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词里的矢志报国
编辑荐:陆游仍留下了《示儿》这般的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靖康二年(10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此时陆游年仅两岁,便随家人开始了逃亡生活,直到建炎三年(1129)其父陆宰携家人逃到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而这一段逃难的经历却对当时的小陆游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受儿时经历了“万死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耳闻目睹了金兵的烧杀掳掠的种种暴行,以及其父辈家学的影响下,陆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留下来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爱国诗作。细细研读陆游先生的诗词,可以发现他的爱国诗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统治集团无能以及投降派卖国行径的愤慨及谴责。南宋自建国起,就在当时宋高宗的统治下,形成一种“畏金病”,轻易不敢与金国言战,只求苟延残喘于江南一隅。统治集团以“苟安妥协”为基本国策,对金称臣纳贡,奴颜卑膝。陆游在看到了这一点后,对这个腐朽的政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抨击,这也是他为什么始终被南宋官场排挤打压的主要原因。如他于《陇头水》中所写“生逢和亲最可伤,岁晕金絮输胡羌。”以及《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中所写的“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等诗文对于南宋的妥协政策毫不留情的揭露出来,同时,对于统治集团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判。他在《夜读有感》中写道“公卿有党排宗泽,炜幌无人用岳飞。”以及《追感往事》中的“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都是对当时的投降派的痛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投降派狐群狗党、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的可耻行径。
靖康二年(10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此时陆游年仅两岁,便随家人开始了逃亡生活,直到建炎三年(1129)其父陆宰携家人逃到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而这一段逃难的经历却对当时的小陆游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受儿时经历了“万死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耳闻目睹了金兵的烧杀掳掠的种种暴行,以及其父辈家学的影响下,陆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留下来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爱国诗作。细细研读陆游先生的诗词,可以发现他的爱国诗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统治集团无能以及投降派卖国行径的愤慨及谴责。南宋自建国起,就在当时宋高宗的统治下,形成一种“畏金病”,轻易不敢与金国言战,只求苟延残喘于江南一隅。统治集团以“苟安妥协”为基本国策,对金称臣纳贡,奴颜卑膝。陆游在看到了这一点后,对这个腐朽的政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抨击,这也是他为什么始终被南宋官场排挤打压的主要原因。如他于《陇头水》中所写“生逢和亲最可伤,岁晕金絮输胡羌。”以及《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中所写的“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等诗文对于南宋的妥协政策毫不留情的揭露出来,同时,对于统治集团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判。他在《夜读有感》中写道“公卿有党排宗泽,炜幌无人用岳飞。”以及《追感往事》中的“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都是对当时的投降派的痛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投降派狐群狗党、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的可耻行径。
第二个方面是抒写自己希望以身许国,战死沙场的壮志豪情。陆游的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矢志报国的抱负。从他留下的《观大散关图有感》中可见其在二十岁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大志。而在乾道六年(1170),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淳熙五年(1178)离蜀东归,前后差不多九年时间。这是他生命旅程中十分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沸腾的军中生活,极大地开扩了他的眼界和心胸,写下了许多杰出的爱国诗篇。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写道:“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言怀》中的“捐躯诚有地,贾勇先三军。不然资恨死,犹冀扬清芬。”《秋声》中的“草罢军书重上马,却从秦驾下辽余。”还有《长歌行》中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甲宝剑夜有声。”等无不体现陆游无时无刻都在希望能提三尺剑,斩尽千家胡。《病起书怀》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更是给我们再现了一位倔强老者拖着病体,挑灯夜读《出师表》忧国忧民的身影。
而第三个方面则是作者对于自己未能看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遗憾。当年复一年,收复旧土的愿望迟迟未能实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陆游心急如焚,悲从中来。在《书愤》中可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以及《观长安城图》中所写的那般,“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可见陆游对于王师未能北伐以复中原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而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这首词中,更是悲叹:“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抒写了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纵使是在临终之际,陆游仍留下了《示儿》这般的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 年 1 月 26 日),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陆游的爱国诗词从对统治集团无能以及投降派卖国行径的愤慨及谴责到抒写自己希望以身许国,战死沙场的壮志豪情,再到最后作者对于自己未能看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遗憾。可以说贯穿了作者的一生,抒发了自己对于这个腐朽的王朝的失望,我们能深深的感触到诗人“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于南宋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又爱又恨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