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这就是逻辑学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2022-07-12 03:33:37

  《这就是逻辑学》是一本由见里敏比古(日)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就是逻辑学》读后感(一):《这就是逻辑学》——找到应对一切难题的思考路径

  比起结果,思考过程更为重要。而逻辑就是这个思考过程,所谓逻辑,就是哪怕主题和对象发生了改变也依然成立的“构造”和“方法”。

  一、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过程,并全方位覆盖哲学、语言学及社科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如何探寻到突破大脑极限的思考方法,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应对各种难题,而解决难题的关键就是能够找到逻辑正确的方法,从而可以应对一切难题。

  二、阅读收获与感受

  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逻辑学似乎很遥远,然而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却能够迅速拉近我们与逻辑学的距离,让我们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1、为何“逻辑学习”是困难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会了解到“学习逻辑学”与“学习逻辑”的不同,从而让我们了解到逻辑学的困难之处。

  2、逻辑的反义词是“事实”

  与逻辑对立的概念包括“直觉”、“启发法”、“独断”,除此之外,还包括“事实”。在逻辑学和哲学中,“事实”才是“逻辑”真正的对立概念。逻辑必须是确切的程序,不能被类似“在这个世界上碰巧成立”这样偶然的事物所左右。

  正确的论证需要的是——“只要前提与事实相符,结论就一点符合事实”。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说,这个观点或者论证逻辑不通。可是逻辑是什么,如何提升我们的逻辑力呢?当你打开这本书,那么我们就能从中了解到何为逻辑,而逻辑也是可以学习并提升的。日本作者的写作,总是系统而且细致,如果你想了解逻辑学,提升逻辑力,那这本书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书籍的最后,作者提供了一些演习问题,在学习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习题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诉,这本书从事物的逻辑本质出发,细致地解析了很多的案例,让读者有机会了解逻辑,进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这就是逻辑学》读后感(二):逻辑学在小学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娃六级,这学期数学作业错误增多,让我无端陷入焦虑中。仔细看了类型,都是圆柱圆锥的体积面积计算,比例关系内项外项之类的题目。和娃爹聊天“他的数学感觉一直很好,为什么现在做不对呢?”

  这本书躺在手边半年了,因为封面说“30个日本人手中就有一本”,一直觉得是畅销书,没有翻开。偶然看了下,却发现自己对“逻辑”的真正含义知之甚少。

  P18 这一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逻辑一种】

  这一章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分类

  1、启发法:就像“由灵感获得解答”,为了得出正确结论甚至还会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它经常是一种捷径,但并不能保证这种解法一定完全正确。比如做一些辅助线、巧用比喻或类别、改变切入点、试错。往坏了说,其发放就是一种临场应付的方法,是通过“节能”方式来获得正解。

  2、算法:是通过计算确确实实地获得正解的步骤。算法是可靠的,相应地其计算步骤就更多,需要费更多功夫。

  看完这部分,就特别理解孩子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了,他还在习惯于启发法的便利,但小升初过渡期已经需要进行严格的算法训练,也就是确确实实的正确答案,确确实实的步骤。

  娃数学感觉好,其实是启发法掌握的好,这种直觉猫猫狗狗也是有的。换句话说,启发法不能替代算法,但算法可以用耗时耗力弥补直觉的不足。

  了解了问题,开始和孩子的恳谈,我把这一段拿给他看“你一直的数学感觉是挺好的,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到了要拼算法的时候了,需要精确,所以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正确的发放去做题。再用你的直觉来弥补,就会很好啊”

  孩子还有点懵懂,但他至少感受到了被理解;这也是我重新认识亲子关系的另一个契机。

  后来我们又一起看了“反证法”的一个例子——世界上不存在最大的质数,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证明还是需要一点理解力的,但是娃居然明白了这个反证法的逻辑。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是没有受到这样的训练。

  书里的内容当然远不止这些:“说谎者悖论”、“公理和定理”,我也只看了书的1/4处,这样一段话让人非常感动

  谦虚和勤奋,和远古时代人类发明的石刀一样,都是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克服自己原始生物性的一种工具性品质。真因为这些,人才能不断进步,孩子在他的成长中是这样,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也必然不能放弃这些。

  《这就是逻辑学》读后感(三):这就是逻辑学

  最近看的一本科普书——《这就是逻辑学》,着实让我觉得看见了一个新的世界。

  拥有高效处理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规避看似有逻辑的逻辑性错误,我们就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困境中,找到正确的思考路径,应对一切难题。

  逻辑思考能力是我们理性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但我们平时往往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在言语和行动中缺乏逻辑,很容易给别人一种无知,不讲道理的印象。

  逻辑学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

  我们当然可以把所有的(黑红组合的)可能都列出来,然后看符合要求的占比是多少,不过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把“同时翻开两张”这个条件改为“先翻开第一张再翻开第二张”,概率也不会发生变化,不管第一张翻出什么,剩下三张牌中同色的只有一张,而异色的则有两张,所以颜色一致的概率是三分之一。

  就算两个人在争论太阳早上到底是从哪边升起的,也意味着他们都认同“太阳是存在的”以及“太阳早上会升起”等看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说过或者听过这样一句话——“懂我的人我不必解释,不懂我的人解释了也没用,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从逻辑学的角度去分析,会认为这是一种诡辩,是一种逻辑谬误。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

  或许存在很多人介于理解与不理解之间,稍加解释便能够理解了呢。

  还有一个有趣的逻辑题——

  那么,你会更改自己最初的选择吗?还是说不管是否更改,选择正确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人们很容易产生天真的想法:因为有两种可能(因为只剩两扇门),所以概率为二分之一。

  实际上正确答案是“改变选择更好”。因为改变选择之后中奖的概率就变成了三分之二,而不改变的话概率就只有三分之一。

  非常推荐大家看看这本科普书,里面有很多的逻辑学术语,理念以及案例,能够让我们成为思维能力更好,更清晰严谨的人。

  《这就是逻辑学》读后感(四):逻辑是个好东西,并且是个很好的东西

  导语

  作为一名育儿领域创作者,开心爸爸不止一次的说过,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

  在学习中,往往会要求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并且根据一些条件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到一些新的结论,或者对一些题目得到新的解法。逻辑呢,就是让这个推理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学问。

  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很多时候都要求我们利用一些已知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推理,思考发散,实验验证等方式,最终得到一个新的结论或者是方法。逻辑呢,就是能够保证这个过程中推理有效,发散在范围内的学问。

  也许有人会说,明明最终的结果更重要好吧?这么看来,逻辑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谈不上很重要吧?

  其实不是这样。

  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就是,人脑都会思考,但思考的广度深度正确度都不一样,而逻辑呢,就是让大脑思考最有效最强大的那个工具。

  所以,逻辑其实很重要,不管是谁,都有必要系统性的学习或者了解逻辑。

  知道逻辑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逻辑学这个概念了。

  所谓的逻辑学,在《这就是逻辑学》一书中,给出来的概念是这样的:

  逻辑学是一门讲逻辑体系性的重构,高效化的专业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毫无规律毫无方向的逻辑梳理的整整齐齐,并且用一些规律将逻辑变得更加高效,让学习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学习逻辑学呢?

  其实这个问题,《这就是逻辑学》一书也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一方面是了解一些常见的逻辑公式。

  是的,作者在这里用了函数公式,并且把我们常见的“真”、“假”、“因为”、“或者”、“且”等词语加了进去,把原本很难理解很抽象的逻辑表达逻辑思考过程,形象化成为了函数的表达。

  而函数呢,则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看懂都能理解,甚至都能即时用这个句式来试试的。在看书的时候,开心爸爸忽然觉得用模拟电子线路基础的知识也可以尝试着来还原逻辑,什么与或非,什么并联串联等,实际上,什么样的知识最终都是可以归结到最基础知识身上的。

  比如数学,比如逻辑学。

  另外一个方面呢,则是需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陷阱。

  比如起源谬误,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前提不要错误了,要不后面费事推导出来的结论,也只能是错误;比如循环论证啊,也就是我们的论据B中,用到了论点A的内容,虽然说从逻辑上这种封闭的证明方式,最终确实是能够自圆其说,但最终的结论啊什么的,都是不可信的。

  等等,作者用了一个大章节的内容,把常见的逻辑陷阱说了个全,在提醒我们不要犯错误的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逻辑。

  其实开心爸爸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的。

  一方面,涉及到的内容是我们正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所以每次阅读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各个挑战;

  另外一方面呢,这种类型的书提供的都是底层能力,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看清别人,无论是做事还是交际,都会更有针对性。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