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公元2035年,2月29日,天气暴雨。
是夜,风呼云卷,骤雨忽降。卧榻之上辗转难眠,吾甚觉乏趣,遂翻《庄子》一书,开篇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读着读着,我在脑海里幻想着大鹏展翅,遨游星际的场景。忽然空中一道金光闪过,天骤然转晴,瞬间犹如白昼。借着光亮我看到一只巨鸟游过天空,其翼若垂天之云,眼睛像湖泊一样大。仿佛灵魂出窍一般,我突然感觉身体像羽毛一样轻盈起来,我随风飘起,跟着巨鸟升入空中。
离地千里,我在天际中翱翔,乘风载雾,御云驾雨。忽见巨鸟头上乘坐一老者,此人白发长须,月光下轻盈凛然,宛若神人。
我赶忙上前拜见:“老年生乃真仙人,晚辈愚拙,愿请教先生尊名?”
仙人开口:“吾生于战国,宋南华山人,姓庄,名周。”
我大吃一惊,原来是道家的大哲人庄子本尊。我赶忙下拜:“晚辈有眼不识泰山,拜见仙人。”
庄子起身,笑而曰:“见你一脸愁容,心有余怨而不解,是何为?”
“方才我读仙人的《逍遥游》,知北冥有鱼,化而为鸟,曰之为鹏。此鸟翱翔于天地之间,食风雨而不自恃,享万物而不受形,自由自在,逍遥快活。而我身附于肉体凡胎,心向往而求不得,困于物而不自知,有意志却受于形,定生死而受于命。像一只迷失的雀鸟,心里向往鲲鹏的生活,却每天都在为朝食暮栖之事而烦忧。”
庄子大笑,手捋胡须,缓缓道曰:“此言差矣,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此之为鹏之乐。斥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之为雀之乐。大有大之乐,小有小之乐,此皆谓‘逍遥’。”
我不解,问曰: “敢问我如何才能达到逍遥之乐?”
庄子凝神沉思,继而曰:“逍遥之乐乃分为四种境界。”
“愿闻其详。”
庄子曰:“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此为一类境界。”
曰:“也就是说,能在某个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人群团队中享有声望,有一个明主可以追随学习,还能带领好自己的小团队,这就是第一种逍遥的境界吗?”
庄子曰:“正是如此。”
“那第二种逍遥的境界是?”
庄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此为二类境界。”
“我明白了,这种人活着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因外在的眼光而改变自身的处事原则,行为方式也不再是一味地图求他人的认可。这就是逍遥的第二种境界。”
庄子继续曰:“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不致于福,且免乎行。”
“看来这就是逍遥的第三种境界。这种人能够超越自身的形体,假借于万物御风飞行,遨游于星空免受形苦。这大概就是您所说的‘真人’吧,难道这还不是逍遥的最终境界吗?”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已游无穷者,此之谓真‘逍遥’。”
我大惊:“这种人难道真的存在吗?此类人已经完全融入自然,幻化为无形,不仅能承载于天地,还能掌控阴阳本身的变化。这不就相当于是‘神仙’或‘造物主’了吗?”
庄子默而不语,合上双眼,静坐于正念之中。
我又想发问,忽然云雾四起,金光闪过,庄子幻化为‘真气’,泠然飘去,转瞬消渺于云间。
我更为不解,迷惑中忽然脚下一空,我从空中跌落,极速下坠。
我猛地睁开眼睛,原来刚才是做了一场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