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我们一样疯狂——学会跨文化包容
不再我们一样疯狂——学会跨文化包容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近年来对于抑郁症、厌食症等心理疾病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体现了我们逐渐重视心理健康,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不过另一方面来说,我们所认知的心理健康疾病真的就是像我们讨论的那样吗?
本书通过中国香港曾经流行过的厌食症、斯里兰卡海啸后传入的PTSD症状解释、桑给巴尔中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以及在日本中抑郁症认知的转换,来讲述美式心理疾病这种标签化和统一化的文化压制和药用企业入侵世界市场的表现。
最早心理疾病以及相关现代化的概念都来自于西方精神医学,而今天所讨论的心理健康也基本是基于西方的框架和文化叙事概念。我们中医传统自然也存在对于心病癔症的讨论,但是到今天其话语体现在大众媒体中体现的不多。望闻问切的方法,至少能够更加贴合的去诊断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病症,但是在媒体上中医的话语权并不多,当然,中医也仍需要探索道路。
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差别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着不一样的事物,或许美国人民会更加重视自省,在面对心理问题时能够主动去寻找家族外的帮助。但是换到东亚这一边,我们则会更加注重家庭关系,古语有言“家丑不外传”,这并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那么,我们心理对于不同事物的承受能力就不是一样的了,也就无法用举世皆准的方法来诊断我们的心理状况。
另一方面,西方药企在心理疾病的药物产量上基本是垄断的。如果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他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销路,而是民众对于相关心理疾病的认知。此书通过日本抑郁症的转变,来推动抗抑郁药物的销售,甚至不惜将重症药推销到轻症患者。
科学上的傲慢和资本力量的肆虐入侵,让应该得到重视的精神医学领域被扭曲。世界各地需要治疗的人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而那些不够的却被社会问题和流行的心理癔症裹挟,形成“我也是”的病状,僵化的诊断标准无法真正的痊愈,而新兴患者则被主流所厌恶或推崇。
文化需要理解和包容,在今天这个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光辉越来越亮,如果无法完全理解不同文化的语境及其衍生符号,我们是难以与世界打交道的。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认识的角度,在研究的时候应该去从背景开始,理解。至少我们先做的不应该是判断,而是先收集,理解和尊重他人才能形成更为包容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