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旧忆
许久没有去电影院了,回忆一些关于看电影的旧事。
2019年10月24日。
一个人跑去看双子杀手,看完后一个人吃饭,吃完饭一个人坐地铁,这城市有无尽的相聚,无穷的热闹,从身边流过,和我没有关系,我痴痴地看着闪烁的车窗,仿佛像Henry一样抽离地看到了自己,诶那好像就是自己的倒影。
怎么说呢,剧本真的老套,从故事到结构都老套,但有几处关于“自我”的台词莫名很动人,也许是我想多了,导演没这意思。
然后就是观影体验是全新的,那块显像的,作为光影载体的屏幕仿佛真的消失了,既不是发光源,也没有反射光的感觉,就好像是在看实体一样,纵深无比真实。另一个感受就是亮,3D眼镜几乎没有带来什么衰减,一些白天有阳光的场景,有迷醉的沉浸感,特别哥伦比亚那场,动作戏开始前,那些云啊,风啊,树啊,影啊,让我一时有些发呆,像是进入了什么缓慢的夏天。海边夜景也很美,不会漆黑一片,大致就是,“夜色凉如水”。
比利林恩我也看的120帧,但当时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大屏幕上看高清电视,看人脸特别清晰,但依然是一种屏上的清晰,场景的代入感并没有这次强烈。我想也有可能是我做了近视手术,这次是纯裸眼看的。
2018年6月16日。
试问谁不想躺在星爵的大胸上睡觉呢!
你们去看侏罗纪2,就知道我什么意思了!星爵他很那个!就是大规矩下有小动作,正人君子又带点儿不确定波动项。
不过这个系列再怎么折腾,在我的三线小县城回忆滤镜作用下,总有一股摆脱不掉的90年代碟片感。
谁能想到大洋彼岸阳光最灿烂的地方摄取的光影,会重现在1997年中国西南一个小镇家庭的步步高vcd上呢?我还没有看过世界,有些世界已经到了这里。
2018年5月14日。
我说一个最大的遗憾吧,可能是因为大角色容量而在分配节奏与份额上已经十分逼仄,以至于从电影性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设计感”。
本来那几个宝石的能力,有非常丰富的可能与镜头,调度,剪辑结合而构建出谐振的效果(想想x男里的快银镜),但实际上呈现出来的几处奇巧创意都是对内容本身的挖掘,而不是与形式擦出的火花。
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几处“重逢”,但这是因为过去的故事与情怀预置,提供了易感的心理之靶,与电影本身的手法关系不大。
轮流上给幻视争取时间这段最适合高潮的场景,被排排坐吃果果的幼稚编排拖拉成现场不举被拍的集体尴尬。罗素兄弟拍对战一定是需要长长的跑道助跑的,灭霸其实是个鞍马吧……
虽说尾灯的趣味与品味一直被骂,但回想一下他是怎么拍群像的,复联1一个连续长镜一个旋转集结打造成流行文化icon,复联2开场故技重施,依然奏效,结尾因为人太多难以一次全部入镜用了一点接力技巧,效果还是不错。如果觉得复联3人太多,不适合全局展现,平滑的接力(而不是重复跳高)也是一种选择。
再回想一下这部最后的大战,像不像一个带了稳定器与无人机的战地记者随团跟拍,现场太混乱了来不及构图,哇队长在锤怪兽拍拍他,哇黑寡妇在撕比邻星拍拍她,咦天空飞过一个猎鹰无人机跟上……
全片最大的匠心,也是无限手套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第一次在一部PG-13里能够听到塞缪尔杰克逊说出motherfu………
也不知道21世纪20年代在电影院看的第一场电影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