的时光,回忆起来,确实感到美妙可爱。”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一经回忆,却往往觉得美妙无比,回味无穷。

  随着时光逝去,年龄增长,过往对于回忆中本人来说,确实犹如梦一般,那样轻盈美妙,若不经回忆,转瞬间在梦中,在眼前,飘散离开。而文字,可以将往事抓住,细细铺展呈现开来。

  这本书内容主要讲德国留学十年的学术追求与坚持,还有严谨而倾尽心血的恩师与待人如已的房东夫妇,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伴们。

  1、 读书

  读书这段,感概颇深。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也掀起来的出国留学潮,季老当然也有,季老谈到为什么要留学取得博士,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因为我就是一介平凡之人。而对于不平凡的天才,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郭沫若、鲁迅等已在学术地位上取得功成名就,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对于这些不平凡的天才们来说毫无用处。”

  于季老而言,平凡之人只能走平凡之路,成为平凡之人。在当时背景下,取得金光闪闪博士头衔就犹如翰林一流,一来于家里来也算是光宗耀祖,二来在找饭碗时也是个响当当的竞争力,三来,当时的留学热,风靡全国,能出国留学则成了同学们心中的梦想,这也不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说到这里,季老实属真实而有趣之人。

  这一年季老23岁,为了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季老在书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心情:“博士头衔就像一个幻影,飞翔在我的眼前,或进或远,或隐或显。有时候近在眼前,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有时候有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有时候熠熠闪光,有时候晦暗不明。这使得我时而兴会淋漓,时而垂头丧气。一个平凡人的心情,就是如此。

  当季老初到德国哥廷根,来到这个国土,很多词都描写了这座小城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学术气息,看了后让我心驰神往,除了倾慕,我也只能徜徉在季老的文字中。

  哥廷根这座城市,是一个学士乐园和文化净土,小城不大人口十万左右,其中两三万人口是流动大学生,可想,这就是一个富有青春气,蓬勃生长的大学城。

  风景迷人,一年四季,绿草浓翠逼人,就算冬天飘雪,也盖不住那层生机勃勃的碎绿。蚊虫也极少,街道洁净的几乎可以打滚,毫不夸张,德国人爱干净全世界闻名,家家户户都会用肥皂清洗门口的马路。

  初到这座城,季老得老同学的安排,租住在一对老夫妇家庭,老夫妇的儿子外出读书,这间得空的卧室也就此外租,季老这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间早出晚归一起生活,彼此同家人般相依伴。

  说到学术,季老在一开始学术道路上的选择其实也是摇摆不定的。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初心是想学古代文字,希腊文和拉丁文,但一开始的选择并不坚定,还好这里的学术氛围自由,想学什么去学就是,学来学去,还是没有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学术自由氛围,尝试多种道路,最后才能分辨哪些无法坚持,而喜欢的道路只是还未出现而已。

  这些心境,季老翻出当年写下的日记句子:“不久从混乱阴霾中流露出来了阳光。“

  “决定读希腊文的时候,自己发誓而且希望,这次不会再变了,而且自己也坚信不会再变了,但终于又变了。我现在仍然发誓而且希望不要再变了。再变下去,会一无所成的。“

  “我这次的发誓和希望没有落空,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从哪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

  “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这在两年内,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门。”

  人世间的情感及心境有时是相通的,大师也是,天才也是,普通平凡人也是。读到这里我深有触动。每个人都走过青年,谁的人生不曾有过迷茫?而对于我们人生的未来,谁在当时又有十足的把握? 但既然选择了最终要好好走的道路,那就认真去对待吧,坚持走下去,付出心血与热情,付诸行动,方能有所点滴收获。

  季老在选择自己学术生涯得道路上也是经过一番尝试。尝试多种可见并不是不好,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欢的。正是这样摸索中,才偶然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正是季老所讲到这句话:“世事纷纭果造因,疑错微似便成真。”正是这一试,在踌躇徘徊的道路上,季老终于找准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主修课选择了“梵文”。为此用毕生践行自己选择的道路。

  2、 相伴

  季老也是一位重情重义,细腻而有趣之人。写到自己的恩师,字字透露不舍和感激。写到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博士老师—瓦尔德斯密特教授,是一位严谨而耐心的学者老师,季老跟了教授十年,瓦尔德斯米特教授当时教学梵文语法抠得有多仔细,对于后来季老梵文影响就有多深刻。在后来二战的背景下,教授的十几岁的儿子应征入伍不幸牺牲了,但教授夫妇从未表露伤痛,那一年里,季老每周上一次老师家里,陪伴他们。

  还有西克教授,瘦弱慈祥的老人,也是非常孤寂清冷的家庭,这对老夫妇感情极好,彼此相依为命,对当年季老也是倾尽心血,爱护颇深。在当时得知季老过的极其清苦,亲自找到文学院长,让其增加薪水(因为二战无法回国,当时季老留院教学)。季老在回忆自己的几位德国教授中,无一不是学术派,钻研一辈子,严谨而又耐心,对待学生也是尽全力,幸运季老遇上这样诲人不倦、倾尽心血的恩师。

  还有可爱的房东夫妇们,房东先生是寡言之人,温和而沉默。而房东太太是一位典型的德国太太,待季老也如亲人般。在季老描述中,她是一位诚恳,善良,又和蔼的一位德国太太。季老每天很晚才从研究所回来住处,但房东太太每晚都会留好热乎的饭菜,因为知道季老吃惯了热饭菜。

  每晚回来,房东太太会拉着季老絮絮日常,这样的日常,一絮叨就是十年,也成了季老的锻炼“德语“听力方法。这十年,共同生活,共过安乐,也共过患难。

  在二战期间,房东先生去世了,房东儿子也结婚定居外地了。

  这期间,家家户户不仅食物短缺,过冬的燃料也无法弄到。季老就陪着房东太太一起到可以砍伐的地区,上山,砍树,运回家。

  食品短缺时,中国作为盟国,也能额外分到一些食物。白糖与奶油。在当时,这两样贵似金子般,季老拿到后,一一分给了自己敬重的老师们,房东太太,还有自己的同伴们,再美好的东西,只有分享后,才发挥出最迷人,最温暖的味道。

  季老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热血青年。当时计划留德二年,又遇上二战期间,国内外战事形势严峻等,两年后被迫继续留在了异国他乡,家乡里的家人也因为战事彻底中断了联系。常常梦到两位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还有养育自己的母亲及妻幼子和家人。夜不能寐时,季老在日中写到:“坐在窗前,我想到故乡,我想到故乡亲人,和老朋友们,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心系祖国挂念家人,这乡愁随着战争开始,在异国,一待就是十年,也伴随了十年。在战争结束后,哥廷根于季老而言,是第二个家乡,在这里有多年日日陪伴的老师,还有晨昏相聚待他如家人般房东夫妇,还有活泼可爱,真性情的一群学友们,这让自己心中依依不舍。但千里凉棚,哪会·有不散的宴席,最终都要挥手一别。

  最后季老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祖国故乡,漂洋过海,从德国到瑞士再经过法国到西贡到达香港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季老回忆这十年所走过的岁月,回忆这留德十年点点滴滴,文字常常流露出淡淡伤感。大概是作为回忆,这些可爱的人和物又在心中温热走过一遍。

  季老几次引用杜甫这首“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是季老叹息,人生几个年华,可以在它国阴差阳错从两年逗留了十年,成了心中的第二个故乡,这些可爱的人和经历过的事,都已远去,甚至回忆中的人早已不在这个世上。

  而对于季老在耄耋之年的回忆后,这一些都变得那么美好而温暖。纵使在当时,日子过的很穷苦,后来战争爆发后,食品也短缺,一件大衣从家乡带过来这一穿就是十年。但正是因为这样背景下,那暗暗下定决心要走的道路,却从不曾回头,常常废寝忘食钻研,也是这十年,季老在学术上有很大的造诣。讲到这,季老文中写到一个细节,当时德国哥廷根作为一个小城,轰炸机还不曾常来,后来战争严峻残酷时刻,整个小城的防空警报系统也坏了,因为轰炸机常常”铺地毯“似的,天空上黑压压排着对呼啸而过,飞机后门仓一开,一节节炮弹排序似的往下掉。

  尽管这样,季老更是捧着书过日子,和当地人一起躲进防空洞时,那也是手不离书。更甚的是一位德国教授,苦于一个实验无进展,当得知轰炸机要经过那幢玻璃楼时,他不是往反方向跑去,而是顺着轰炸机跑去,只因为这位教授实验是与爆炸过玻璃的速度研究有关,这份对于学术发自内心专注而真挚的态度,只能内心惊叹。可想而知,这个小城为什么被季老称为学术乐土。

  季老更想说的一个道理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我从书中找到平静和定位,也希望其他人能从中收益。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