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1000字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是一本由王文君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66.7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一):经济学也很有趣
最近非常荣幸的又读到大师精华课系列的书了,这本《经济学原来很有趣》同样让我学到了非常多新的内容,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息息相关。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些问题,也会让我们有新的发现。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经济学的课程,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候会觉得没有那么的难,但是我必须承认的是,这本书中有很多内容是我原先没有深刻意识到的,或者说根本不知道的。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也多了一种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
说到经济学,我们很可能会想到金钱,想到投资。在投资上风险和收益就是对等的,越高的收益代表着越大的风险——这是这本书的第一课中的观点。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说法。实际上,从长期来看,平均而言,风险较高的投资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这里的关键词是“长期”和“平均而言”;而在短期内,高风险的投资更有可能带来较低的回报并遭受更多的损失。
比如定期储蓄被认为是一种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因为当你把现金存进银行,获得的仅仅是低利率的回报;而投资股票则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为,因为你进入股市的时候,并不知晓能有多少回报,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会得到高回报,但也很可能亏本。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种现实的情况,就是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特别喜欢攒钱,而一些欧美人只喜欢提前消费,这是为什么呢?
在书中娓娓道来的分析之下,我们慢慢发现了本质的原因,中国人不喜欢消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一方面就业不太稳定,另外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是特别的健全,所以人们会有很多的担忧。把钱握在手中,才会让我们觉得安心。当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的完善,而且人们的就业率也非常高的时候,实际上就不需要太多的现金了。
很多人觉得喜欢攒钱是一种好的习惯,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通货膨胀的存在。我们其实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攒钱的速度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用同样的钱可以在以往维持小康生活,而在现在可能并不足以维持日常的开销。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很多专业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说讲到决定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价格。在一个市场中,如果供需达到均衡的状态的时候,实际上是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有外力的干预,导致这种均衡的状态被打破。所谓外力的干预,主要是指垄断力量的存在,或者是国家的干预。
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国家会颁布一些政策来控制物价。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讲,国家不能够完全的不管市场,如果过分的放任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很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不过国家也不能够过分的干预市场,这会打破市场原有的平衡状态。而且当国家的权力与市场的利益牵扯到一起的时候,可能会滋生很多腐败现象。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现象,事情都与经济学有关,当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更加关键的因素,也能够更加理智的去面对这些事情。经济学确实非常的有趣,值得我们细细的钻研。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二):我们是经济人,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系列的书我已经入手第三本了,受益颇深。很喜欢这种虚拟课堂的对话形式的讲解,比起直接啃大部头要轻松很多,也多了一些趣味和节奏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价值及规律的科学。是对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就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能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本书包含了经济学基础原理,与书封中写的一样,选取了16位经济学的专家,通过给大一新生授课的方式,讲述了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概念和理论。比如: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将晦涩难懂的经济理论与各种经济现象相结合,通俗易懂的深入浅出的解析了经济学。比如,我们都知道政府宏观调控,正是因为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影响,所以在经济学中就出现了一种寻租现象,而寻租现象在现实社会的表现就是收贿受贿现象。
本书的内容非常经典,是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本本书,采用了虚拟课堂的形式选取了16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16项基础概念入手。比如:被称为zz经济学之父,率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的英国古典zz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就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的重要性分工不但能够让劳动更专业化,而且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带来财富的增长,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这也是后来我们见到的工厂流水线大分公司社会的推动力……诸如此类的基本分析特别细节。非常的有知识获得感。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经济人,人类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本书有利于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让畜牧业从农业中脱离了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让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第三次社会中社会大分工,实现了商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是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不均阶级对立严重班上也有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读第一章的时候,很有理财思维的感觉,估计很多人看到经济学几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钱生钱;怎么能够看懂股市投资;那些关于理财方面的公式和算法怎么用……但从第二章开始就不会这么狭窄了,开始有一些我们在初高中学zz的感觉:价格、价值、剩余价值、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等。视野也慢慢的大了起来。也开始又多一层的思考和联系了自己的生活与经济学的关系。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新的世界形势,我们对新出的经济问题要多进行延伸和扩展和思考。看完这本书,我们会有一种经济学的思维。
比如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地上到处都是馅饼,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高额,但是没有风险的利息收入,如果大家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电视上曝光的传销骗局,其实是跟庞氏骗局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传销就是旁氏骗局的衍生吧,很多搞传销的人在鼓吹投资零风险,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绝对的骗局,记住有收益就一定有风险。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三):实用又有趣的经济学入门
作为社会人,经济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大到宏观经济给芸芸众生的雨露均沾,小到居家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都无法远离经济学的影响。但,很多小伙伴以为经济学就是金融学就是数字游戏,以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不是决策层,就与之无关。其实呀,作为平头小老百姓,我们还真得读读经济学。如果您觉得那些大部头的经济学原理型书籍、那些成书背景与我们陌生的国外著作、那些单纯聊数字又距离很遥远的畅销书,太难读下去的话,或者可以读读这本《经济学原来很有趣》。
目录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是「大师精华课系列」书籍之一, 继续沿用「智能交互课堂」的形式,请十六位著名经济学家登上讲台,从经济学的十六项基础概念入手,解析经济学相关理论。 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与「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大师」同聚在一个空间,听他讲解专业知识,还可以近距离与经济学家们互动交流,融汇贯通地学懂经济学。
以实用性为主,讲授经济学常识
无论是否学过经济学,老爷爷老奶奶们都知道,应季的水果比反季节水果便宜。这便宜,正是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才得以形成。经济学研究证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价格的走向。在这本书的第十章《熊彼特导师主讲「供需关系」》中,熊彼特导师以韩国人囤大白菜为例子,图文并茂地向我们解说「供需关系」,并将这个概念延展到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等层面。
敏感的消费者,总是能透过市场价格等市场信号捕抓商机,比如2014年大妈抢购黄金的热潮。但哪些是市场信号呢?收到信号,应该如何分析呢?这本书第六章《穆勒导师主讲「市场」》详细解析了「市场」「市场信号」等经济学概念,并借用大白菜与羊群等诸案例,图文并茂地展开讨论。
书中选取了很多这类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内容,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之下,大部分小伙伴一学就可以上手,而且还很容易举一反三地在实践中应用。
聊有趣的经济现象,让你更懂经济学
传说中,明代的大富豪沈万三拥有一只可以让钱生钱的聚宝盆。聚宝盆这类不需要付出,就有回报的投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呀。可是,它只是一个传说。现实生活,讲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本书第一章《配第导师主讲「利息」》文中,配第导师却告诉我们:想让钱自己赚到钱并不难!这种让钱生钱的方式,就是投资!至于都有哪些投资呢?投资的收入是怎么计算的?又有怎样的风险?这些我们好奇的问题,配第导师都在本章中,一一分析。
无论赚多赚少,我们总是需要消费的。可是,不同的消费观念,却将推着我们走向不同的经济道路之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热衷花明天钱的美国人与爱存钱的中国人。在本书第十一章《蒙代尔导师主讲「消费」》文中,蒙代尔导师从「消费」的概念、消费者背景等内容展开讲述,并延展到「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以及欧元这一货币的经济学分析。
这些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使得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生动起来,让我们轻松地明白应该赚钱与花钱的原理,更懂经济学。
部分目录
我们都不是鲁滨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经济人个体,都无法撇开经济学,自供自给自足地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学点经济学的知识,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理财,甚至在人际交往层面,都将获得强大推力。作为大众普及本,这本《经济学原来很有趣》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入门阅读,里面不单覆盖了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还把市场、消费、生产、贸易、金融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融入其中;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地向我们普及大众经济学知识,让我们更懂经济学。
《经济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四):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经济学也能解答!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健康的饮食习惯能预防多种疾病发生,但还是很多人选择胡吃海喝、抽烟酗酒? 为什么火车上能卖出“天价盒饭”? 为什么限购令限制不住房价? 为什么求职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 为什么中国人爱攒钱?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
这本《经济学原来很有趣》告诉我们,这些问题都能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来解释。原来经济学可以如此贴近日常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怎么会不有趣呢?
这是我读“大师精华课系列”的第三本,依然采用高科技虚拟课堂的模式设计,让16位经济学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亲临现场”授课,与学生“面对面”展开互动,既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又达到有料有趣兼而有之的效果。
16位大师精华课系列:继传播学很有趣之后,历史学也可以很有趣? 如何将一堂传播学入门课上得很有趣
抛开新颖的形式不谈,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经济学通俗读物,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讲解方式:尽力避开深奥晦涩的理论阐述,重点依托有趣的经济现象讲解经济常识。因而它适合入门者阅读,能够激起目标对象走近经济学的热情,减少畏难情绪。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本就紧密,尤其在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变幻莫测,各类经济现象扑朔迷离,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经济学常识储备。它不一定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优渥,但是能培养人对于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客观认知和自觉意识,从而活得更清醒。
《奇葩说》第六季开始,邀请了经济学家薛兆丰担任导师,反响不错。对于一些生活化的辩题,他往往能用经济学思维进行思考,给出经济学角度的看法和解读,视角新颖,同时对辩题的可探讨面又是一重拓展,而且深入浅出,让许多非专业观众也听得懂、听得进。经济学通俗读物的意义与作用也就在于此,放弃一部分理论的深度,使其更容易为大众所学习和理解,乃至借鉴和运用。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凯恩斯等16位经济学家结合各自的专业建树,从利息、分工、价值、边际、人口、市场、宏观调控、剩余价值、竞争、供需关系、消费、社会分配、货币、博弈、贸易保护、危机等16个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入手,讲解了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等内容。涉及的经济学知识面很广,但在纯理论阐述时尽量化繁为简,将更多笔墨匀给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的内容。
讲解方法上喜用类比,用生活化的场景举例,对应解释专业概念。如:用吃馒头的快感随个数增多而降低,类比解释“边际效应”;用想辞职的人因瞻前顾后而搁置,类比解释“延迟折扣”,用凑合着过的恋人的心理活动,类比解释“沉没成本”;用杨白劳和黄世仁的故事,类比解释“社会财富分配”。还不时配有生动的漫画,增添了更多趣味性。
很喜欢作者自序中的一句话:经济学是一门让人收获智慧与幸福的社会科学。怀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经济学,枯燥感想必会减少不少。有趣的经济学,有趣的世界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