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不读”是语文教学的百病之源

发布时间:2022-02-21 12:18:21

  语文最可怕的就是以讲代读,以老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自主阅读,老师口若悬河,学生云里雾里,吃力不讨好不说,还会让刚走进初一的孩子对亲的语文课堂失了热情,没了兴趣。可以说,“不读是语文教学的百病之源”,尤其是不朗读!“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

  那为什么不让学生读呢?作为从教多的一线语文老师,惨痛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面对“朗读”语文老师有两个尴尬:“朗读成了鸡肋”和“朗读门槛高”。

  笔者也是在这两个“尴尬”面前尴尬了很多年,也一直在摸索着寻找出路。

  “ 朗读”是“鸡肋”?

  不知从何时起,频繁的讲、接连的追问,大量的课件展示,花样的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了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一节课下来,教师忙,学生慌,课堂热闹如“陌上尘”,乌烟瘴气,静不下心。再没有一块清净地留给学生好好读书,再挤不出些许时间留给耗时又似乎不能出分数、不能直接见效的朗读上。

  于是“朗读”成了“鸡肋”。

  老师们也陷入两难之中:不读吧,听说读写就不完整;读吧,浪费时间。那就取个折中的办法吧,草草的读,蜻蜓点水的读,压缩的读,片段的读,甚至缩水到课前预习时自行读一遍……长此以往,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不愿意读课文的现象日趋严重。

  鉴于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国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六个单元,前两个单元训练朗读,中间三个单元训练默读,最后一个单元训练速度。“读”贯穿了整本书。相对于默读和速度,朗读要求更高,体验更深,是基础更是延伸。

  所以说 “鸡肋”一词着实冤枉了“朗读”。

  首先,朗读有利于开发形象思维。孩子们不缺乏这一思维,只是缺乏有效的训练,从编者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的意图中可以感知一二。朗读时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这一潜能的开发。

  其次,朗读能让孩子更加自信阳光。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朗读课文,大多数性格内向者往往朗读声比较小,如果孩子都能坚持大声朗读文章,大声表达不同的意见,很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外向阳光。

  最后,朗读有利于语感的形成。学习语文、英语,语感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熟读成诵,从而“出口成章”。

  朗读还有助于训练专注力,开发智力,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再现文章的美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等等,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所以“朗读”不仅不是“鸡肋”,还应该是语文的营养担当,是“鸡汤”,营养多。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的,让“繁文缛节”义无反顾的为“朗读”让路。

  朗读“门槛”高?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要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这需要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具体来说:(1)发音正确清楚。(2)语气语调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3)轻重适当。将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把握得当才能将课文读得生动悦耳(4)停顿准确。注意语法停顿,即注意把句子当中的各个成分读完整,不可打乱。注意逻辑停顿,即在为了突出某个词,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意思时,可在这个词后稍有间歇(5)注意速度。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欢乐愉快的句子时,速度加快。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速度可适当放慢。

  这样看来,朗读的“门槛”的确高!

  如果只是疏通了字词,了解了文章大意就让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的不仅是老师的尴尬,还有学生的作难。如果没有情境的预设和情感的铺垫,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范读,只会演变成矫情,学生掉鸡皮疙瘩的尴尬。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一套方案来。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应该是我们老师的强项,朗读的训练亦可如此。

  门槛高可以架楼梯!

  首先,简单原生的方法,大声的念出来。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可以采用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领读、轮读、个人读、接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大声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其次,适时点拨,分阶训练。以初读,细读,品读的思路,分阶段的训练大声读,默读,听读等。着重训练哪些有韵律,有节奏的语言。直到眼中有了景物,心中有了情感,脸上现出了表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最后,声情并茂,进入意境。选取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春》、《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等,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变化,感受自然的美。让学生,细看后再读,细听后再读,细思后再读。等到时机成熟,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用语气,表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激活学生贮存在脑中的相似经验,引导联想,在此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课文的朗读,以此内化语言,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在文中感悟、体会中积累语言,激活语感。

  当然还有要多聆听专家的美读,多揣摩朗读的技巧,多积累常读,教师多范读,感情导读等等。总之,要让经典浸润人生,就要用朗读打动人心。

  朗读的门槛虽高,但可以架楼梯,毕竟“鸡汤”有营养,我们要有耐心慢慢熬。

  书声琅琅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为它散发着书香气息,和语文的神圣。“三分文章七分读”,我们要化解朗读的尴尬,让它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