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浅论古今——秦2

发布时间:2021-12-28 14:25:10

  编辑荐:但是赵奢与廉颇蔺相如同位,深受国君信任还有真才实干的人,在赵惠文王统治下确实不多。管理者不需要再意那些小的细节,但一定要懂得驾驭人才。这一点上赵轲就输给了赢稷。

  离开奴隶主贵族势力扎根的雍城确实有利于稳固新兴地主阶级,釜底抽薪嘛。可是迁都距魏国不过百里的栎阳,就好像把自己送到人家刀板下一样。这个举动据说彰显了秦献公收复旧地的决心,也方便进行军事调动。很好理解,国君要钱,敌人要命,两相权衡,当然命更重要。

  秦献公可不是那种容易脑子一热的人,如果没有七成以上把握认为迁都一定会对秦国有利,他绝不会拿国民生计开玩笑。

  魏国秦国好比大腿和胳膊,真的打起来能有多少胜算,再迟钝的人也看得出来。迁都一事不止这么简单。

  其实在这时候,秦献公已经的改革已经在初具成效。不限制土地私有,使地主阶级迅速活跃。旧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是靠分赏的,地就这么多,秦献公不给你,你就得自己想办法。于是越来越多贵族失去土地,国内呼声掀起来,大家都为土地争破了头,矛头纷纷指向国君。

  秦献公看时机已到,大手一挥:走。我们抢地去。

  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这种手法到今天也很常见,统治者把它当成一剂强心剂。

  秦献公十九先后打败韩魏两国,多年了首次插手中原内务,在诸侯间初露锋芒,两年后又两次攻打魏国,抢回了被魏国强占的土地,把土地分给贵族。

  落后的秦国终于于中原接轨了,这几场仗打下来,对内团结了人心,稳定秩序,让大家结成一条绳上的蚂蚱,对外骚扰魏国,给未来外交创造一个有弹性的伸缩空间。

  不得不说是一步险棋。能不能用好,六十多岁的秦献公是看不到结果了,全看下面的接班人,如果接班人糊涂,强秦大业也将毁于一旦。

  赢师隰撒手归西,一切恩怨消融时,有没有再想起自己无依无靠的童年,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青年,心狠手辣,不惜杀死褓中婴儿、血亲骨肉的中年,以及心怀慈悲,手握利剑,一切思忧尽为身后事的老年?

  虽然历史鲜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为了把重担顺利移交,秦献公耗了近十载光阴,竭尽所能为长子营造内外环境,费心替他清扫道路,稳住人心。对外人都做到如此地步,那对自己的太子会如何要求,可见一斑。秦孝公自小就在父王严厉教导下,一点一点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在父王传奇一生落幕之际时,年仅21岁的秦孝公,接手秦国,成为秦国下一颗闪耀新星。

  【木秀于林3】

  秦孝公即位后,把父王为他留下的筹码变现,与魏国议和。秦国有了一个不错的外部环境。有时候解决问题没有必要死死抓住问题本身,可以主动制造麻烦,为自己增加谈判筹码。

  外部稳定下来,赢渠梁开始处理内部问题。他想要改革,可是改革必然会动摇现有利益集团,所以不能指望靠现有的人为他助力,只能补充新鲜血液。于是秦孝公主动对外招揽人才,发出求贤令。

  离开魏国的商鞅慕名而来。

  这时的商鞅已不是刚离开卫国那个小书生了,在魏国的经历,使他不光吃透了法学精髓,还对名利场上明争暗斗了然于心,让他的心智高过一般学者,比去人吴起更懂得隐忍,懂得变通。

  三言两语,秦孝公已经明白了商鞅就是他想要的经世之才。商鞅用帝道、王道、霸道之术,三次试探秦孝公,让两个人都大致了解了对方心意。良臣择主而仕,我想商鞅心里也中意秦孝公,知道眼前的年轻人不止有雄心壮志,更有实现抱负的决心智谋,绝非夸夸其谈急功近利等闲之辈。商鞅选择留在秦国。

  最开始他没有得到重用。凡事要慢慢来。对管理者来说,用人不疑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定要有前提。秦孝公欣赏商鞅,不代表就能马上信任他。

  商鞅本是卫国贵族,大可以留在卫国享受荣华富贵,或者在强大的魏国找一份不错的差事,却跑来了秦国。秦孝公要对这个人委以重任,首先要了解这个人,搞清楚他想要什么。明显不是权势,不是功名,不是天下苍生。如此心智,如此才华,在沉浮在官场污泥中游刃有余还不被世俗污染。或许他只是想要一个赏识他的人,想看到自己真正才华被人看到。更想运用脑子里的想法做点实事,权力是个诱人的东西,像商鞅这样治国安邦的人才想要手握权力,就好像诗人想握笔,农人愿持锄。

  相比下秦孝公的心思就更简单了,他想要的是有朝一日秦国自强,秦人自立,西方再不是无主之地,诸侯再不会把秦国当做一颗棋子。

  互相了解,是信任的基石。

  下一步,还要为商鞅铺路。秦国改革说白了就是要从贵族手里夺权,不能损害别人利益还指望别人替你办事。想要改革顺利进行,商鞅需要储备一批新的力量为他办事。但这事秦孝公必须亲手来办,防止日后自己被这股力量架空。想必商鞅明白秦孝公的心思,也完全理解。

  又是两年。两年里,君臣二人不断磨合,互相信任,默契一点点增加。大臣们也是看着商鞅一步一步在秦国站稳脚跟,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两年后,万事具备。公元前359年,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拉开变法序幕。

  法令是交给商鞅负责的,见效后功劳自然首推商鞅,大家等着看他加官进爵。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终于要开始变法了,秦孝公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是要重用吗?

  众议纷纷,唯独商鞅平静地接受了,没有一点不悦。他深知秦孝公办事谨慎,变法刚刚开始,最怕节外生枝。他不会去为难国君。更何况,左庶子属于执行机构,这个职位下暗含了秦孝公想要保护商鞅的心意。万一变法出了什么纰漏问责也不会立即牵扯商鞅。商鞅作为执行者,罪责再大不过是办事不力,不是zz上的错误秦孝公都可以替他挡一挡,保护商鞅,也是保护变法。

  可以说在变法真正开始前,两个人就已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算到了,后面一切能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起点铺设。

  商鞅变法在历史书和电视剧里描写的都很热血,似乎一帮人脑子一热鼓起勇气加把劲,这变法就奇迹般完成了,秦国就奇迹般强大起来了。

  其实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具体的变法历程和原理,这里不作详论。自古以来商鞅变法做为改革典范备受人们关注,里面暗藏的那些精妙构思令人如痴如醉,有兴趣建议仔细揣摩。

  变法真正开始后,秦孝公和商鞅变得更加有耐心,丝毫不敢急功近利。改税制,动增量,两步走。初见成效没有不着急着享受,反而更加小心谨慎......

  在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又是实力这么弱小的一个秦国,秦孝公还能气定神闲考察商鞅,储备人才,耗费两年多为变法铺路,变法实施过程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被眼前利益迷惑。对于一个二十来岁的人,实在难得。

  十年后,贵族阶级利益的底盘基本被抽空,新上来的阶层足够强大,可于旧贵族制衡,改革到这里才终于走完了第一步。不过后面就简单的多了,很快秦国国力强盛,百姓富裕充足。西方霸主初显尊容。

  读商鞅时,我常常想到吴起。

  吴起性格刚烈,智谋果勇都不在商鞅之下,但缺乏隐忍。吴起总是在逃亡,他耿直的性格容不得官场尔虞我诈,成于此,败于此。逃亡一生,最后明明可以逃,却选择毅然回首,回到君王身边,死在了乱箭下。楚国的改革也随之破产。

  换作商鞅会如何?商鞅要通透得多,清醒的多。为了保住改革成果,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假若换一个世界,惊闻秦孝公的死讯,商鞅又会作何选择。当然以商鞅的智谋不会让事情走到那一步,只是假设。是逃,还是走,是忍住锥心止痛股全大局,还是像他崇拜的吴起一样舍生报答知遇之恩?

  世上总有这样的人。脑袋聪明却长了一颗糊涂心。

  一不小心谈起治来了。历史谈论zz免不了会轻薄人。社会发展是无情的,有它残酷公平的规律。但我真正想谈的不是zz,而是zz背后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彼小星】

  经历了秦孝公。下一个我们来讲嬴稷。

  对于赢稷我不想多谈,一部芈月传把他的恨离愁都讲得清楚。历史总是很相似,这位幼君的经历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他的zz才能更是在与齐楚较量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不露声色地解决掉秦国两个心腹大患。后面赢政的故事就有不少相似之处。其实是想讲讲赵括的故事。

  赵括,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历史上记载赵奢是公平公正,治兵有道,有勇有谋的将士,曾在战场上打败过秦军。可以说是赵国少有的才干人物。

  赵国赵惠文王用人有一个特点,首要不考虑才能,而是忠诚。廉颇、蔺相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平平,但品德高尚,忠君爱国,匡扶正义。大概也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吧,小时候几次经历政变兵败,让他对自己周围的大臣心存恐惧。重用的都是如蔺相如这样可以牢牢控制,绝对忠诚的人。蔺相如两次与秦王交锋都没给赵国带来好处,完璧归赵更是赵国外交上一大败笔。

  但是赵奢与廉颇蔺相如同位,深受国君信任还有真才实干的人,在赵惠文王统治下确实不多。管理者不需要再意那些小的细节,但一定要懂得驾驭人才。这一点上赵轲就输给了赢稷。

  而赵括,自小跟父亲学习兵法,出入战场,面对过虎狼之师秦军。说兵家,赵括绝不在廉颇之下。

  可是他真的有历史所说那么不堪吗?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谋图韩国上党郡。

  (未完待续)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