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随风去野》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2022-03-03 06:02:41

  《随风去野》是一本由白关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风去野》读后感(一):跟着去野

  动手写这篇书评时,书不在我手边。上次朋友来家喝茶,被我安利给她带走了,连同上一本《流学的一》。

  朋友是个兢兢业业的上班族,空闲时间专心学习业务或者带娃,娴静甚至有点保守的外表,让人很难看出她曾是个独自一人驴行西藏、四川和祖国大西北的背包客。她说:“一看见照片上高远的天空、开阔的草原或听见许巍的歌,我就感觉不行了要出去走走!”巧的是她与作者白关一样她同是内蒙人。

  我还买了一套送给开自行车店的朋友,朋友夫妇以前只是老实本份地守着小店过生活的人,近几年开始频繁组织车友市内、省内、跨省甚至满世界地骑,年近五十身体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多,眼神越来越亮。一帮人跟着他们一起成天绕湖登山,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看书。

  而积极安利这套书(出至第二本)的我,则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女子,跨上车就浑身紧张僵硬,大宽马路上掉头也要下车推的车渣,我自嘲“叶公好”。

  想说说这条“龙”的好。

  第一,作者真实

  世界大了奇人异士自然多,不少人跳离出日常后就很难跳离出由此而产生的自恋自叹,就像作者写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疯”。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可世界上自觉或不自觉的装与作多了,就显得真实坦率的人特别可爱。

  狼(白关在书里的形象)把三年的骑行过成日常,骑什么路,在哪儿扎帐篷,吃到什么好东西,发生什么尴尬事,都是细碎的小事。有遇见美景时的瞠目结舌,有深夜穿山越岭的辛苦害怕和偶尔的自问自省,就是没什么高屋建瓴、大彻大悟——来自经历的一切,轻轻巧巧地放入画本,放进那头土狼的豆子眼、波浪嘴。

  有一个画面印象很深刻,狼跷脚躺在青旅床上,摊着肚皮,腿上全是毛。从人群中逃出来,又自觉归于芸芸众生,这样的人生滋味淡而持久。

  第二,山河美丽可爱。

  上一本从上海南下的沿途有不少我去过的地方,有熟悉亲切的感觉。这一本走西南西北,除了最后的贵州,皆是我不曾抵达之地。我边看边叹:啊,好些地方我此生大概是不会去到了吧!

  奇怪的是,代替遗憾在我心里升起的是一种满足。这个世界那么美,又懒又胆小的人自然是缺少亲临其境的美妙体验,但通过这样一个骑行者兼画家的眼与笔,有如身临其境又犹如临境之上,这是另一种旅行的快乐!

  第三,人们有趣可爱。

  除了美景,占了半数篇幅的是在路上遇到的人。人如风景,各式各样新鲜有趣,在普通的社会网格里可见不着。狼可以当独行侠,默默行走在路上,也不介意与初识的骑友一起喝酒吹牛爬山看日出,并记下好些有趣的小故事。

  前阵子在狼太太的微博里见到狼与广西骑行三人组的合影照片,看到笑出声来——画里的人物实在是抓住了照片中真人的神韵,狼真的很用心的记下他遇见的那些朋友啊!

  很喜欢这部漫画书,喜欢画面的视角与色彩,喜欢狼与朋友们的幽默温暖,喜欢那些地方和好些动人时刻。第二部比第一部画面更好看,而我的书评却比上一部寡淡许多,可见持续地去做好一件事其实多么不容易。我笔拙,那些好要请你去看才能知道。

  结尾已经到了贵州边境了,下一部没准就去我的家乡了,继续旷日持久的等待......

  《随风去野》读后感(二):《随风去野》

  作者:白关 骑着自行车,从上海出发,沿着海边走,经过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然后再去云南、西藏、青海、四川、贵州……这一圈大约要花多久?作者白关用了三年的时间。也许我这辈子也不会做这么一件事,但是却可以跟随这本书,一起领略骑行途中的喜怒哀乐。 白关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后进入游戏公司,从事原画工作。32岁辞职骑行全国。在骑行的途中,白关是用画笔记录了他的骑行生活。所以,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漫画版履行日记。 漫画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狼苍苍”,虽然狼苍苍是一个人从上海骑车出发,但是旅途一点也不寂寞。住在青年旅社里面,很容易就交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结伴而行,渡过一段旅程,也认识了一堆朋友。 有人可能会问:路上有坏人吗?狼苍苍说,我就是坏人。其实,危险的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狗,或者那个难以下脚的旱厕。 也有人会问:这要花很多钱吧。也许你会遇到一个有情怀的青旅老板,用才艺换住宿;也许你会遇到一个爱听故事都老乡,可以用故事换面吃。 也有人会问:去西藏,有高反吗?狼苍苍说,高反一般绕着骑行的人走。这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因为,骑行是从海拔低的地方,慢慢到海拔高的地方,时常中间还会修正几天,慢慢就适应了。如果你是直接飞到目的地,对高反的感受就会比较明显了。 很多人不理解狼苍苍为何要辞掉工作去骑行,放弃了在上海购房的机会,就为了实现自己的这样一个梦想,值得吗?不知道,因为每个人都价值观不同吧。人生苦短,总得为自己活一回。 书中那些我之前未曾经历过,之后也未必会经历的事情,由狼苍苍带着我用另一个视角看看这个世界。内心有一个声音在鼓动我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随风去野》读后感(三):《随风去野》

  作者:白关 骑着自行车,从上海出发,沿着海边走,经过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然后再去云南、西藏、青海、四川、贵州……这一圈大约要花多久?作者白关用了三年的时间。也许我这辈子也不会做这么一件事,但是却可以跟随这本书,一起领略骑行途中的喜怒哀乐。 白关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后进入游戏公司,从事原画工作。32岁辞职骑行全国。在骑行的途中,白关是用画笔记录了他的骑行生活。所以,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漫画版履行日记。 漫画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狼苍苍”,虽然狼苍苍是一个人从上海骑车出发,但是旅途一点也不寂寞。住在青年旅社里面,很容易就交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结伴而行,渡过一段旅程,也认识了一堆朋友。 有人可能会问:路上有坏人吗?狼苍苍说,我就是坏人。其实,危险的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狗,或者那个难以下脚的旱厕。 也有人会问:这要花很多钱吧。也许你会遇到一个有情怀的青旅老板,用才艺换住宿;也许你会遇到一个爱听故事都老乡,可以用故事换面吃。 也有人会问:去西藏,有高反吗?狼苍苍说,高反一般绕着骑行的人走。这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因为,骑行是从海拔低的地方,慢慢到海拔高的地方,时常中间还会修正几天,慢慢就适应了。如果你是直接飞到目的地,对高反的感受就会比较明显了。 很多人不理解狼苍苍为何要辞掉工作去骑行,放弃了在上海购房的机会,就为了实现自己的这样一个梦想,值得吗?不知道,因为每个人都价值观不同吧。人生苦短,总得为自己活一回。 书中那些我之前未曾经历过,之后也未必会经历的事情,由狼苍苍带着我用另一个视角看看这个世界。内心有一个声音在鼓动我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随风去野》读后感(四):这位刮腻子高手开抖音了吗?

  最喜欢的一页

  一直喜欢旅行题材的漫画书,或者说图画书,米先生,安野先生,妹尾河童,张佩瑜,瓜几拉,扫把,菅泽佳代,都是很带感的作者,我像集邮一样把他们的作品买齐,是强迫症吧?从2017年《流学的一年》开始,我很喜欢白关的画风和故事感,这本书我真是好好的看了三四遍呢,没想到,作者的一场骑行竟然画了两本书,今年6月,《随风去野》上架了,画的是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这几个地方的故事,因为路线在公鸡最漂亮的尾巴,《去野》比《流学》更好看,4年多的时间,作者的画技更娴熟,也许是画游戏出身,很会拿捏关键镜头,每个小节的整幅画面(单幅风景画)都很好看,故事和画面推进的很舒服。

  一路升级打怪,延续《流学》不咸不淡不温不火的叙事风格,有些梗读者体会到了就会有共鸣,体会不到,就罢了。

  什么时候“不咸不淡不温不火”也是招人喜欢的卖点了?我琢磨这就是“恰到好处”的高级品质,画画写字处之泰然,平实真诚不哗众取宠,能这份心也不容易。张春在《一生里的某一刻》里说她招待朋友时:“可能我太想把他们招待好,于是我说了大概一万句,约20个故事、20个笑话,30套串场词,还有一系列根据客人的坐姿、状态、情绪对室内摆设(比如抱枕的位置)、空调温度以及我自己的姿态等做的调整……他们走后,我颓然瘫在地板上。” 我自己也写点东西,写着写着就会想,在这儿卖个萌吧,这儿逗个乐儿吧……我这种讨好型人格,特别欣赏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和骑行一样,风暴还是彩虹都是自己的事,很酷。

  在波密那一章“险情不止在路上”,讲的是藏地旱厕惊魂,“你居然还敢往下看!”场面有点不可描述,这本书之前正好看的是亦邻的《我还记得》,有一张画是女儿照顾患了阿兹海默症的母亲,要观察母亲便便的状态,两个不太搭嘎的事联系在一起,我感悟了——趁着年轻一定要去野,趁着有野的心,趁着无羁无绊野得动。 《我还记得》也是一本生活漫画,能野和不能野,一起服用也挺好。

  我还记得

  8.5

  亦邻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白关的创作手记也很好看,copy如下:“说回我这两本书吧。画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少年梦想,现在反过头来看,追逐自由去外面浪荡三年,确实是很少年气的一件事。不过我骑行那几年,路上遇到同类,可不尽然都是青少年,老头老太太大有人在。骑起车来风驰电掣,我一边在后面追一边思索。从时间和肉体跨度来讲,人一生从童年到老年,是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铺陈的。但从精神状态来讲,一个人完全没有确定性。可以就像现代小说,结构复杂和缤纷。突然兴起就少年了,有的人挨着重锤踩着祥云完全可以轻狂一辈子。”

  260页全部水彩手绘,字体也是作者的特制体,所以呢,比有些旅行手帐直接印成书的书更是诚意十足,四年打磨一本书,才会平实中显得隽永有味,我是结结实实的刷了二遍半的。

  “我这种拿着灰铲在夏日刮腻子的家伙,也只能画出这种漫画吧。好在还真有一些同样野的人,会买来看一下。不然我根本没动力继续画下去,要真没人看,兴许有一天抖音上会多出一位工钱一天500块的刮腻子高手。毕竟在把一块颜色涂平这件事上,我还是花了很多年功夫的。”

  期待刮腻子高手的新书,也期待抖音视频。和白关一样的漫画作者我还特别喜欢“咬人”,“咬人画的”三部曲之后就没有新书了,还有鼠曲草大神,看过他的ZINE“草原”之后,十分期待该作者慢悠悠、讲冷笑话的旅行漫画。

  《随风去野》读后感(五):低产漫画作者的第二本长篇漫画

  新书已经拿到好几天,想写一下创作历程,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毕竟又过去了四年,生活翻天覆地,世界也朝秦暮楚的,结果我还在这儿画骑行故事没个完,很有点不好意思。但毕竟也没干别的什么,好像一直都在扑腾这件事。费劲巴拉,总算又搞出一本,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说不清楚。经历了这些种种,到是对漫画这件事认识更深刻。也对曾经敬仰过的漫画家,更加敬畏,那都要怎么样的变态工作,才能画出一本又一本的长篇漫画啊!!总归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一本书就是一个阶段性汇报吧。接下来就先简单说说这本书到底画了些什么。

  首先这是一本故事漫画,260页全部水彩手绘。画的是我2010年开始骑行的故事(你们骂我吧,又说一遍)。骑行是2014年结束,历经除去港澳台全国所有的省市。全程六万多公里。之后就开始整理资料,按照我最初设想,把这个过程创作成漫画。2017年画出了第一本《流学的一年》。涉及了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这几个地方的故事。出版之后继续画后面的。终于在今年出了第二本。完成了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这几个地方的故事。

  书名《随风去野》

  这一次成书质量相当好,欧洲进口轻质纸,手感轻柔锁线装订,可以完全展开

  上次去印厂参观的纸库,用的就是这种纸

  印刷也相当好,作为作者相当满意。很感谢编辑邵蕊对品质的把控,她比我要求还高。

  封面是亮黑烫色

  内容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自己骑行途中的小故事。

  二是路上遇到的人的故事

  三是一些路过地方的历史故事

  四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风土人情的描绘

  还穿插了一些单幅风景画,这是虎跳峡

  巍峨的梅里雪山夜色

  令骑行者胆寒的川藏线72拐

  日照珠穆朗玛

  重庆给我的印象

  浓绿林中娄山关

  对了,还有对骑行路线推荐的大跨页

  前两天拿着新书去找朋友聊天,MOMO说,最让她印象深的是,一个人怎么能下这么大决心花十多年去做这样一件事?我心中苦涩啊,如果事先知道这件事这么费劲,肯定打死也不干,我也是掉到了自己挖的坑里,才知道有多深。然后就产生了“来都来了”的心理,死撑到现在的。

  真正在画的过程中,到总觉得篇幅不够用,只好把每一页画的比较密。即便这样,也还是舍掉了不少内容。如今走过了十年,我成天怀疑自己有没有必要继续完成这件事。时光跳回到我出发那一刻,那时候什么都不确定,想要做完这件事的决心却是最坚定的。

  有一次,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你的新书怎么还不出啊!我儿子都要毕业了。画这些故事的时候,到没设想过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后来第一本卖了一些,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青少年多一些。这到也正常,因为就我个人人生经验来看,喜欢看漫画的,都是少年儿童。上学时曾经和我一起看漫画的伙伴们,到中年,如果还喜欢看,好像就有点奇怪。也的确没什么人看了。不用想,这里的原因就那么几个,一方面当然是成年之后养家糊口,业余时间不多,加上网络时代资讯泛滥,看漫画这个行为就太古早了。另一方面,我们这里的漫画“产品”从内容上,本来就都是给青少年的,成人向的很少。大家约定俗成就觉得漫画是给小孩子看的。当然还有更多人和总指挥一样,压根就不爱看漫画。说回我这两本书吧。画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少年梦想,现在反过头来看,追逐自由去外面浪荡三年,确实是很少年气的一件事。不过我骑行那几年,路上遇到同类,可不尽然都是青少年,老头老太太大有人在。骑起车来风驰电掣,我一边在后面追一边思索。从时间和肉体跨度来讲,人一生从童年到老年,是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铺陈的。但从精神状态来讲,一个人完全没有确定性。可以就像现代小说,结构复杂和缤纷。突然兴起就少年了,有的人挨着重锤踩着祥云完全可以轻狂一辈子。

  如果从卖书角度来说,说我这一本是没有完成的作品,挺犯忌讳。毕竟没人愿意买一本还没完成的书。从整体架构来说,这的确就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这在出版的时候也遇到很多难题。现在呈现的样子就是每一本是独立成册。如果从内容上看,也说得过去,因为毕竟里面都是小故事串起来的。类似于系列剧,从哪里看都可以。也可以理解为散文集,一集一集的,现在我也不知道能出几集。有一集算一集吧。

  第一本叫《流学的一年》,2017年出版

  为这两本书写序的张向东,提醒我都画两本了,如果要继续画下去,就该想想怎么进步和升华了。虽说是画了一个骑行故事,但却是花了七八年时间,这期间个人多少还是有点成长的,创作上简直不堪回首。但是如果往前看,我又觉得自己还可以有更多空间,毕竟第二本就比第一本强了不少。所以我对自己还能走多远很有点好奇。

  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个童话,叫《绿野仙踪》。也叫《OZ国历险记》。说的是一个小女孩被龙卷风卷走,掉到了遥远的一个国度,她急切的想要找到回家之路。路上结识了很多奇妙伙伴,最后历经磨难,终于见到可以帮助他们的魔法师,结果这个魔法师其实是个骗子。而他们各自需要的东西,在整个旅程中,不知不觉都已经获得。说这是个人生预言也非常恰当。我们经历多了就会发现,往往追求某个目标,到头来都是一个骗局,根本不是想象中那样。又或者像我们老辈人经常说的,人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只有那个激情燃烧的过程才是全部。然而好像也只有冒点险的人生,才能经历更多。我新的书名叫《随风去野》,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想野一些。不管做什么,冒一点险。反正魔法师是个骗子,他打的分儿不作数的。

  当我踏上不同的旅程,就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骑行那几年,我好像认识了世界上所有不循规蹈矩的人。新书中也记录了很多,还有大家都知道了的,我老婆也是路上认识的,我们能走到一起,很多都是被对方野的一面吸引了。后来开始画这本书, 当然又是新旅程。由此我也非常幸运的认识了很多新伙伴,他们都是又野又狠的人。比如张向东, 做了很多很多事,超级喜欢自行车,每次一聊天,还是眼放金光的谈他热爱的种种,满满少年气。还有我上赶着同行的熊亮师兄(我们也算咏春同门),四年时间画出来六本绘本小说《游侠小木客》,简直狂野。我以前一直喜欢的漫画家,烟囱.左马.王烁.阮筠庭等等,都是因为画漫画的机缘相识的。虽然平时交流不多,但一看他们努力的状态,自己也不敢懈怠了。所以我没事就翻朋友圈。在出版过程中,还认识了很多做书领域中敬业的伙伴们,借此一并感谢,当然说这些没啥用,唯有更加努力。

  最近我们租的房子老化严重,很多墙皮都掉了,花了很多时间装修,有一天我一边刷墙一边想起了曾经读过村上春树某本小说中一段话,我找到了那段文字“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的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意儿。至于半夜三点在悄无声息的厨房寻找电冰箱里的食物的人,只能写出这等模样的文章。而那就是我。”所以我这种拿着灰铲在夏日刮腻子的家伙,也只能画出这种漫画吧。好在还真有一些同样野的人,会买来看一下。不然我根本没动力继续画下去,要真没人看,兴许有一天抖音上会多出一位工钱一天500块的刮腻子高手。毕竟在把一块颜色涂平这件事上,我还是花了很多年功夫的。

  2013年骑行路上,蔡仁拍摄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