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如何写出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3-06 14:37:23

  犹记得在高中的一次物理课堂上,老师跟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孩子特别淘气,经常爬到村门口的树上朝着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尿尿。有一天一个商人路过于此,恰巧被这小孩儿给尿了一头。但是呢,这商人不仅不生气,反而还给了这孩子一块儿糖,跟孩子说你做的真好,你真棒。后来孩子就更加频繁地朝着行人尿尿,突然有一天村门口路过了一批军队,军队的首领正巧也被这孩子尿了一身,首领非常生气,把孩子拽下来,一使劲把这孩子的头给拧下来了……

  说实话,之前在高中学的物理知识几乎都已经忘光了。但是我老师不经意间讲的这个故事,我记忆犹新,甚至当时的细节我都记得一清二楚。回想一下,我之前背了那么多课文,学了那么多定理,做了那么多习题好像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之前听过的故事,我都是是极感兴趣,只听一遍便过耳不忘。那么我就有疑问了,故事的魅力到底在哪?为什么人们对故事总是那么感兴趣呢?为什么人们过目不忘的不是知识,不是定理呢?

  我们细想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故事这么感兴趣,一定是因为它符合我们大脑记忆和思考的运行机理,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表达中、背诵中、讲课中、演讲中借鉴故事之所以有趣的内在原理,那一定能让我们都表达和交流增色不少。

  所以说,了解什么是故事,了解故事的创作思路,学会在表达当中添加故事的元素,这是一件可以让我们十分获益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对故事这么感兴趣。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望梅止渴”,这种现象其实可以间接证明为什么人们对故事那么感兴趣。因为在听故事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幻想出故事里的场景,把自己带入故事里的某个角色,去体验该角色所经历的场景,感受该角色内心的情绪。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面对学习和工作时所不曾经历的,相较于现实,故事就显得尤为有趣,尤其引人入胜。

  那么既然故事这么有趣,如果让我们去创造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去操作呢?故事吸引人的算法是什么呢?

  其实这很简单,我们只要学会以下三点思路就可以了,这三个技巧分别是:情绪、转变和反差。

  首先是“情绪”。你有没有发现在一些抗日神剧里面,都不是上来就手撕子?都是要先描写大量日军残害我们中国国民的场景,比如杀害农民啊、残暴妇女啊、残害儿童啊之类的,激起我们看剧人的愤怒,然后我们的红军才挺身而出,抗日除恶,手撕鬼子。这时候你心中的那个火发泄出来了,你才会觉得爽,如果没有前面的描写,上来就是我们英勇的红军把日本人打到,那这估计会拍成一个大烂片。

  再比如说有些网络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场景,男女主角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要走到一起了,这时候总会冒出一股有权有势的“恶”势力来阻挠他们,这时候观众就觉得那个恨啊,那个纠结啊!很多人沉迷在这些网络剧里面,也是因为他太会撩动人的情绪。

  故事的第二个特点是“转变”,好的故事都是在讲述主人公内心转变的过程。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它成为经典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描写了一个不怕天、不畏地的大圣,转变为一个懂人情、讲世俗的悟空,最后转变成一个身心开悟、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的过程,这是整个《西游记》的故事主线。因为这一点,这个故事才如此的好看,如此耐人寻味,如果《西游记》只是描写一个猴子打打杀杀、不畏艰难冲破恶势力、打破封建枷锁这些内容,没有描写后面由猴到人,由人到佛的孙悟空的内心变化,那它绝对不会如此经典。

  好的故事几乎都会遵循这一规律,就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变。比如小说《人生》里面的高加林,话剧《驴得水》里面的周铁男,《我不是药神》里面的主人公程勇,《火影忍者》里面的鼬神、带土、佐助。好的作品都会把重点放在刻画主角的内心戏上,内心戏越丰富,越有变化这个故事就会越有趣。

  之前我还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学习党史》的课程,是一个老教授讲的,讲的那真的可谓是无聊、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听了两集就实在是学不下去了,因为这个课程里面只是一味的在介绍我们的长辈是多么伟大,革命是多么不容易,讲述者没有注重每个人物的内心变化,没有情绪波折,没有善恶转变。所以我回想了一下为什么我之前对历史这门课提不起丝毫兴趣,当然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不努力,但是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老教师讲的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故事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反差”,或者说叫做颠覆认知。故事跟现实的唯一区别就在这里,故事是超越现实,颠覆认知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一开头讲的,那个在物理课堂上我听到的故事。为什么那个故事我能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他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违背了我的日常常识。在真实的生活当中一个孩子在树上尿尿,他应该被教育、被批评甚至被打骂,但是绝不至于因为这种小错而被这样残忍地杀害。所以这个故事有这样一个结局是完全超出我的固有认知的,故事和现实在我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以我就容易被这类故事吸引,被震惊,被激起情绪。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居然是项羽,楚霸王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贵为人杰的英雄形象,结果居然要给他强行安排上这样一出戏,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关于颠覆认知、形成反差做的最好的大师,一定是星爷。在星爷的电影《功夫》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星爷在前面跑,包租婆在后面追,马路前面突然出现了一辆卡车,于是星爷头脚一缩从卡车下面溜了过去。这个时候包租婆面对卡车纵身一跃,在空中跳出了一个完美的旋转曲线,随着一声巨响,包租婆的奶罩、发卡、烟头掉落一地,她居然一头撞到了广告牌上?!这个场景就是典型的颠覆认知、形成反差的例子。因为我们正常的思维都会觉得一个完美的跳跃,接下来发生的一定是完美的落地,结果包租婆在优美的旋转跳跃之后,居然摔了个满脸开花,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思维,另类的认知体系,于是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会被这种反差所吸引。

  关于如何营造故事里面的反差,颠覆读者的固有认知,这是一种极其高级而又富有难度的创作技巧,这也是区别好作品和坏作品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请你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你在梦里看到一个梳着长辫子的女子的背影,当你走上前去,看到女子缓缓转身,请问转身之后你看到什么样的场景你会特别害怕?是看到一张煞白的脸吗?看到外星人?看到正在流血的眼睛?看到你自己的脸?又或者是看到的还是一个梳着长辫子的后脑勺?这些场景都会让你害怕,但是最让你恐惧的可能是最后一种情况,因为他完全颠覆了了你的固有认知,修改了来你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说故事因为造成反差、颠覆认知而变得有趣,颠覆的越彻底,给人的情绪激荡就越强烈。

  如果这是喜剧电影,那个长辫子女子转过头来,你看到的大概率是一个满是鼻毛咧着嘴笑的大老爷们,然后你会觉得有趣,会笑,这也是因为反差,因为它颠覆了你的日常固有认知。

  到这我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如何讲故事呢?因为这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运用讲故事的手法在写作,讲课,表达当中更容易吸引别人。那为什么故事这么有趣呢?因为它天然迎合我们大脑的运行思考机制,能让我们经历故事当中主人公所经历的经历,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未尝经历的。那么如何才能创造出一个好故事呢?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写作的通用算法:故事=情绪 转变 反差。

  在两千四百多前的一个午后,庄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刚才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这引起了庄子的思考:到底是我做梦梦到了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我本身就是一只蝴蝶,现在我正在做梦呢?

  人们最喜欢听故事,故事永远都那么有趣。那么到底是我们在听故事呢?还是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已经被创造好的故事当中呢?故事,你真的好有趣啊。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