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几何》读后感100字
《不焦虑的几何》是一本由贼叉 著 / 杜仁杰 绘著作,图灵|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焦虑的几何》读后感(一):中小学几何教科书级辅导,从根源上抓成绩
孩子一上初中,数学成绩可能断崖式下降,其中的原因,除了小学数学知识点有限,成绩区分度不大外,初中数学学习的要求更加严格,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要求更高也是原因之一。
小学数学培养对数的计算能力,而到了初中阶段着重于对式的计算能力,一个是对具体“数”的计算,一个是抽象“式”的计算,由具体到抽象,是很多没做好准备的学生转换困难的原因。
在《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中,作者贼叉老师对小学到初中数学学习方方面面的问题给出了有利于应试教育的解答。
在贼叉老师看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意味着数学考出好成绩。基于这样的目的,关于如何展开学习,培养怎样的解题思路和习惯,如何进行计算训练等等书中做出了全面的阐述。
现在他还将对数学的分支——几何的教授心得写成了姊妹篇《不焦虑的几何: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以下简称《不焦虑的几何》)。
在书中,贼叉老师特别注重教会孩子怎么去学习,家长怎么合理的引导孩子,辅导他们的学习。
为了说明小学几何学习与初中几何学习的不同,全书对小学部分和初中部分分章讲解。并体现了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与之前的区别:即严格的逻辑训练和严格的证明。
贼叉老师认为中学阶段在学习方法和内容上与之前的学习有差异,强调由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不焦虑的几何》先从大框架上高屋建瓴地阐释学习内容的重点,其次用经典例题剖析解题思路和难点。
解题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定理和概念深层次的理解,寻求自然的解法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最后将知识点串起来综合进行分析,以培养孩子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心理应对,启发孩子打开解题思路的方式。
小学几何的感性认识
从如何做图开始,厘清复习与预习孰重孰轻的观念,以及学习中的“套路”是否重要,这些所谓基础的学习习惯的习得,是几何教学的开始也是基础。
小学高年级几何主要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此时旨在树立学生对几何学习的感性认识。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面积变换技巧背后的规律,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技巧训练。
作者在小学篇提出了化归的思想,作为贯穿始终的数学终极思想,化归思维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归结为已学知识的思想。而这是孩子从一开始就必须了解的。
初中几何的严格证明
仅仅关注如何学习当然不会与好成绩直接对等。想要提高成绩,还需要知道每种题的核心问题。比如,在小学阶段的几何题中,求阴影部分面积是核心。
前面讲到小升初以后的成绩或有断崖似下滑的现象,如何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呢。那就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过渡,由对面积的计算向命题的证明过渡。
对于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重中之重——三角形,作者贼叉老师给出“十字原则”,即取中、作平、连对角、延一倍。
用作者的话说,掌握好这十个字,应付中考难度的平面几何基本没问题。
纵观全书,《不焦虑的几何》反复强调的其实是一回事,也就是作者针对经典例题,不厌其烦地将解题的自然(或者说常规)思路详细地还原展现出来。
所以贼叉老师真正教的是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思考的模式。比如反复提出化归思想,所以其教的本质是提炼出指导如何思考的原则。
借用俞平伯形容沈复文字的话“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贼叉老师的厉害之处在于,将高超的数学思想融入应试考试的实战训练中,不露痕迹地经由提高成绩,培养了孩子卓越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焦虑的几何》读后感(二):“焦虑的数学”后面,是更加“焦虑”的几何
我想,像我这样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完贼叉老师的第一本《不焦虑的数学》和这一本《不焦虑的几何》的人,应该是凤毛麟角的。不仅是因为书中的大部分题目,绝大多数家长连题都看不懂,极可能导致兴奋的翻开书,一小时后关上书。而是我这里说的“认真看完”是指,不仅仅是翻完,而且是认真做完其中每一道题并写上批注的精读完整本书,尤其我还是贼叉老师公众号的订阅者,看过大量他的文章,其教育理念也是非常认同的,因此两本书都是第一时间买到手,甚至《几何》还抢到了稀有的签名版。因此,综上,我觉得我的评论应该是比较客观而理性的。
首先说好的地方。
两本书的理念一脉相承,我个人也非常认同。贼叉认为大多数孩子没有数学天赋,但并不会因为没有数学天赋就学不好数学,经过科学的学习和合理的训练,配合内驱力足够的学习态度,中等的孩子依然能够在中考中拿到理想的分数。
在《几何》一开始老师就说了,他讲例题的解题方法,不一定是最巧妙最简单的,而是最合理的,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那些看似巧妙的解题方法基本都是只适用于极少数题,完全不是通法。这些所谓“漂亮的解法”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绣花枕头,看了这些解法,不仅不能保证他们能够解出同类型的其他题,也不能帮他们举一反三,借鉴来解其他不同的题。所以“通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精髓,“通法”才是统计学意义上最好的方法。它不要求每道题都用最巧妙最简单的方法解出,而是确保大概率可以用这种方法把题给解出来。也就是书中所写的:“你去想巧方法的时间里,我题都做完了”。所以这种“通法”理念的确是贼叉老师这两本书的精髓中的精髓,也是对试图自己辅导孩子的家长最值得借鉴的教学思想。
但是......该来的批评总归要来,一本粉丝们万众期待的书,自然要承受的起严肃而猛烈的批评。
两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选题。
首先是小学部分的选题,比奥数还奥数,《数学》中前半的“小学部分”大部分选题都是失败的,这些非常的难题可以说纯粹为了选拔智力超长投入大量时间在奥数题上的小学生,跟中考的终极目标毫无关系,看到后来我已经几乎要认为,老师选这些题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很牛.......尽管我不相信贼老师的格局会这么低,但坦白的说,这些所谓“难题”的选择,除了让小学生们负担更重,让家长们看了之后更加焦虑以外,毫无意义!而这本《几何》毫无疑问也有类似问题,最后的“求阴影面积”题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天哪,去做这些题的小学生是前世造了什么孽需要这么被虐呢?做得出来做不出来这些题,也跟中考毫无关系啊,为什么要这样呢?我其实并不反对小学生做一些“求阴影面积”的题目,作为对于“面积转换”和“比例应用”的实践,以及一些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有好处的,但把题设计的这么复杂,真的是毫无必要,跟当前为学生减负的大趋势也是背道而驰的。更让我深恶痛绝的是,最后的几道题还教学生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种初二/初三才学的内容去解题,这就不仅是跑偏了,而是彻底跑飞了,这种做法和大多数机构老师不求甚解的教法有什么区别?
再来谈初中部分。这次重点谈《几何》这本书。没错,问题还是出在选题。要知道这本书80%以上的篇幅都在讲几何例题,选什么样的题,显然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来考虑。但贼老师我觉得明显是辅导竞赛生辅导多了,或者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选了一堆可能是自己手边恰好有的“偏题”来作为例题。我之所以说“偏题”是因为它们不是中学阶段考试的方向和重点,这些题出现在中学考试的试卷上概率是非常低的,有些题我在题库里面一搜,发现根本就是某一年的数学竞赛题...... 既然面对的读者对象是中学生的家长,而且是普通中学生的家长,他们的述求不外乎就是中考和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这些题即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搞懂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这些题拿去教他们孩子?纯粹疯了,面对一个早六点半起,晚十点半岁的孩子,家长把这些题教给他们,却对他们平时的测验乃至中考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是什么行为?犯罪啊!
注意,我这里不是说贼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对思路的分析和引导没有价值,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但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家长粉丝的博主,这本书的目的又旨在帮助到大量(其实只可能是极少数)想要辅导孩子的有志家长,能否在选题上更加慎重?挑选的题目能否符合当前中学教育的趋势。比如现在试卷上考查的几何压轴题,都是以“探究题”的形式出现的,分为1,2,3问,难度逐步递增,对各层次学生都是比较友好的,尤其第一问简单,第二问也是大多数孩子能做出来,只有最后一问会上些难度。而本书的选题中没有出现过一道这种真正的“真题”。
所以,最后我的结论是:本书只有20%内容适合家长,看看老师的理念,按此理念行事总不会错,至于后面的例题讲解,就放过孩子,也放过你们自己吧。我相信,贼老师的初衷,也是希望所有数学教育者都以最小的代价,帮助中学生们顺利迎接中考高考,而不是在当前已经很重的负担上再撒一把盐。
尽管这两本书不尽如人意,还是期待贼老师将来能更加站在读者和可怜的学生的立场上来写书出书,不要只顾自己痛快,家长买回去翻完第一章就放旁边吃灰。
《不焦虑的几何》读后感(三):了解学习几何的方法,轻松面对中小学数学
在看完贼叉老师的上一本《不焦虑的数学》之后,我发现贼叉老师又出了一本《不焦虑的几何》,鉴于在数学中,几何是不能够被忽略的一项分支,我把这本书也买回来了。
在上一本《不焦虑的数学》之中,我发现我很喜欢贼叉老师平实自然接地气,还有点有趣的写作风格,能让我非常流畅地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看完,所以我相信这一本《不焦虑的几何》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
身为一个三年级学生的妈妈,我发现现在孩子面临的几何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等等。
在这本书开始之前,贼叉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几何?几何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都知道,平面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几何也遵循数学的一般规律。在数学理论上,平面几何已经没有新的东西了,几乎已经没有任何研究的必要性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学它?
首先是因为平面几何非常的实用。最简单的测量里面就需要用到平面几何。
其次,在教育系统里面,其实是用平面几何来替代逻辑学的这一部分。学过初中几何的家长其实都能理解,在解答平面几何的时候,真的是需要一步一步逻辑严谨的解答,一点没有错才能解答出来。
和《不焦虑的几何》那本书一样,这本书也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学学习手册,也就是我们在学平面几何的时候遵循的几个要点。第二部分是小学篇,因为小学部分涉及的平面几何比较简单,所以小学篇非常的短。
第三部分就是初中的几何部分,初中的几何其实比较复杂了,所以这本书里面用了比较多的篇幅来讨论这些。
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初中篇我就没看。等我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再看吧。我的重点还是一些数学学习体会篇中值得注意的点以及小学篇里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方法。
在几何的学习方法里面,我觉得有一点还是值得说一说的,就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到底是要复习还是预习。
现在我们在小学学习之中,大家都知道老师把预习看得非常重要,甚至很多家长在孩子这一学期还没有开始的情况下,已经把这一学期所有的内容全部都预习完了。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困扰的事情。因为我一向认为在假期和课余的时间是应该做横向拓展的时间,也就是一些阅读之类的。如果跟着这些家长把这学期的课程全部预习完的话,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知识拓展方面了。
而且在每次上课之前,其实我们还是要对第2天的课做一个预习的,如果这样子做的话,是不是等于重复预习?是不是浪费时间?
但是我又非常纠结,如果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是不是会觉得比较吃力,或者说拖全班后腿。
在贼叉老师的书中,他说他普遍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做预习,但是不重视复习。贼叉老师认为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预习工作有时候倒真的可以不必做,因为没有必要提前预习太多内容,但是必须要重视复习。如果我实在不想预习,那也可以不做,但是如果不复习的话,那基本上成绩肯定不会好。
看到这一条,我简直如蒙大赦。我以后还是可以尽情地和孩子一起做想做的课外拓展部分。
总的来说,这本《不焦虑的几何》,涉及的范围比较小,几何只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在整本书看来,我觉得没有第一本《不焦虑的数学》给我的启发大。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可以说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完整的一整条数学学习的辅导路径。作为小学初中生的孩子家长来说,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下的。
《不焦虑的几何》读后感(四):解除几何焦虑症,在趣味实践中“把玩”几何!
在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几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它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趣味教学,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学生拥有高效的动手操作能力,保证数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应该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实行变革和优化,从而为学生构建出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不焦虑的几何》一书讲述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法、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针对计算能力提升、知识难点讲解、数学思想应用和培养,为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提升家庭辅助教育水平,以及初中学生实现自学与自练,提供了切实可行、容易上手的方法和思路,解决数学学习和教育中的种种困难,让大家不再盲从和焦虑。这本几何学习辅导书立意新颖,设计独特,益智趣味性强,是一本适合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家长和数学教师阅读,亦可作为学生本人提升数学水平的指导书籍。
首先,全书将现代化技术巧妙地融入到几何学习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启发性。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增加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使其学习方式变得更加有效率,从图形和几何的相关内容教学上来看,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图形和几何的知识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分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倡导的那样,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同时也要依照学生的具体状况,全面考虑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得更加有趣和形象。
其次,作者在书中全力将几何的高效动手操作融入到几何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中小学的“几何”学习范围中,开展趣味性教学的同时要保证学生能够实行高效的动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虽然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都进行了动手操作活动,但是还是有许多数学教师的动手操作活动进行的不是很理想, 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没有准确的认知,不能明确它的学习价值,致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从而无法真正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为了能够有效改进这一现象, 数学教师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时,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和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体验,从而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作者在书中指出,数学教师在对进行几何教学时可以不用进行讲解, 将整节课堂时间预留充足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体验动手操作活动。
最后,改革几何教学语言,建立趣味环境也是《不焦虑的几何》一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小学的几何教学环节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变革,从而帮助学生创造出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条件。作者在书中力图摆脱传统的说教式方式,而是对于图形和几何的计算以及操作方面非常重视,同时也特别注意对语言环境的营造加以重视,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创造有效的趣味环境以及学习氛围。将几何学习比喻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巧妙地作用调侃的交流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能够使学生们放松学习压力,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小学生能够一边欢笑一边学习。
《不焦虑的几何》一书主要面向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在提升几何学习辅助教育水平方面,为学生打好平面几何学习的基础、实现自学和自练,从而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中,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并根据自身条件有效提高成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