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百工记》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1-12-28 13:59:21

  《百工记》是一本由潘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工记》读后感(一):《百工记》:那些隐藏在历史中的行业百态~

  民间造物史,百姓生活志。 ——《百工记》 之所以会读这本《百工记》,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封面以白色打底,在封面的左下方能依稀看到一些模糊的字体,比如做雀笼、木匠之类的词汇,在封面的右半侧,则看到了一张老旧的木质桌子,桌子上有秤砣、秤杆、以及一些零碎的物件,整个封面看起来简约、复古、又十分的好看。 根据书名《百工记》又结合它的封面,我觉得这里的“百工”,可能是民间的100个工作种类,在我了解了一部分书的内容之后,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更加的客观,以及容易理解,这里的“百工”应该对应着旧时代的360行,不仅仅包含了技艺、还有大部分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我有留意,这本书的作者潘伟,不仅仅凭借《民间一瞥》入选了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展,他的众多摄影专题,比如《稻草人——中国农民的大地艺术》、《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都被各大出版社收录其中,从这些作品的名字可以看出潘玮对于民间事物的热,以及不俗的拍摄技巧,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力。 整本《百工记》总共分为七个章节,作者从民生之本入手,帮你了解耕田、三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介绍了砍樵、伐木、牧牛等一些常见的农民生存之本。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当时人们的一技之长,你不仅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打金银、打铜和打铁的,还能了解到关于木工分工,其细致性,以及编斗笠、编竹篓等这些手工活。 之前经常在一些年代剧中看到开染坊的人,而染坊则被作者收入到[亦工亦商]中,你还能在第四章中看到蒸酒坊、蜡烛芯作坊、绸布店、裁缝铺等一系列,类似于手艺和商业相结合的店铺。 关于第五章出现的锁匠、杂物地摊、古玩地摊,则更加的接地气,在第六章的[江湖营生]中,你还可以看到现在不常见的猴子戏,以及【神鸟】测字等等不常见的江湖卖艺。 第七章中的[百业拾遗]中,你还可以了解到放映员、流动照相以及拉黄包车等这些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行业。 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通过特定的词汇,对当时的大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大体的解析,并配上大量珍贵图像,让读者仿佛能回到“当时”,了解当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这本《百工记》不仅仅适合喜欢历史的人阅读,也很适合高中喜欢历史的学生,扩充自己的知识点,了解课本之外的历史。当然,也同样适合写小说的作家,他们来了解这些被人们逐渐遗漏的一技之长,以及平面设计师来从书中寻找一些灵感。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了,他之前的作品《民间一瞥》,是他在空闲时,拿着相机去县城和乡镇探索出的另一个世界,喜欢这本《百工记》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一看他的这本《民间一瞥》,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百工记》读后感(二):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学问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指的是哪些行当,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数得全,甚至能数出几十种行当的也不多。其实,很多过去曾经兴盛一时的行当,有的已失传于世,有的还在继续发展,有的经过传承创造获得了新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所著的《百工记》,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近两百种行当,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工种的千奇百怪。 这本书不仅有作者走街串巷实地拍摄的珍贵图片,还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对每一项技艺都有详细介绍,从历史背景到行业发展现状,不一而足。照片采用黑白的方式呈现,原始、纯朴、自然,展现了曾经或现存的民间技艺,涉及各时期各行各业各工种的面貌,有些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书中所选取的行业仅仅只是一门职业,一个工种,但是对于其本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其一家人的生活支柱。于微观角度而言,这些工作从日常生产生活到手工技艺,从乡野集市到现代城市,应有尽有,缺一不可;从宏观角度而言,正是这些散布于城乡角落的不起眼的职业,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全貌。

  人总是矛盾的个体,社会时尚总是在不断地轮回变迁。以前的破衣烂衫是因为贫穷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破腿裤则是时尚新潮流行的象征;以前的瓷器是高档的民间技艺,是对外宣传民族文化的工具,现在的瓷碗则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的批量产品。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许多过去必不可少的物品和职业都已经成为夕阳产业,甚至已经失传。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蜂窝煤、煤油灯、缝纫机、擦鞋匠、照相馆等等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淡出人群的视野,只有经历过的老一辈人才知道它们曾经存在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时代变迁?社会向前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人类的追求,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也无需刻意回避。毕竟,人总是向往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过去,抛弃过往。今天的成就和发展,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落后的过去,就不会有先进的未来。铭记历史事实,了解文化背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未来的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曾经拥有领先于世界的农业、经济和科技,这些富有文化背景的记忆和技艺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努力,承载着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值得后人纪念与传承。

  同样的,过去的优良品质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俭节约,珍爱生命,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环保天然可持续发展……无一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百工记》读后感(三):岁月也仿佛放慢了脚步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百工记》。这是一本作者描绘世间各种古老行当的书,作者用文字叙述,用相机记录,把这些古老而少见的行当给我们记录下来,这也算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 作者在自序中使用了一个标题《民间造物史,百姓生活志》,我觉得这的确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概括。 读这本书,岁月也仿佛放慢了脚步,都市生活,天天都是紧紧张张,读这本书,却有一种回归老家的感觉。 回老家的时候,我最喜欢躺在老家的麦秸垛上,有一种松软的舒适的逃离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书中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读起来却很静,很静,心灵仿佛放了个假。 这本书虽然也按照民生之本、一技之长、亦工亦商、市井故物、江湖营生、百业拾遗分为了七类,但实际阅读中,你并不需要按顺序去读。

  随手翻开一页,你就能看到一个行当,你就可以沉浸进去,这行当也许是你见过的,比如第二页、第三页的《耕田》,你尽可以一边看作者的文字叙述,跟随作者回顾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展望我国农耕未来,一边看作者拍摄的各地不同的农耕图,然后还可以调动自己的记忆,把自己在生活中在影视中见到的农耕场面调动出来,来做一个补充,对这个行当更加了解更加亲切。

  你也可以根据你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到里面去寻找对应的行当。比如我今天在花上看见了一只蚂蚱,我忽然就想到这本书里去找找有没有相关的行当,还真给我找到了《编草虫》。看到手工艺人“一把剪刀、几只缝针,不需成本,只卖手艺”。那一瞬间,我真想我的眼前立刻出现这么一个手艺人,来给我的蚂蚱写个生,留个永久的编织记忆。看到作者拍摄的照片,还想到TVB一个曾经很火的电视剧《戆夫成》,里面也有编蚂蚱,男主人公得罪了女主人公,就编了很多蚂蚱向女主人公赔罪。这个行当,让我从现实进入书本,从书本又联想到了电视剧,这个行当,的确很有意思。如果不是作者把它写出,我可能不会有这么一连串的联想,无法获得充分的有趣的感觉。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行当,读起来也很长见识。比如《补缸》,现在的生活中,连水缸都很少见了,补缸更是从未见过。跟随者作者的文字,仿佛看着补缸的匠人小心翼翼操作着,用码钉钉,用生铁粉水泥加盐水调制材料进行粘合,那个过程,在补缸匠的心中,估计也会和在故宫修文物一样专心和投入吧。只是,一边看,一边想着这些行当夕阳西下,估计很快会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会觉得特别的可惜。他们又没有重要到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所难免,一边觉得可惜,一边也知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感谢作者为他们留下最后的身影。 读这本书,有时欣喜,有时也有些悲哀。 作者的文字很精彩,介绍每一个行当的时候,也就是用半页或者一页的文字,很简练,有的是介绍这个行当的前世今生,有的是给这个行当一个特写,有的是写自己和这个行当之间的种种关系,读起来很有味道。

  《百工记》读后感(四):摄苍生之影,记真实历史

  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多以《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为准,但其讲述的内容是真实地吗?

  未必,在史官眼中的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书写的历史如何影响未来。基于未来所书写的东西带了太多的主观的希望。

  真实的历史存在于博物馆,在真实的器物之中。自从人类发明照相机以来,照片成为记录事实最主要的方法,因为其真实,相对客观。

  《百工记》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作家协会会员潘韦老师从2000年至今收集的民间各行各业的照片集结而成,每幅照片还附带描写了该行业的工艺,历史与现状。

  猝然回首,时过境迁,转眼间沧海已变桑田。随着中国在二十年间快速发展,书中所记录之行业有与时俱进的;有更加兴盛的,然而大部分行业犹如本书封面所表现的,在人们记忆中模糊不清,逐渐淡去,隐没在时间的河流之中。

  本书共记录了193个行业,分为六大类:民生之本28行、一技之长62行、亦工亦商24行、市井故物29行、江湖营生28行、百业拾遗21行。

  自古民以食为天,书中记录了农、牧、渔、盐四大类获得食物的行业,有耕田挖笋;有牧牛养猪,有捕鱼捕虾,有晒盐养蜂。这些行业与时俱进,畜力耕作、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采集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耕作、集约化养殖、工业化制盐,现今讲究的是规模,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作业已无法满足需求,注定退出历史舞台。

  一技之长记录了中国进入网络时代后残存的五行八作。很多相关的成语也会随之成为符号,人们不知到它背后的含义。比如“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讲的是锔碗这门老手艺。现如今,各家的瓷碗裂了扔了就是,并说一句“碎碎平安”,但搁在过去普通人家的瓷碗裂了舍不得扔,找锔碗师傅锔上。老师傅先用尖端镶颗金刚石的细钻头在裂缝边上钻两排眼,再用敲扁的铜丝做成订书针状的“把子”将瓷器的裂缝铆上,最后用石灰调鸡蛋清抹于裂缝和钻孔,补好了。

  再举个例子“权衡利弊”的权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权衡指的是秤,权为秤砣,衡为秤杆。权衡引申为仔细计量一下。中国旧时的一斤是十六两,中国采用国际标准后,统一使用千克为重量单位,使用电子秤为计量用具,再也没人使用秤了。

  也有兴盛的行业。中国瓷器远销海内外,中国景德镇依旧红火。在瓷器上画瓷人称“画红”历代画瓷工,笔蘸钴料,终生埋首素坯,默默无闻。今有了职称平台,画而优则师,师而优则大师,终有名与利之追求。

  江湖营生就有点意思了,打把式卖艺、卖药的,耍猴的,算命的,江湖郎中、道士(南方的师公)这些人多少都有点骗人的意味在里面,四处流浪,靠嘴刨食吃,也属不易。现如今都操一口标准的南方话坐电脑前挨个打电话,比以前赚钱容易多了。

  我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眼中看的全是“浪潮之巅”。潘伟老师所作《白工记》记录了此间百业,让人们在穿华服、吃百味、住高楼、乘高铁之时还能够了解父辈们曾经艰苦的过往。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坚定我们将去向何方。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