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名将手记读后感100字
《马拉松名将手记》是一本由[日]大迫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拉松名将手记》读后感(一):不止跑马拉松需要懂得这些……
42.195公里是怎样的一个距离?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知道这个答案,为了早一点把雅典人在希波战争获得反侵略胜利的消息告诉故乡的人民,他使劲去跑,以便能让大家都来为这个好消息而高兴;一个叫大迫杰的日本田径长跑选手也知道这个答案,他在跑完一个又一个42.195公里的过程中,不仅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也战胜了自己,获得了一次又一次“跑完全程的欢欣和成就感”!
这本名为《马拉松名将手记:42.195公里的孤独之旅》的书并不很复杂。它讲述了一个叫大迫杰的日本青年如何从小学时起喜欢上了跑步,最终一路跑下来,参加了一次又一次比赛,获得过荣誉也品尝过失利的苦楚的经历。他并非那个马拉松跑得最快的选手,但是他愿意并且也最终坚持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最初只是单纯地享受跑步,希望跑得比其他人跑”;但到了后来,马拉松教会了他“许多事情”,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虽然《马拉松名将手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马拉松选手选择了跑步、选择了马拉松的跑步的故事,讲述了大迫杰在跑马拉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他想告诉给更多喜欢跑步、喜欢马拉松的人的话;但是很显然,这些关于马拉松的心得体会,在一次又一次跑完42.195公里的过程中自己积累下来的见解,同样适用于做其他事情。
确实,做好任何事情其实都在无一例外地遵循着一样或者类似的道理:首先,是“选择自己的路”,听父母以及别人的话,或者自己作出选择都可以。只不过,一旦作出选择,就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要轻易放弃——除非理由非常充分。其次,是要“学会接受所有结果”,内心要坦然,“成绩优秀固然好”,如果不甚理想,那也不要灰心丧气。还有,就是要作出科学的选择、遵守科学的规则和道理,而不要在所谓的坚持中迷失了自己。还有,就是“别给自己找借口”……
这些道理,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懂得一些,但是能够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去做到的人并不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本来”和“假如”。大迫杰认为,他的这些话,都是“只有全力奔跑过才知道的事”;换作是别的人或者别的事,其实也是在说,任何一次努力,只要做到了全力以赴,那就不妨坦然地接受最终的成功或者是失败,那些无疑都是可以接受的。
跑完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确实没有那么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是难上加难。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多数时候都不可能怎么轻松,都需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向前进。大迫杰认为,“不论前路如何,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就不要后悔,应当肩负起责任”——说得确实非常好、非常有道理。
《马拉松名将手记》读后感(二):马拉松:路程再长,前方总有终点
感觉提到体育生,脑海里就会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语句,脑海里对体育生的固有印象仿佛就是只会运动,包括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当学习累了的时候,我还会想,体育生真好,只要运动就好了,都不用动脑子。
但是,当我接触了攀岩运动并成为一名攀岩运动员以后,我才发现,那样的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因为运动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不仅如此,竞技性运动还要考虑心理,也就是说,作为一名运动员,累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灵。
大迫杰是一名日本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2021年8月8日的东京奥运会马拉松项目中,他获得了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优异成绩,他自传的这本《马拉松名将手记》介绍了他在成为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的心路与经历,同时也能让我们看到体育的魅力,奔跑的魅力——不只是运动,还有心灵的成长。
……
这些都是他在训练过程、比赛过程中得出来的一些道理。
最初,大迫杰只是一名喜欢跑步,想要跑得更快的人,但是后来,由于见到有跑的比他更快的人,他开始不服输,开始更加努力地奔跑,直到参加俱乐部,相当于从一个兴趣爱好运动转变为了竞技体育,起初可能只要自己在跑就是开心的,但是现在只有自己跑得更快了才会更开心!这就是差别。
他说,马拉松比的不只是体能,还有心理。比如在我列出来的第三个道理中,他说:“只要站在起跑线前,我就有成就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竞技性体育有输有赢,赢了是开心的,输了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一次比赛而萎靡不振,失败了还能再来才是体育精神。马拉松比赛是漫长而艰难的,而大迫杰直接就在比赛前告诉自己,只要站在起跑线前,我就是赢家,是的,来比赛了,就是赢家,即使输了。给自己一个最坏的打算——输了,这样即使比赛真的输了,那也是意料之中的,就不会有太意料之外的失望与悲伤。
还有比赛的过程如何调节心态?比赛毕竟不同于训练,训练时如果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停下来似乎也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比赛场上不是这样,上了运动场,你就是一名运动员,身上承载的不仅有比赛,还有竞技精神。而马拉松比赛的性质又比较特殊,是一个比赛时间较长的,范围较广的运动,所以比赛过程中如果看到有人突然超越了你,你会不会慌?如果看到自己快要成为倒数了,你会不会慌?如果看到已经快有人到终点了,你会不会慌?这些都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会遇到的情况,大迫杰也会,但是,他是怎么想的呢?他想的是,不要慌,要跟着自己的节奏走,不要被其他人所影响,只要关注自己还剩下多少路需要跑就好了。
这些道理,是他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得出来的,是体育带给他的,也是他在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悟出来的,看到这儿,你还会觉得体育运动很简单吗?只需要“四肢发达”就好了吗?其实不是的!这大概就是这本《马拉松名将手记》,体育运动教会我们的吧!
《马拉松名将手记》读后感(三):马拉松的精神魅力:一场孤独的自我挑战之旅
我目前并非马拉松的参与者和爱好者,但我心向往之。
我想把《马拉松名将手记:42.195公里的孤独之旅》推荐喜欢马拉松和不喜欢马拉松的所有人,因为它充满了力量、坚韧和哲思。
这本书的作者大迫杰是1991年出生的职业运动员,是日本马拉松记录的创造者,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马拉松项目中夺得了亚洲第一名。
大迫杰作为马拉松运动员广为人知的原因,除了他出色的成绩之外,还有他俊朗的身形和优雅的跑姿。
资深粉可以把随书赠送的海报贴在家里喜欢的地方啦!
书中的内容大多是大迫杰在奔跑的路途中,对于人生和当下的思考。也有关于、饮食、睡眠和力量训练的建议,这些建议比较个人化,如果你也在进行马拉松相关训练的话,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态听从教练的建议。
大迫杰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为了安抚焦虑,他极其自律与努力。在中学时,他除了要在学校田径部参加高难度的练习,还要每周在俱乐部参加三四天高负荷的训练。
在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都是被教练拿着小鞭子在背后抽打着往前走的。而大迫杰的情况恰恰与之相反,教练经常提醒他“别练太猛”,以免因为过度运动受伤,导致职业生涯的中断。
在大迫杰眼里,没有所谓的天赋型选手。尽管参加马拉松这项运动,需要一些基本的入行条件,但若要取得成绩,非刻苦努力不可。
他在书中说:“如果客观审视自己的经历,人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努力程度究竟有多不够。没有一路坚持奔跑,就不能收获强大,最困难的是每天坚持平淡而普通的努力。”
大迫杰的人生法则是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从不盲从别人的意见,即使有些人的看法听上去正确无比,他也会在内心与这些意见保持距离,客观地分析整个事情,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他觉得,自己做出的选择,未必每次都对,但至少不会后悔。
在选择的时候,他更倾向于有挑战的那一项。这或许是受了小学时他的棒球教练的影响,这位棒球教练曾经对他说:“迷茫的时候,选择看起来比较艰难的道路就好。”
他更多的考虑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他有时会从条件优渥并且充满赞美的环境中跳出来,去选择自己需要不得不努力才能够跟得上的队伍。在大学三年级时,他选择参加“俄勒冈计划”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大迫杰属于那种执着于第一的人,即使在停车场,也会尽量选择1号的车位。对他而言,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坚持永争第一也很重要,更不用说在马拉松竞技运动这件事上了。
尽管如此,大迫杰并不太过于执着自己是否真的取得了第一,他只是喜欢那种充满了挑战的环境。比胜负更加重要的,是把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在比赛中好好的展现出来。
每次站在起跑线前时,大迫杰的内心只有一种声音:“我战胜了一切,只为站到起跑线前,接下了只需要再跑42.195公里,快速跑完,终结这场战斗吧!”
在比赛开始之前,是日以继日的训练和坚持,起跑线前已经包含了所有的过程。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因为某些现实不得不在参加比赛后选择退赛、或者比赛成绩不甚理想时,他也可以安然与自己相处。
对于大迫杰,奔跑是充满禅思的孤独之旅。他时刻谨记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冷静的分析比赛和自身的情况,专注于自己的节奏。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何帆在读过大迫杰的书之后说:“长跑和写作都很累,唯一能让自己感到不累的办法就是习惯它;马拉松和写书都是耗费漫长时间的任务,想坚持下来,就要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的目标,先想头十公里怎么配速,先跑好脚下这一步。”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不得不完成的使命和任务,这些都像马拉松一样,前途漫漫却亦有终点。在任务达成之时,我们或许也有如大迫杰一般那无与伦比的“跑完全程的欢欣和成就感。”
《马拉松名将手记》读后感(四):《马拉松名将手记》用跑步思维来治愈你的迷茫
我从小不是一个爱跑步的人,但是初中时竟也有一次越野赛跑了年级第十。再后来因为家人离世,我悲伤抑郁,是跑步,重新激活了我身上的细胞。
于是,我开始尝试让跑步融入我的生活,我减掉了产后五年堆积的脂肪,大脑和灵感都开始回归。
这让我想起来《阿甘正传》中,阿甘跑步的那段日子。跑步的力量,或许还可以更多。
大迫杰在他的书《马拉松名将手记》中,这样形容马拉松:田径赛80%靠的是体能,而跑马拉松时体能只占大概60%,剩下的40%考验的是人的精神力量。
我想,这大概就是马拉松,不仅仅是跑步,所能带来的更多力量。
马拉松是带了规则,带了距离的跑步,远比你我口中的跑步更艰难。
在这个看似孤独的旅程里,如果你能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所获得是更多坚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迫杰是日本的田径长跑选手,他从中学就开启了田径生涯,多次获得比赛的冠军、季军,且多次刷新日本的马拉松赛记录。
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不仅仅一个专业马拉松的名将对自己经验和方法的总结,更有他独特的跑步思维,让他能一次次真诚的战胜自己,在跑步中成长。
大迫杰在跑步中总结的道理,让我觉得醍醐灌顶。
当你为自己制定目标时,是选择让自己舒服的,还是需要一点努力才能达到的呢?
我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做的是外贸经理助理。
我的顶头上司是英国留学归来的精英,年龄却只比我大了两岁,压力山大的我每天晚上都要认真复盘当天的工作是否都顺利完成,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列出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事,还有需要及时跟经理确认跟进的事,是不是担心对方忘了,睡前我还会提醒一次。
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为了开启了后几年的升职加薪和顺风顺水。
这也是大迫杰在书中讲的选择目标的思维方式。
勇敢的跳出舒适圈,在我们需要努力一点能够做到的阶段,继续前进,才能更好的成长。
而跑步,不同于其他工作,不需要协作,尤其是日常练习,更多的是与自己相处。这时,能够直面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马拉松追求的是忍耐力强与坚韧的跑法,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具备这种精神,怀着明确的信念,保持一定的速度,不逃避,一直向前。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总会提到专注,我更喜欢大迫杰在书里用到的纯粹。
纯粹能让你心无杂念,为了实现目标,勇往直前。
其实在奔跑的过程中,大脑会因为生理因素而变得兴奋起来,这时候能让大脑保持专注,就可以采用大迫杰的方法。
去考虑你下一步要做得事,如果是平时练习,可以去想如何让练习更有效果。
当跑步的最初,你可能会有这样的舒服和那样的不适,可以静下来思考,到底真的是身体的不舒服,还是内心杂念引起的不适?
如果是身体上,你可以试着调节一下,是跑前热身不足,还是起跑太快,更或者是太久没跑?
其实继续坚持一下,当身体适应了跑步的节奏,这些不适就会消失的。
如果是内心杂念引发的,不妨向内求问问自己,找到不适的真正原因。如果是因为害怕担心,不如勇敢向前。
这就是大迫杰的跑步思维,也是他在马拉松中总结的经验,这也适用于人生,不是吗?
比赛有输赢,但是一次比赛的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比以前的自己变强了,如果是,那就是成长。
我想这是大迫杰能多次在马拉松赛中刷新日本记录的原因吧,他不会为了一次比赛,而放弃整体的训练。
他的目标时刻在更高处。
最后,用他的那句话分享给大家共勉,
如果你陷入迷茫和困惑中,不妨让自己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