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敦煌》读后感精选
《世纪敦煌》是一本由孙志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238.00元,页数:20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纪敦煌》读后感(一):取景角度和大小真的很重要
当时买这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被封面吸引,封面上的这位就是那种慈眉善目笑看众生的感觉,在他面前仿佛周围的世界都安静了。结果偶然发现居然跟封底是同一位,看前看后确认再三,简直不敢相信!看封底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啊,就觉得普普通通,是那种如果看到也会很容易被遗忘的样子。 所以色彩、角度、裁切…真的好重要!
《世纪敦煌》读后感(二):敦煌一梦,溢彩流光
“苍天苍,黄土黄,千年一梦大敦煌。”看《大敦煌》的年纪太小,在缺少磁带和CD的时光里,最喜欢跟着电视学片头和片尾曲。如果说片头是光华璀璨的盛唐气象,那么片尾就是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对于神迹的保护与执念--无论是画家、雕塑家,供养人还是现当代的学者,前赴后继地奔赴这座西北城市,书写传奇,生就传奇,直到自己也成为传奇的一部分。 《世纪敦煌》是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一本摄影集,收集了多个敦煌洞窟1907年与2021年影像的对比。跨越距离我们最近一个世纪的敦煌是变化的敦煌,也是承载了梦想的敦煌。书外封上标记的“更鼓”书系这样介绍自己,“静观时间影像,之外别无他物”。对于经历千百年风霜的历史文化瑰宝,我们可能已经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去描绘它的现状,只需要跟随会说话的镜头去领略它的风采就足够了。 《世纪敦煌》把收录的壁画、雕像按照时间线把全书划分为隋至盛唐、中唐至五代、宋朝、西夏至元,不同时期的绘画特点、衣饰纹样通过壁画、佛像及其他塑像穿越时空迎面而来,填补了诸多历史的空白。如果说幼年心痛于佛头的流失、壁画的毁损,那么在高像素的照片中所见的是即使只留下一半倩影,衣袂飘飘,举手投足间流动的都是风华。一味哀叹于失去了多少往往是于事无补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敦煌是经过多少人呕心沥血、穷其一生去修复的,可能已经无法衡量。据说一个成熟的修复师一天工作八小时可以修复0.4平方米的壁画,而一家三代都在敦煌从事修复工作的李云鹤老先生一人便修复了将近4000平方米--这几近是把一生都留在了壁画上。 提到李老,便不得不提敦煌220窟,也不得不提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一片壁画脱落而带来的意外之喜。这座由翟家供养的洞窟在宋代绘制的千佛图后还保留着一幅唐代的壁画,在李老与众位技术人员的倾力合作下,220窟在不同的位置展现了属于三个时代的壁画、雕像,堪称国之重宝。 如果说其他的游记、摄影集带给我更多的是想要到此一游的冲动,那么《世纪敦煌》引起我的更多地是想让它出现在书架上,让更多人接触敦煌壁画,了解敦煌壁画。“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对敦煌壁画的一次伤害”,虽然有些刺耳,但确实如此--历经了千年的风蚀与自然变化,敦煌壁画实物无疑是脆弱的,假如是因为好奇去参观还容易不得了解其深厚的底蕴,不如通过文字记载 摄影图集的方式近距离了解这一宝贵又脆弱的文化宝藏。它属于我们,又不仅仅属于我们。令人欣慰的是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数字敦煌”也在有条不紊地搭建过程中,实现在自己家中就能全景观看敦煌壁画的愿望就在不远处。
《世纪敦煌》读后感(三):莫高窟,写给文明的遗书
因为最近和敦煌研究院合作的缘故,看了大量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书籍、文献和纪录片。但其中最让我触动的,就是这本《世纪敦煌》。
对于100多年前的探险者如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他们是骗子和强盗。但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相比,他们又是敦煌遗产的变相保护者。时至今日,他们当年留下的照片和文献,对敦煌学而言依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世纪敦煌》就是以百年前斯坦因等留下来的照片,与现今重拍的照片为对照,从而展现莫高窟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变迁。
我曾在2017年以游客的身份去过敦煌,也看过敦煌的纪录片和“敦煌女儿”樊锦诗院长的故事,自以为对于莫高窟也有大致的认知。但《世纪敦煌》依然如一记重锤打在我心上——我开始意识到,莫高窟正在死去。
那些精美的壁画和塑像,它们曾在千佛洞的数百个窟内沉寂地保留了成百上千年,但通过一个世纪前后的照片对比,能明显地看出因为人为或者自然的原因,它们不复从前、被损坏、甚至完全消失。在可能不那么遥远的未来,它们或许都会消失殆尽——
莫高窟第46窟,释迦牟尼横卧像,身后的众弟子像大都不存。
莫高窟第459窟,天王像及菩萨像均已不知所踪。
敦煌395窟,1908年的照片中可见的志公和尚像在现今已残损。
莫高窟第464窟,壁画上的图案在一个世纪时间里遭到人为切割、刻划,损毁殆尽。
我在想。如果说莫高窟是古人写给现代文明的遗书,那些纸页总有一天会字迹斑驳,散落在风中,转眼不知去向。
这个事实让我深感莫高窟的恢弘背后的那一抹悲怆,亦深感哀伤。
沧海桑田,物质的消亡是这个宇宙不可抵抗的物理规律。如今的敦煌研究院,除了尽力保护实体文物外,也在努力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莫高窟的瑰宝——这或许是让这些古代文明的遗珠尽可能走向遥远未来,唯一可行的方法。而我竟也有机会尽绵薄之力参与其中,实乃荣幸。
愿敦煌不朽。
《世纪敦煌》读后感(四):春华秋实,流光溢彩
敦煌莫高窟,一个让历史在此处惊艳的名字,在1907年的丝绸之路上,因了一位道士的偶然而流光溢彩,却又因他的必然,让敦煌,这个集结东方艺术智慧的敦煌,在抖落身上的灰尘,让世人惊叹先人祖辈之绚丽艺术创造后,又被异邦野蛮觊觎掠夺,伤痕累累!自此一骑绝尘,悲喜交加,风光不在凸显。然其坚韧固守在河西走廊西段,牢牢扎根在鸣沙山东麓悬崖峭壁,身受宕泉水润滋养,历经千年世事沧桑,依旧傲视世事,皆为过眼烟云!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因缘开凿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始称"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为"莫高窟"。佛家云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现存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孙志军,一位把自己青春真正融进敦煌的影像记录者,在敦煌晨钟暮鼓的陪伴中,日夜浸淫惶惶巨制,丹心系敦煌,辗转天南地北,采阅其浩瀚宝贵资料,独具匠心,掷地有声,开创“重摄”手法,抽丝剥茧,在细小甚微处精益求精,几近完美的拍摄视角,专业的灯光效果,用镜头捕捉世人留存的敦煌莫高窟历史古迹的留痕影像,于新旧对比处,还原最真实的敦煌,静中有动,完美的将敦煌百年时光流转的变化跃然纸上,可以让未去过敦煌的读者在观赏品咂中,感慨敦煌集东方古代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创作气息,屏气凝息,领略在自然和zz风云的无端变化和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借鉴中,敦煌特有恣意汪洋的壁画和石窟不可逾越的创作瑰宝,心生自豪之感!可以想象,每一帧穿越时间、静止的影像,都需要作者反复揣摩,并要和实际的场景进行比较,在光线的处理,拍摄的角度的选择,都要尽量100%复原敦煌原始面貌,以其在比对重合中找寻已经逝去的、或被破坏的光影痕迹,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且耗时长并需耐心、信心和具有专业的摄影知识的人员才能胜任的工作。
《世纪敦煌》是一本专门推介敦煌雕塑历史的比较专业的书面影像,通过这些影像,作者用有限的资源,倾心所有,痴心所向,探寻莫高窟的古往今来,并抱朴归一,以发扬传承敦煌艺术为己任,进一步探究发扬中国敦煌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历史体系中的源远流长,且自成一派,中西合璧,中外兼收,而同时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位置,和对各种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借鉴,进一步阐明中国华夏文化对待异域的艺术,能够兼收并蓄,足以展现刚柔并济、文韬武略的圆融大家之气!
作者按照石窟建成发展时间为序,将120年的历史,按着朝代的自然顺序,依照管理编为“早期石窟——十六国、北朝、盛期石窟——隋至盛唐;中期石窟——中唐至五代、宋;末期石窟——西夏至元”四个篇章,各章节精细细琢,攫取最具代表性的石窟风格影像,在一次次的对比“重摄”中,感慨时间的沉沦,世事的沧桑,以及鲜活艺术的多样性、多元化,何能永葆长青!
在早起石窟影像中,作者编排第257石窟壁画作为首幅列放,因此为早期洞窟的经典样式,颜色赭黄、青绿、褚白相间,线条粗朴浓重,风格雅致清脱。第296窟为北周代表洞窟,底色为白色,工笔流畅,具有中原风貌,且塑像骨骼腹肌凹凸可见,同时底部供养菩萨与西域印象画颇有相似,足见西域佛教的特色。作者主要摘录10张图片,以点带面,让读者对早期洞窟的文化艺术的概貌可略见一斑。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隋唐时期莫高窟达到全盛发展时期。作者海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篇幅,择录陈列,此时期的塑像皆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以中原为主,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同时壁画题材选题丰富,场面宏伟壮阔,色彩瑰丽绚烂,艺术气息及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到了中唐、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多为改建、重绘前朝窟室。从晚唐到五代,沿袭晚唐的风格,但表现形式公式化。技法颇有倦怠之像。
敦煌石窟壁画色泽富丽多彩,内容变化在尺寸方圆之间,既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纷繁复杂的佛经故事,同时当代的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也都纷至沓来,同时对于西域如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所长的勾勒呈现,是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创作的雄伟瑰丽,不失为古代美史丝绸之路上的一部光辉篇章,也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影象史料。
《世纪敦煌》,这本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重摄”资料,将历史与现实一一呈现并还原,书中有对敦煌历史的介绍品鉴,每帧百年前的图像下面附有注脚说明,让读者能够神游在历史和现实中,更能凸显敦煌文化艺术的无可比肩。本书中目录后附的“敦煌莫高窟外观”和第5页“敦煌莫高窟第432窟附近的洞窟群”图片,在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大村西崖先生的《中国雕塑史》第273页之402至404亦有附存,可见中国雕刻之精湛艺术是如此备受推崇,本世纪初即被世界所认可。同时孙志军的彩色图片有王园禄道士彩色照片,较之大村西崖先生的图片,又有了清晰的色彩差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为斯人!
时光荏苒,敦煌最终被载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见证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各种文明艺术的交流碰撞和成长。敦煌研究院站在新时代视角,着眼未来,利用高科技手段,在保护挖掘重现敦煌的无限历史文化价值之外,加强与国际各种文化组织的合作。同时,又建立了“数字敦煌”项目,可以在网上阅览查阅洞窟的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通过互联网和全世界共享历史文化荣光。
《世纪敦煌》的隆重出版,是对敦煌震撼历史文化的又一次自我心灵解读!古道沧桑,任重道远。翻开书页,敦煌厚重婉约、春华秋实的文化底蕴辅之以油墨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流光溢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那些前仆后继的敦煌人,“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全力合作,继续创新,为我们敦煌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