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2022-03-07 21:37:33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一本由梅拾璎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一):让孩子主动去学

  主动去学和被逼着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不学习,你可以看看《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梅拾璎,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她的女儿曾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她正在上中学的儿子也是海淀区的三好学生。在培养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的过程中,她不断探索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变得更加优秀的方式方法。如果也被孩子的学习问题所困扰,不妨看看《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教你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要理和方法。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二):内驱力哟,你找到了吗?

  今天安利的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因为想着仔细读完再来分享,也算赶在本度结束前完成,现在分享给大家。这本书作者我认识,我跟她说我要好好写篇读后感,她笑我写来干嘛,我说这叫种善因,至于能不能帮到真正需要的人,随缘。 这本书,如果是只要干货的实战派父母可能会吐槽,而一心爱与自由派的父母可能更焦虑,怎么来形容这本书呢,与其说这是本告诉大家怎么调动孩子内驱力的书,不如是一本帮助父母灵性成长的教辅。所有的写的很不错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内驱力,爱和自由。。。。。。),我们如果要往深里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其实在于父母,你成为怎么样的父母,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孩子。先别跳出来跟我说,谁家的孩子父母都不管,孩子一样成才,谁家的父母都是博士,孩子是学渣。我们不可以否认,有些天使宝宝,就是天定,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普通人,你可能没看见那个不管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在私下尊重孩子,也没看见那对博士的父母是怎样让孩子失去了控制感。我们一定要明白的是,那句静待花开,一定不是随手撒籽放任野草和虫害任由风吹日晒就能得到参天大树的,而是默默的帮助处理些有害的杂草,可怕的虫灾,适当的阳光,恰当的避风,然后安静的在一旁跟着他们慢慢成长。自由不是无序,爱不是放纵,尊重就是看见,如果不能随着孩子成长而变化成长,那将是件令人难过的事情。我想这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我记录了很多句特别让人心动的句子,但是我更希望的是,你们能看见它,找到自己。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感情的方式,我觉得可能两者最佳,一是阅读,二是艺术。孩子可以通过阅读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而我们这些父母,更可以通过阅读,通过这个世界抵达孩子的内心,岂不美哉?

  因我种下了,你们能不能结果呢?我不知道,我正在努力,让我心里开一朵内驱力的花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三):和孩子共同成长

  小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上课分心、成绩不理想,只是他们成长过程的小插曲,只要家长对其进行合理的帮助和引导,就能够让孩子建立信心,并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那么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北京大学法律博士梅拾璎,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她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中,揭示了孩子不同时期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其家长应该如何对其施以恰如其分的帮助,同时避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带来不良的结果。

  内驱力并不神秘,它的打开方式就藏在父母的教育方式里。如果你也困惑于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心理自信,非常推荐你翻开《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在教育这条路上,你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当你学会了科学的教育方式,他们的内驱力自然会被唤醒。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8.9

  梅拾璎 / 2020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四):被教育得好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唤醒孩子的自驱力就知道了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路白胖老师分享的一个真实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知道“被教育得好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故事是这样的:同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大哥智力超群,不需要花太多心力就一路飙升到了985的本科研究生,进而博士,现在也是事业有成。 但是老二,拼了老命去学习还是在初升高的时候被分流了,只能回到家里的地级市读了幼师这个专业。但是他接下来的经历真正的展现了什么叫被教育得好的孩子: 首先,他的父母在他进入到地级市的中专开始,就不断的为他谋划和打算,而且不断在鼓励他继续接受教育,他们家从来没有把中专当成一个封顶的学历。 后来他参加了单招,选择了小学教师继续读了大专,再后来,他就通过5%的概率专升本,考到了本科。 毕业后后去了市级的一个统筹学校,在教书非常的困难和辛苦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学习,花了4年时间考上了研究生,现在一边教着学生一边还在筹划着读博的事情。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两个因素很重要:一看你是不是这块料,有没有这个天份。二,看你对于这件事是否执着以及有没有内驱力去完成它。 只要有其一,你就能做到这件事,如果两者都有,那么经过时间的打磨,你一定能做到这个行业领域里做到前10%。天赋这种东西没办法改变,是老天都乐意赏你吃这碗饭;但是内驱力却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 那么内驱力是什么?一是身体成长的内驱力,是生命本身的动力;二是思维成长的内驱力,是精神支撑的动力。 人不同与机器的一点是机器靠外力充电去完成简单动作;而人靠开启生命的内驱力来完成各项复杂任务。 人不同与动物的一点是动物靠本能辨别事物;而人靠唤醒思维的内驱力来完善万事万物。 所以,如果不想成为被安排的机器和被圈养的动物,那么就必定需要开启自身的内驱力。它是你身体中隐藏起来的小马达,开启后会支持你的身体突破极限,让你的思维一路向前,成为你主动提升自己的最大动力。 其实内驱力在我们出生之后就一直存在,孩子们在婴儿时期,就常常主动的不厌其烦的重复做一件事,比如:翻身,学走路等等;等到孩子们长大一点,也常常主动想学习新知识,比如:跳绳,蓝球,考第一。只是随着我们的长大这种主动性慢慢消失了,变得不再爱学习,没有动力读书,更懒得运动。 那么在这个阶段,北大硕士梅拾璎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中,总结了自己20年的教子经验,给了我们以下三个准备工作,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第一,不打无准备的仗 你需要紧贴孩子的心,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得让孩子愿意和你诉说他的兴趣、爱好、心情等等;也得让孩子愿意听你说你的建议和规划。打入敌军内部,探听好真实情报,才好为下一步做准备不是。 第二,上行下效,诱敌深入 阅读是一切教育的开端,趁孩子还小,把他引入到阅读的园圃。养成亲子共读的习惯,并且结合生活场景不时的谈谈书中的某些情节,开个玩笑,发个感慨,一起议论议论。除了能加深孩子的印象还能诱导他持续阅读。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都黑,如果想要孩子变成“赤”色,那做为家长就应该先成为“朱”,然后不断的影响洗涮他才行。 第三,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真正了解孩子对某一个学科的兴趣点,哪怕很微小;然后带着孩子找课外资源帮助他提升学习上的成就感。要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也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想学习好的,只是“酸葡萄效应”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先吃到第一颗“甜葡萄”,调动味蕾,让他主动想吃更多的“甜葡萄”。 当准备工作齐全之后,说“加油干吧,孩子!”他能听得进去,能开始行动了,那就说明你已经成功唤醒了他的内驱力了。 梅老师还在书中给出了如何保持孩子充足的学习后劲,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让孩子实现从自由到自律的转变等等实操干货内容。 掌握了开启孩子内驱力的关键,就是让孩子掌握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五):最好的养育—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什么?它是指调动一个人全部力量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内驱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和动力,在一个人一生中起着核心和灵魂作用。为什么说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最好的养育呢?我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北京大学的法律学硕士梅拾璎所著,她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同时也是自然教育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其女儿在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这位优秀的母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又有何独到的见解呢? 首先,孩子充足的学习后劲来自内驱力 为什么说孩子充足的学习后劲来自内驱力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在某个时刻或某一时间段,血液冲进大脑,忽然感觉生命中有一缕光线照射进来,生命似乎有了盼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学翻身的孩子和练习站立的孩子,即使大人没给什么奖励,也不表扬他们,他们仍然一遍一遍毫不妥协地重复单调、乏味的动作,就像做一件重大事情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这都源于内驱力。 内驱力源于热爱,热爱源于兴趣。各行各业凡是能找到热爱的人,他们都是内驱力十足的人。那些艺术家、数学家,一旦找到自己的热爱,他们就会像狂热分子一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例如,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人,他们遇到问题,总会如饥似渴地探究,这便是内驱力。 既然热爱源于兴趣,那么,是不是孩子对某个东西有兴趣就算热爱?本书中梅拾璎老师儿子的同学盈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她的故事是这样的。盈盈十分喜欢阅读,更喜欢写小说。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盈盈非常爱写小说,那一个小学生能写成什么样呢?偶然的一天,梅拾璎老师看了她写得小说,令她吃惊的是盈盈的小说竟然写得行云流水,语言成熟得像吃了几车经典小说一样。可想而知,这个小姑娘的对小说有多热爱。内在驱动力就是在孩子热爱的状态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所以说,兴趣是星星之火,孩子会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燃烧,一旦找到到热爱,专注于心,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其次,走进自然的孩子才自觉 在大多数眼里,到大自然中去玩,是浪费时间的。他们很难明白茂密的森林、广阔的田野、潺潺的溪流对一个孩子成长的意义,自然也很难明白大自然的魅力到底在哪里。那对孩子而言,走进自然又有何意义呢? 走进自然,是孩子热爱自由的开始。同时,自然是孩子身心放松的最佳场所。记得小时候,我只要到了户外,便会尽情奔跑、玩耍,有时到了饭点,父母吆喝我多次,我依然和小伙伴玩得不亦乐乎。我的哥哥也是这样,他甚至多次忘了吃饭。 大自然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呢?很多人会说,大自然不就是树呀、山呀、水呀,有什么可玩的? 是的,大自然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同时,正是这些动植物它会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看过的花、踩过的冰、摸过的树、爬过的山,都能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他们成为想法独特的孩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梅老师的女儿钱小雅,上初中学地理时,曾跟梅老师解释为什么初冬湖上的冰时中间薄、边缘厚,而冬末则是中间厚、边缘薄。因为那样的湖面她不止走过一次,等时机来到,便可以把看到的现象和学到的原理结合起来。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极其微妙,只有经历后才能发现它的神奇。而这,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是是分不开的,因为大自然启发了孩子的心智。 最后,照亮孩子未来的是阅读 白岩松曾说:“阅读就是在你生命的春天里不断地去播种。然后让你的这棵大树,越长越葱葱郁郁。”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阅读使我们获得的知识和感悟系统化,使人的思想和学识枝繁叶茂。 梅老师在本书中写道,钱小雅曾十分热爱绘本,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爱看一本书。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原来儿童就是在一次次的简单的重复里获得快乐和安全感。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多读书对孩子是好的,但是阅读应当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与其让孩子在假期中一天读十本书,不如让孩子细水长流地阅读。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再快和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 从本书中,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孩子学习没动力?为什么孩子不爱阅读?如何帮孩子体验到努力的价值......育儿路上遇到的问题,相信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六):鼓励,让孩子更有动力!

  主动去学和被逼着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不爱学习,你可以看看《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梅拾璎,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她的女儿曾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她正在上中学的儿子也是海淀区的三好学生。

  在培养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的过程中,她不断探索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变得更加优秀的方式方法。

  如果你也被孩子的学习问题困扰,不妨看看《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教你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要理和方法。

  梅拾璎说,好的教育并不复杂,它朴素、平凡、自然。

  培养孩子,优秀的妈妈更擅长隐形焦虑和用心观察,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变得主动学习。当你学会书中的方法,一句鼓励,也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改变心态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但是,当孩子学习不够主动的时候,大部分家长就开始命令孩子。

  命令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优秀的妈妈更擅长正向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关心和尊重,从而主动学习。

  想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就请戒掉命令的说话方式,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不要让孩子从心理上抗拒学习,而是要改变家长自己的心态,通过鼓励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

  学会赞美

  学会鼓励,要从赞美开始,但很多家长却习惯了责备孩子。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对孩子高期望高要求,当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候,我们不会及时表扬,甚至还不小心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子,说出一些满是指责的话。

  这些话虽然包含了家长对孩子变得更好的期待,但听在孩子的耳朵里却是满满的责备,不但让孩子觉得委屈,还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就立刻表扬,并且要学会在别人面前夸自己的孩子。因为当我们能够针对具体的事情提出表扬,甚至在他人面前夸赞孩子的时候,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真真实实、实实在在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也会变成孩子不断进步的动力。

  当你学会鼓励,戒掉指责,学会赞美,学会对孩子表扬肯定,就能让孩子在认可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动力会让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认可而愿意听取你的建议,这就是提出你要求、引导孩子的好时机。

  学会引导

  鼓励孩子,学会引导是关键。我们鼓励孩子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把你的期望变成孩子自己的努力方向。因此要学会寻找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期望,引导孩子做得更好。

  当孩子被鼓励、被认可,就更有动力把同类事情做得更好。也许是考试成绩,也许是家务劳动,甚至可以是家长所期望的其他事情。一句鼓励,就像是看不见的发号施令,悄悄地把你的期望变成了孩子的期望。

  但是,在鼓励的过程中,我们要切记不能简单粗暴。当我们不再简单粗暴的命令孩子“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的时候,也不要简单粗暴的引导孩子“你很棒,去学习吧;你可以的,下次考第一哦”,这样简单粗暴的语言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敷衍,不如不说。

  所以,学会鼓励,一定要用心观察孩子,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每个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差异性,要针对具体事件,作出具体的引导,然后及时针对孩子的表现,调整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持续提升孩子主动性的效果。

  适当的鼓励,是及时的赞美和不着痕迹的引导,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家长的用心观察和用心引导,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怀、被理解、被尊重,才能让孩子拥有保持优秀和不断钻研的动力。

  学会鼓励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你也可以。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感悟,让人越读越想读。这本书,不但讲了培养孩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激活父母,教会家长如何用心教育孩子。如果你也想从源头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那么这本书你值得一读。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七):陪孩子走一段慢成长的弯路—不做焦虑的父母

  听说别人家孩子2岁背诗3岁认字,你怀疑自己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不走心,你恨不得替孩子学习?

  当孩子成绩差的时候,你会觉得很丢面子,从而万分焦虑?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推荐你读一读《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

  本书作者梅拾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自然主义教育探索者和践行者。女儿钱小雅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这本书是作者在20年育儿经验的基础上,加上无数被事实验证的案例总结出的教育指南。

  作者提到:“为什么父母越是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越是盯学习盯得紧,越是对孩子的学习态度绞尽脑汁,孩子反而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呢?这难道不值得令人深思吗?是什么破坏和泯灭了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唤醒和培育那种可贵的动力?”

  在这里,我想特别地说一下焦虑的父母对孩子内驱力的影响。作者指出,现代家长焦虑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过于肤浅,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人自身根深蒂固的虚荣心。父母的教育焦虑的显著表现是,既不想让孩子成为成绩的奴隶,又见不得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最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家长给孩子报了无数兴趣班,孩子可能一时间做到了出类拔萃,但是孩子不是机器,不能时刻处于获取知识的“工作”状态,如果大脑过于疲劳,会让孩子一直紧绷的神经突然“断弦”,从此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像“提线木偶”,毫无生气和创造力,我们就要学会做不焦虑的父母。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尊重科学的教育理念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陪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其实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用孩子来作为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所谓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和孩子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它和上面提到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以及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成长规律。比如真正的早期教育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让他自由自发地认识世界。

  尊重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家长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能瞬间理解孩子,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引导孩子。这类家长可能会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不断犯错,甚至走很长的弯路,但是他们并不会焦虑,反而能在挫折和反思中不断调整、重新成长。

  二、善于学习

  除了需要尊重科学的教育理念,要学会做不焦虑的父母,我们还要做到善于学习。

  不善于学习的家长对社会没有清楚的认识,对自身不了解,加上人根深蒂固的虚荣心,只能在教育孩子上也是随波逐流。这类家长看见别人报什么辅导班,就跟着报什么,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就受不了自己家孩子的不优秀。最终自己焦虑,孩子也跟着受罪。

  不想被焦虑的情绪束缚,我们唯有通过学习和深度思考这条路径,我们需要学习社会运行的规律,学习什么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学习孩子需要什么以及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分别是什么,了解了这些,我们将对未来不再迷茫和恐惧。

  三、乐于改变

  不焦虑的父母除了要善于学习,还要乐于改变。改变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思想上的转变,一层含义是行为上的转变。

  教育是门艺术,傲慢的态度是行不通的,我们读再多的书,还是克服不了自己的虚荣心,依然会产生攀比和嫉妒心理,那也是对克服焦虑没有任何效果的。另外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了解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也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但是依然沿用以前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那么结果将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因此,只有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都乐于做转变的父母才能真正解放孩子的天性,培育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来。

  本书作者有两个孩子属于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钱小雅属于一直很自律的孩子,而钱小能也经历过慢成长的弯路过程,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做例证,证明父母的焦虑对孩子的学习动力不但不会产生推动作用,反而还会影响孩子内驱力的唤醒。

  如果你也属于焦虑型父母,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八):最好的养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小雪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刚刚进入小学的女儿聪明漂亮,十分惹人喜爱。可是小雪每天都会对女儿发火,起因万年不变——写作业。 就如同网络上叫苦不跌的父母一样,只要一陪孩子写作业,小雪就会生气,开始总是尽量忍着,随着愤怒逐渐积聚,最后总还是会爆发,最终女儿哭得伤心欲绝,小雪气得万念俱灰。 你一定会纳闷了:小学一年级的作业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其实这样的场景不是上了小学才开始的,早在幼儿园期间就已经开始上演了。 女儿在一所私立幼儿园,每天都了留几道数学题,要求家长陪同完成。就这几道题女儿总是不会做,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做不对,那时的小雪就经常报怨,将来上了学这可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都跟小雪一样苦恼和不解,作业这么简单,自家孩子又是那样聪明,怎么就学不会呢?其实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学,或者说没动力,无论你讲多少遍,孩子根本没听,自然就不会做。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北大导师梅拾璎在她的新作《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中提出:最好的养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一、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书中提出: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拼的是妈妈的功底,拼的是妈妈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感悟。 为什么妈妈在这方面作用如此之大呢?因为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妈妈的抚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这个抚养过程中,孩子会无条件汲取妈妈传递给他的所有信息,这其中就包括微小的习惯。 如果妈妈是一位擅于学习,喜欢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品质,这就是很多家长并不教孩子知识,也没有整天说教,但孩子依然很优秀的根本原因,孩子在妈妈身上学会了自觉学习。 有一位母亲,她是一名小学老师,在七十年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一边抚养三个儿女,一边不断学习进修。每天晚上,母亲同三个孩子一起学习,不是看着孩子们学,而是各学各的知识,或者是各自捧起一本书钻研。亲戚笑话她都生了孩子,还像个学生一样努力学习。每次这位母亲都只是笑笑,她觉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 因为不断的努力,她成为学校里的优秀教师,桃李满天下,而她的收获还远不只此。三个孩子在她的熏陶下,个个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不但学习不费劲,还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自然也就学业有成,全部毕业于名牌大学,目前均已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 其实妈妈不必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什么成就,哪怕是全职妈妈,依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从而带给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再来看看小雪,孩子从来没见过她读过一本书,每天关心的都是漂亮衣服,或者是赚钱,喜欢美好的东西和金钱不是过错,但沉溺其中,就很难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影响。女儿小小年纪厌恶学习,是因为妈妈就不爱学习,逼迫小小的她去努力,孩子发自内心的无法接受。 作者说:妈妈的素质越高,孩子的成长就越快越好。 所以逼迫孩子并不能收获我们想要的好孩子,只有把注意力从孩子那里拉回来,关注自身成长,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 二、不焦虑的家长才能养育出积极的孩子 回想一下,我们所了解的那些伟人和成功人士,他们在回忆自己母亲时都是怎样描绘的?你会惊奇的发现,虽然这些人的成就各不相同,却几乎都有着一位温柔敦厚的母亲。他们的母亲有着统一的标签:性情温和、细致耐心、善解人意、吃苦耐劳、坚强隐忍。。。 为什么会如此巧合,难道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吗?虽然不绝对,但事实的确如此。 而当代社会,我们见到最多的母亲的形象是:整天抱怨老公、批评孩子,喜欢跟别人攀比,生怕自家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这样一位充满负面情绪的母亲是孩子的灾难。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无论她是一朵娇艳的鲜花,还是一棵参天大树,亦或者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这都是孩子的人生。只要她心理健康、积极阳光,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她都是一个成功的人。 之所以很多家长整天焦虑不安,都是源于对未来的恐惧,患得患失,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这终究无法实现,甚至会适得其反。 就拿小雪来说,孩子刚刚小学一年级,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而她却仅仅盯着眼前这几道数学题跟孩子较真。如果她能放下焦虑,真正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几道题实在不值得母女俩天天上演鸡飞狗跳的闹剧;如果她能明白,即使她不管,孩子总有一天能学会这几道题,不过是时间的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北大导师梅拾璎的这本《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从源头激发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其实一点不复杂,做一个不断学习、内心平和的家长,孩子自然就拥有了变得更好的力量。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九):扎心,父母焦虑的根源竟然因为这个?唤醒孩子内驱力,教你如何摆脱父母对教育的焦虑!

  最近一部电视剧《小舍得》火了,教育内卷是讨论的热点,这部剧把令人窒息的升学压力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无限焦虑,展现的淋漓尽致。

  剧中蒋欣饰演的鸡娃家长田雨岚,逼迫孩子放弃了一切兴趣爱好,给孩子报了奥数、英语、逻辑等补习班,使得儿子产生了“妈妈不是爱我,而是考满分的我”的想法,还患上了郁抑症。而宋佳饰演的南俪,一开始是一位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佛系妈妈,但后来她也渐渐被整个大环境的焦虑所裹挟,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跟丈夫闹冷战,还为了学区房差点闹离婚。

  这部剧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富裕家庭,教育焦虑无所不在。焦虑无疑降低人的幸福感,作为家长,有两种选择,要么与大环境共舞,要么甩开大环境,尊重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两者之间骑墙,家长痛苦,孩子遭罪。现实中,太多家长在骑墙,既不想让孩子成为成绩的奴隶,又见不得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在万分焦虑中无法自拔。

  那么家长焦虑的根源是原因呢?《唤醒孩子内驱力》这本书提到家长焦虑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对社会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和人自身根深蒂固的虚荣心。

  第一是对社会的认识,家长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有一组高中录取数据,只有50%的录取率,家长丧失了安全感。其次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家长不能明确知道自己千辛万苦培养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致胜未来。

  第二是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家长不了解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不懂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需要什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孩子学奥数,我们也要学,别人孩子学钢琴,我们也学。

  第三是虚荣心产生攀比和嫉妒。很多父母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十分舍得往孩子身上投入金钱和时间,其实为了维持自己人生的平衡,去满足自己向旁人夸耀的面子,拿孩子保障自己未来利益而已。

  明白了做父母焦虑的根源,那如何去摆脱呢?《唤醒孩子内驱力》里面有几个不错的方法:

  1、学习和反思。

  教育本来就是一门科学,没有一个父母在教育方面可以做到完美的,首先意识到自己和孩子的问题,然后通过学习和思考,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以往的行为,懂得了教育的精髓,做出改变。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跟父母发脾气,很痛苦,可以通过学习就可以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渴望别人读懂他的心理,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做出改变,孩子自然而然快乐的成长。

  2、接受孩子,与孩子共情,找到真正的爱。

  被父母理解、接纳的时候,孩子的内在会有一种安全感,他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人在感到安全的时候才会更自由、更开放、更坦诚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父母和孩子就能够更好的沟通,焦虑自然就会减少。

  3、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陪伴,不再抑制他们的天性,耐心等待。

  有记者采访某省高考理科状元:”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什么秘诀吗?

  高考理科状元说:”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

  于是,记者去询问其母亲,得到的回复是:”我会为孩子创设尽可能好的环境,但我不会去约束他,要求他,相反,我很信任我的孩子,会尊重孩子的天性,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会积极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不要为孩子爱玩的天性而焦虑,不要为孩子成绩下降一点点而焦虑,信任孩子,给与足够的陪伴,静待花开。

  当一个人认识自身之后,摒弃虚荣心便顺理成章了,孩子得到了真正的解放,人生变得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生活也生动起来,接着孩子心中的潜能会被唤醒,像复活一样。

  焦虑会让人面目狰狞,要想让自己心境平和,远离焦虑,给孩子成长最需要的东西,莫非是丰足的自然和温厚的人情,最好的教育本来就是这么朴素。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真是愁人,鹏鹏说他不想上学了,说上学没意思,你说不上学他能干什么?才这么小”。 我的朋友在说她的儿子。 她的儿子鹏鹏今年上初一,最近一段时间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也不写。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才能让他对学习感兴趣呢?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中会有答案。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任大学教师,专业杂志编辑记者,现为纸媒专栏作者,简书平台签约作者,两位孩子的母亲,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自然主义教育探索者和践行者。女儿钱小雅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孩子的学习需要有动力,而这种学习的动力就是孩子的内驱力。但是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除了孩子要努力,父母也要不断的成长。要带孩子走到户外,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本书从如何唤醒孩子内驱力开始,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只是用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和教训开始,用简单易学的方式和方法,解决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作者在书中说,只有唤醒孩子内心的驱动力,才会让他主动提起学习的兴趣。 那么什么是内驱力呢? 作者认为,调动一个人全部力量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就是内驱力,内驱力源于热爱,热爱源于兴趣。 内驱力是源自生命本身的一种动力,是内心目标产生的一种动力,也是兴趣和热爱交汇时产生的一种动力。要知道,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才能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内驱力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和行动,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内驱力的人,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崛起。也可以这么说,人生的真正开始,是从内驱力的觉醒和持续燃烧开始的。 作者结合自己20年的教子经验,发现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解决大多数养育难题的根本方法。 那么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 和谐的亲子关系,自由的生长环境,父母的不断学习和自省,是培育孩子内驱力最好的土壤,也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 做好六个方面,让孩子的内驱力自然生长 一、爱孩子,无条件地爱,促使他建立自我意识 父母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安定感。这样他就不必担心来自家庭和外部的压迫、控制、抛弃、嘲笑或轻视,展现出来的情绪是喜悦、恬静、充满活力的。不担心外扰也就没有内扰,这样就不会消耗精神能量,精神张力就会向内,逐渐发现自我。 二、理解孩子的“浪费”时间 不要认为孩子在玩游戏、看电视或者和伙伴玩耍的时候是在浪费时间,时不时的去打扰他,这样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影响内驱力的觉醒。 三、扩展孩子的涉猎范围和领域,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 父母要给孩子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到多个场所去体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们去玩,去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不经意地带他们进入不同的场所和领域,让他们在各种经历中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擅长的方面,加以鼓励和培养,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起某一方面的自信心。 四、尊重孩子,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存在 尊重孩子,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犯错,允许孩子建立自己的节奏,休整、调节、充电,再上路。这才是对一个独立生命最深切的体谅,最深切的尊重。 五、敢于放手 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这样他才能把爱好的洞挖得越来越深,发现深处世界的秘密和宝藏。 六、助推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自己能解决的让他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我们要给他一些帮助,助推一下,让他翻越过去。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从五大纬度深入剖析内驱力形成的关键要素:有边界的自由、书香浸润、父母自我成长、在大自然陶冶身心、正视成长弯路。并给予六个开启孩子自驱力的按钮:无条件的爱、不打扰不忽视、敢于放手、适时助推等,手把手教你如何唤醒孩子内驱力! 全书独立不盲从,犀利而温暖,给焦虑的父母莫大安慰,具体可模仿的方法,让你迅速找到突破口,事半功倍地培养出一位优等生!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