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2-02-14 12:01:52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是一本由李雪涛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8,页数:3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读后感(一):于方寸中,在哲学中求索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研究哲学史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就像中国的哲学家在研究其他国家的哲学一样,中国的哲学同样也吸引着许多外国哲学家探索的脚步。这样的哲学家有很多,诸如莱布尼兹、黑格尔、雅斯贝尔斯等人,虽然与中国相距很远,但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哲学著作中写下了他们心中关于中国的哲学观点。

  除拿到这本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雅斯贝尔斯与中国》时,翻开制作精美的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字——“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想想看,这句话竟是那么得引人深思。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打开了这本书,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我几乎从未见过的世界。

  雅斯贝尔斯是谁?简单来说,他是一位德国的哲学家。哪怕您没听过雅斯贝尔斯,或许您一定听过一个词——“轴心时代”,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在书中了解。

  无论是将中国理想化了的莱布尼兹,还是将中国平庸化了的黑格尔,又或是专注于人的自由问题的雅斯贝尔斯,他们都是他们各自时代欧洲主流思潮的推动者,不得不说,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精神。本书分为八章,分别讲述了雅斯贝尔斯对中国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和佛教思想等的认识,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另一种理解方式。

  由于我对哲学的理解尚浅,读完本书后,我并不敢对其中的哲学论点妄自评论,在这里只说一点最深刻的感受: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形成,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思考和验证。

  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上大学是为了学习什么?或许并不只是专业知识吧。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大学应该培养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此形销骨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风险,静听内心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后者则需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定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读后感(二):基础之上高楼磐稳 ——看《雅斯贝尔斯与中国》的互涉

  涉世越深,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这是作为一个人的认知局限,也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莱布尼茨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数学领域里的那个莱布尼茨,因为微积分而与牛顿争的举世喧嚣。无独有偶,雅斯贝尔斯(简称雅)作为一个多学科学者,对世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无法回避的是,拥有五千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国,一下子就撞进了他的心扉。与莱(莱布尼茨的简称)通过中国审视欧洲的目的不同,雅用“轴心时代”的概念彻底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世界文明观。 哲学,在大多数人理解是一种神乎其神比较费脑筋的东西,而本质上,它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在我理解,哲学就是解析,让内在的不易于辨别的逻辑大白于天下。 对于任何一种学科的探索,方法论很重要。就像解题思路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效果。哲学所追求的,是客观而全面。在客观方面,沟通就极为重要。因为人作为意识的主体,有自己的文化修养所制约,这是一个壁垒。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世界大同的推进,需要彼此的开放性,这样才能有真正的人类关系。 写就《道德经》的老子,是中国伦理世界观的创立者,他的著作在德国有多种译本。雅对于中国思想、哲学、宗教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就是遍览群译著,对比分析后获得的结论。老子的道,万物归一。一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老子的生命观和对社会的思考,使得咋对于他哲学中一些既定的概念和范畴做了反思。雅把老子的道与自己哲学中的概念“统摄”做了互文性解析。它被认为是那样一种东西,自身并不显现,而一切别的东西却在它的里面对我们显现出来。物质本源是人类永不休止的探索,存在于一切可能性的虚空而不是世界的所有纯粹现实性之中的道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的涵盖量虽然极为博大,但条分缕析极为精细。对于各个著名的哲学家,其自身的特点及其著述,都做了比较中肯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 人格魅力,不同于追星,不会在时间洪流之中逐渐淡化。本书的末尾,即作者的后记中,雅的影响尤为突出。作者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探知的有关雅的一些事情,读来无不让人动容。雅倾其毕生精力,为哲学大厦添砖加瓦,使得人类的精神求索有了更为辉煌的空间。雅关于哲学的庞大计划,才刚刚付诸实施便溘然长逝,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空洞。希望后来人,可以像《红楼梦》一样,把雅的巨著延续完成。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读后感(三):关于哲学的那些人与事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在李雪涛教授的《雅斯贝尔斯与中国》一书中,用自己积攒二十几年雅斯哲学研究,教你一步步走近哲学,走近那些伟人,并与伟人们的思想碰触,交流!

  在莱布尼茨眼中的中国,从他书写的《中国近事》与《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与中国文化、中国的宗教以及中国哲学的喜及认可!并将中国的文化展现给欧洲人认识和了解!并且强调基督教徒在传播文化与知识的同时,要做到只是的“双面奔赴”,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中国本土的文化知识!莱布尼茨不仅关心本国文化的传播,更看重的是如何促进文化层面上的人类的幸福与发展!

  莱布尼茨认为——所谓的世界文化,就是中国与欧洲相互补充而成的!这也是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极度肯定!

  如果说,莱布尼茨是“扬”中国文化与哲学,那么黑格尔的态度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抑”!对于中国文化,黑格尔是平庸化了中国的文化!

  耶稣会传教士向欧洲知识界介绍中国文化时,多是以“儒家正统道德学说”的史籍为主,而这种“文学方法”却被欧洲人认为中国是“停滞、处于低级阶段”的证据!

  再加上欧洲知识界对东方的兴趣转向印度,所以,从大革命以后,欧洲对于中国的崇拜逐渐消失……

  哲学,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赫尔德还是孟德斯鸠,都在哲学的发展路程上留下了璀璨的的印记!

  雅斯贝尔斯的的眼中,中国是不可忽视,重要的!中国是他寻求世界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雅斯贝尔斯希望通过对世界不同文明发展进程的探寻,去思考和揭示人性存在的现状,进一步发现共同的起源和未来!

  在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里,对于各个文明都出现的伟大精神导师给予肯定,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古印度的释迦摩尼,我们中国的孔子与老子等人的思想与他们说提出的文化,对于整个人类的影响!

  所以,在雅斯贝尔斯说提及的哲学世界史建构中,中国也占着一席之地!

  当然,书中还有雅斯贝尔斯的全球史的观念,以及从上面所提及的轴心文明到多元的现代性,中国学界对于“轴心时代”的批判;雅斯贝尔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认识以及对佛教的思想的认识……李雪涛教授从对于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研究,再加入个人的见解,书写了雅斯贝尔斯不同的一面!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读后感(四):《雅思贝尔斯与中国》--跨越迷茫、寻找实存自我的“缘分”

  说起雅思贝尔斯与中国的缘分,要从另几位我们更熟知的哲学家说起--比如莱布尼茨和黑格尔。身处各自的时代,他们在了解了一些汉学思想后,判定汉学思想“可以被接受”、“还不错”,就算得上是那个时候欧洲学界思想开明的代表了。而雅思贝尔斯则凭借自己对汉学更深入的了解、追求“浸入式”体会哲人思想、反过来用思想促进自己的行动试图用汉学思想推动西方哲学的治学方式,注定要与中国结下不解的缘分。

  就现代人看来,雅思贝尔斯的著作,也许正是那些自认为被逼到临界点的天才或疯子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身处迷茫的区域、又找不到知己倾诉交流的人最需要翻开看看的。而读者是否能够走出来,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天才与疯子各自如何定义自我。雅思贝尔斯与中国的缘分,则起源于他对各个国家的大哲学家们的研究,而他对中国哲学家们的研究,则代表了西方哲学家群体对其他国家的哲学家们和他们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吸纳、包容。例如他对孔子的研究,对老子和道家思想的研究,并非是像黑格尔,仅仅是把东方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们作为西方哲学思想一个可能存在的起源而分类。

  书中提到,雅思贝尔斯认为,研究哲学应当是“做哲学”,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因为哲学在其生发的年代中,代表着同时代人的历史,应当是其他学科及精神领域的反射(自然包括该哲学家自我时代角色的反射,可以用哲学来反观世界)。所以,哲学即便有因为自身在交流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必然缺陷,也就更需要人们以包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让“哲学的世界史之当下存在能够成为普遍交往的框架”;也需要人们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尽量全面地掌握哲学家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征。因此,雅思贝尔斯主张,利用一种类似于“浸入式”的思想体验,将自我进行分裂,同时又不完全失去自我,保持“澄明”(“这是一种不需要解释的明晰,一种不用规定性也能达到被思之物的思忖,一种不需要去认识的确定”),让自己依旧可以对自我进行“统摄”(体验的过程类似“庄周梦蝶”)。

  尽管这个“统摄”的“轴心”内容,也许是会随着时空的变化不停变动的(包括不同人群、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轴心”一词背景的了解)。因此,即便我们选择了一位哲学家,并愿意去全力收集其毕生经历留下来的资料,多数人也没有雅思贝尔斯那样的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的学科背景,可能无法“共情”到哲人的全部思想,还原出哲学的世界史中,这位哲人最精准的坐标。可是,我们却可以因此不断地对照互补、反思自我、创造自我(类似意识和行动的相互转化),试图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使命(类似“知行合一”)。故而,没有统摄,也就不存在分裂的说法或状态,也就不存在雅思贝尔斯认为的、哲学的普遍性中依旧蕴藏的“轴心”(例如“创造出一个想成为的自我”与“使命”)。统摄和分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是雅思贝尔斯追求的实存主义哲学。这个过程没有所谓的最高标准,或者终极真理的实现。而越是处在这一过程中,越是能够清醒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创造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试图冲破迷茫的状态,也就是证明自己实际存在的过程。也许这种哲学看似秩序较为分散,也许这一哲学构建起来颇为繁琐复杂,但那却是雅思贝尔斯的哲学所最终追寻的,连同他的个人经历和著作的脉络,也都清楚的证实了这一点。

  本书在哲学类读物中,属于读者只要对儒释道最浅显的哲学思想有基本了解就比较能被吸引的程度,用语也不讲究使用大段引文或专业术语,前后文对引用概念的解释也可以形成很好的对照呼应关系,详细介绍了雅思贝尔斯的哲学体系中关于“哲学的世界史建构”的脉络,及其中与中国相关联的部分,包括中国学者和汉学家们对雅思贝尔斯的哲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评价(与变化)。而且,可能因为作者的确颇受雅思贝尔斯哲学思想影响的缘故,全书并不急于说明自己的研究如何具有“非凡的研究价值”,而是通过还原部分雅思贝尔斯的治学经历,先通过研究雅思贝尔斯的哲学世界建构,去反向说明雅思贝尔斯的哲学思想中,涉及中国的部分如何渐渐丰满,直至能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达成互补(比如其中关于科技的认识部分),成就了雅思贝尔斯的哲学观,再讲多种研究雅思贝尔斯的学者因为身处不同时空形成的不同研究方向,最后默默地写到结尾,留下雅思贝尔斯认同的“开放式成长”的余响,就形成了这样一本值得反复玩味的好书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