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新春读书建议

发布时间:2022-02-07 16:17:14

  我算了一下,春节期间的娱乐项目其实要比平常少得多。许多店铺都歇业,没有livehouse音乐会,也没有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剩下的大概只有看电影,看剧,玩游戏,刷视频和打牌。尤其是北方天寒地冻,即便在正午阳光灿烂的时候,街上也没多少人。春节到了初三之后,有种很寂寥的感觉,人们并不能真正面对足够多的闲。

  还好,每一到春节就是读书季。许多人一年的阅读量,全集中在了这几天。感觉像是在春节期间读过书,那么就相当于这一年都已经读过。所以我猜想春节对读书这件事情有特殊的加持,大约能达到100倍的程度。春节读三天,相当于读了300天。春节读一本,相当于每周读两本。

  既然风俗是这么一个风俗,不妨在今年春节也继续保持下去。我手头屯了一批书,其中沙发上有三本。一本是《元素与人类文明》,作者孙亚飞;另一本是《英语的秘密家谱》,作者亨利·希金斯;最后一本是翁贝托·艾柯的《中世纪之美》。电子书那边囤积更多,大概有七八本放在那里,让我这段时间远远避走根本不想打开。在这个春节,我打算还是从纸质书开始,看完了再换电子书。写到这里我才想起,好像我的床头还放了一摞书没开始看,而且有一本还是我的本行,叫《天气预报》,作者是英国人彼得·穆尔。

  所有这些书在比较宽泛的定义下,都可以归于历史类。《元素与人类文明》,其实就是元素的发现和应用,以及历史趣闻;《英语的秘密家谱》其实就是英文吸纳外来语的历史进程;《中世纪之美》看起来像是美学书,但翁贝托的目的是为了颠覆黑暗中世纪的流行说法,证明在那个时候依然有欣欣向荣的艺术创作,所以依然是一本历史书。《天气预报》也不是在谈具体的预报手段,而是回顾了人类在天气预报事业上各种尝试和努力,如何点滴建立起现代天气预报系统。

  算是知识吗?我认为不是,更不认为我通过它们要去学习什么。我是觉得当今的一切都太快了,太急迫了,太渴望结果了。人们喜欢说:给我一点提升,给我一点干货,给我一个快速的实现方法。这样一来,压力和焦虑也就随之上升。人们在短时间内得到某种结果有太高的期待,但世界有它自己运转的时间表。上面我列举的这几本书,内容跨度普遍有几百年时间,根本不会考虑以分钟小时计算的变化。

  那么,在阅读它们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历史的长河,不断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在当时当地,我应该做何选择?我认为这种思考对于现代人而言是有益的。在考虑自身处境的时候,不能除了当下什么都没有,需要把自己放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思考和选择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针对当下刺激的一个反应而已。

  这有点像今天凌晨2点左右,北京朝阳区发生2.7级轻震。早上起来,我发现朋友圈非常热闹,就像又过了一次年。然后凭借本能,我去查询了一下历史资料,发现北京地区的小震其实并不少见,每隔一两年就一次。当然没有办法和云南、四川这种地震高发地区相比,但事实上北京位于活跃的地震带边缘。想明白这一点,自己感觉地震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一系列漫长连续事件中的一环。在当下看,一场地震就是一个刺激。从地理和历史来看,它只是华北平原的悠长呼吸。

  我想建议大家去找几本内容跨度超过200年的书来读一下,尤其是谈到某种历史进程的书籍。我们在当下看历史,觉得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一切都已经得出定论。一个中学生都可以背诵整张元素周期表,仿佛它是某种天然存在的物件,已经天然地指明了元素变化的规律。但回到历史中,从人类认识基本元素开始,到元素周期表出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回到历史的某一刻,历史人物和我们的处境其实是类似的:有限资源,有限认知,有限知识,然后要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这要比背结论和史实更重要,也更富有启发性。

  预祝阅读快乐,有所收获。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