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业内人士》是一部由刘卫阳 / 赵朋彬 / 梁盛盛 / 刁翠霞 / 韩再雷 / 麦尔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业内人士》影评(一):业内人士
1.脑神经外科医生都是胆大心细的人啊,从鼻孔进行微创手术好牛!磨鸡蛋壳和缝鸡蛋的练手有被震撼到;丈夫通知亲戚们妻子手术成功时哭了。 (天坛医院) 2.一台手术面临的可能是多方面的风险,而这需要抉择:先做心血管手术孩子可能缺氧死,先做剖腹产母亲的血压增大…一台手术还需要多个科室协同完成:麻醉科、妇产科、儿科、心血管…(安贞医院) 高考时好想学医,最终以一分不到的差距错过第一志愿。现在想来,做一个有担当的医生,要博士读到第一名,要工作时每一分钟都高度集中注意力,要团队合作,要在一毫米的空间内精细操作,要在千钧一发之际依然沉着冷静争分夺秒,还要能一场手术就做十小时…… 现在我庆幸,因为我真的觉得我很难有这么多优秀的品格。 3.急诊科医生没有神经外科、心血管做“大手术”那种叱咤风云之感,可是他们要在资料相当有限的关头迅速回忆各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并且做出诊断…感觉急诊科医生真的是全科都要背得很溜才行…而且还要精通各种疑难杂症和极罕见的疾病…(北京协和医院)
4.一个好的医生并不依赖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经验。大学时背完了书远不足够,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而一个好的医院,知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协和)
5.北大肿瘤医院的杨跃医生真的“艺高人胆大” “非常自信”了。一般的医生会选择保命不保肺,而他要都保;检查结果显示阳性,一般的医生会选择重新开胸再切割,而他把样品再次送去检测,果然再次检查的结果是阴性……让人佩服。
6.“做手术不只是做手术,还要考虑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杨跃教授说要想手术做得好,解剖学要学得好,对身体的各种结构精细到两根血管间的位置关系都得很熟悉。以后想去捐尸啊,这可能是一个非医学生能为医学出的一点点力了。
《业内人士》影评(二):令人回味的医疗纪录片
近期,记录国内顶尖医疗专家和优秀年轻医生的影片《业内人士》,一经上线就获得极高口碑。医院是高度浓缩世间百态的地方,与大众的日常息息相关,更是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的空间。在国产纪录片领域,医疗纪录片近年来独树一帜,精品频出。
《业内人士》
医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职业?纪录片《业内人士》带观众走进了北京4家知名医院,跟随拍摄顶尖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医生,展现他们的工作状态、高超的医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
与其他医疗纪录片不同的是,《业内人士》以一种更为冷静客观的眼光在记录着医生的日常,而没有突出医院环境中生死离别的情绪,显得格外克制。当身患重病的患者命悬一线时,并没有给这个患者的故事太多的镜头,而是更愿意将其病症的原理、医生高难度的手术过程展示给观众。因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业内人士》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职场片”。
《人间世》
2016年,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十集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最近《人间世》第二季又正式开播。该片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通过全景化的纪实拍摄抓取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还原真实的医患生态,人性化地展现医患关系。
尽管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不是治愈的故事,但记录的力量让人们在医生和患者的真实甚至是残酷的生活里思考自己的生活。拍摄团队希望,通过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映社会变革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生门》
这是一部直面生命诞生现场的纪录片,拍摄500多个小时的素材,涉及近80个家庭的故事,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20多个细节丰富的完整故事。
妇产科是生命开始的地方,大多数时候,它充满了生的喜悦,但不为人知的是,生死交替同样是妇产科的主题之一,那里有许多人和事会唤起观众的思索。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因为通过了解生产,让身为子女的人与母亲达成亲情上的一种和解,更提供了人在面对生活、生存乃至生命的选择时截然不同的路径参照,以及由此带来不同命运的启示。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这部纪录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记录场景在送院之前。上海是全国急救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该片将镜头对准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3辆120救护车,记录了9位120一线急救人员在救护车接到急救任务后所发生的故事。因此,该片的主题比较集中,主人公就在3辆车上。
该片不仅向观众传递生命的价值与人间的情意,也给观众带来实用而生动的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将日常相关的医学常识、急救技巧等自然地融入纪实片中。(朱香)
以上文章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2019-01-09 第5版 文化),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342521.shtm?id=342521
《业内人士》影评(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个关于医学的纪录片——《业内人士》(AV37542414),这部11月26日在央视首播后,得到了很多平台纪录片专栏的推荐,登上首页。
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医生,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他们见证着生死,他们掌握着治病救人的良方。本系列纪录片带你走进北京4家知名医院,跟随拍摄顶尖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医生,展现他们的工作状态、高超的医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他们中有抢救生命的急诊医生,有挑战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外科医生,通过他们的故事,体现医者的职业魅力。
在正式进行手术之前,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张亚卓在这里做手术前的模拟演练,像这种脑外科的手术,风险往往很大。即使是有着35年工作经验的他来说,也需要考虑病人的生长状态的差异。
对于没有经验的医生而言,采用鸡蛋来模拟大脑内的肿瘤异物,方能锻炼到成熟的手术技巧,生命只有一次,不是儿戏。外科大夫如果不较真的话,后面会有很多人命等着。正如欧阳修创作的《卖油翁》说的一样:无他,但手熟尔。
即使是很小的损伤
反映到身上,后果都很严重
30岁的艾俊,经历过脑肿瘤手术后,出现了系列的并发症:神经无法自主控制、半身知觉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着艾俊头上的开颅刀口,张亚卓也表明手术能改变的有限,有的能行,有的不能行,在一些疾病症状面前,医学手段显得无能为力。
所以需要对每个病患做到知根知底,提前规避风险。因为无知,才会害怕,只有去了解疾病,认识疾病,我们才能去谈论如何战胜它。
面对脑脊索瘤再次复发的张春华,虽然摆在面前有手术做与不做这两条路,可是大家都知道情况都不乐观。因为瘤子占了脑子的四分之一差不多,还压迫到了视神经,就连同行也觉得这个手术风险太大,面对如今恶劣的医疗环境,认为不值得去冒险。
张亚卓选择为张春华的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当然一台安全完美的手术,除了上面说的需要丰富经验之外,做到手要快、心要细,还需要有团队缜密的决策方案。风险需要人来承担,这也正是张亚卓作为医生的胸怀所在。
第一集讲述的拯救大脑危机,仅仅上线两天,目前播放量已经爬到了将近12万,这对于一个医学类的纪录片是很难得的,无论你处于哪一个行业,成为业内精英不是易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在做精一件事情,所谓:仁术、心术、艺术。
这几年,医学类纪录片慢慢进入大众的视野,而且质量也在逐年增加,如2016热门的《人间世》,豆瓣评分在9.6分。这种拉近医院与患者的关系,通过记录片中摄影的镜头,外行人看懂医生的医者仁心,医生也走进患者的内心,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双方一起努力而来的。
目前,B站上最热的一条评论这样说道:
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三不黑: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业内人士》影评(四):绝非顶级纪录片,却有顶级的生命关怀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医生这样一个准入门槛非常高的职业更是如此。
但也正因为此,医生每日见证生死,争分夺秒治病救人的生活也格外让人好奇。
最近众多专注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它虽然整部剧仅仅只有五集,但是却有着极大的爆发力。
一经播出,受到了业外,甚至包括业内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1分。
它将镜头聚焦在北京四所非常知名的医院,跟踪纪录了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医学专家。
怪不得许多业内人士在观看此片时,都恨不得拿起小本本,每帧每帧做记录。
而业内人士也被数不清的超高端医疗仪器,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疑难杂症。
医生们妙手回春的技艺,惊呆在屏幕前,只能发出牛X的惊叹。
看完这部纪录片,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师张亚卓的跟踪记录。
他作为一个从业二十多年的老医师,主刀了两千多场手术,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8%。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依然如履薄冰。
他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手术刀有可能只是偏差了一毫米。
但在大脑这样一个布满神经元的器官里,患者可能就引发了脑死亡或者残废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不仅每次手术前都会认真的进行模拟演练,而且对于自己的学生也格外严格。
他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切鸡蛋壳的魔鬼训练。
学生需要操作手术器械在不损坏里面软膜的情况下,将鸡蛋壳磨平,然后将白色的软膜慢慢剪开。
再拿手术刀用发丝一般的手术线进行缝合,整个过程蛋液不能有丝毫溢出。
坐在屏幕面前观看整个过程的我,都是凝神屏息紧张得不敢动弹,但是这其实只是外科医生的入门训练而已。
这些专业的医师们,不仅有着高超的技艺,而且还必须具备着当机立断的判断与担当。
急诊室可能是医院里最繁忙的科室,而急诊室医生需要做的就是与死神抢时间,做较量,从中迅速找到让生命留存的转机。
北京协和的急诊室医师齐衍蒙曾遇到这么一个情况。
一个17岁的男孩从梯子上摔下,屁股着地,无外伤,呼吸心跳没有问题,只是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状态。
不要小看昏迷,这种症状可能意味着患者面临死亡。
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时间进行仪器检测的情况下,齐衍蒙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症状,迅速判断为颅内出血。
并经过处理缓解了病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的不仅是妙手,还有仁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生杨跃,一直强调,治病的第一步实际上是心理上的疏导。
而协和医院的妇产科更是将关爱病人作为科室世代相传的传统。
很多病人并不是被病魔打倒,而是被心魔打倒。
而医生发自内心的真诚问候与微笑,对于患者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部纪录片中,你每时每刻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压力。
病症之顽劣,病人之痛苦,与死亡之接近。
但是正是有着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他们与死神搏斗,他们用技术换时间,他们真诚对待每一位病患,他们给了所有人生之勇气。
所以这一整季的追踪记录,虽然每每与死神擦肩而过,谁又能说不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呢?
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吧。好好活着,不是比什么都强吗?
请珍惜每一天,请过好每一天,睡前回顾一天,我们才敢对自己说:活着真好。
《业内人士》影评(五):生死时速,《业内人士》如何奔赴一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也是死亡的场所。医生,则是除了家人之外,我们生命中第一眼与最后一眸望见的人。这样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人,我们对他熟悉又陌生。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医生能够完美的解决各种问题。影视作品给了人们一个虚构的医生幻想,真实世界中医生究竟是怎样?最近,由央视出品的医疗类纪录片《业内人士》,向人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医生形象。没有事先编排,没有刻意的煽情,全片以专业性观察医生的工作,展现高超的技艺。
是医生也是匠人
要成为一名能上手术台的医生并非易事。医学生不是大学毕业就能成为医生,而是要经过不断的磨砺才能走上手术台。《业内人士》第一集中,张亚卓让他的学生们进行手上磨钻的训练,当练到当每个鸡蛋都磨到硬质壳去掉以后剩下软皮而不破的时候,才算合格,只有这样在术中的磨钻才会一点问题都没有。
医生也是匠人,生命只有一次,手术没有彩排,谁也不知道开下去的那一刀结果是什么。医生的匠心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业内人士》将镜头对准手术间的医生,磨钻、开颅、血管缝合,每一项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在与死神赛跑的路上,医生们用他们的专业匠心抢回一条又一条生命。
是生命的重量也是真实的力量
人们长期接触的影视作品,不是将医生刻画成庸医,就是塑造成救世主。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对医生产生偏见。对医生的不了解,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医患矛盾不断恶化。《业内人士》记录医生的工作日常,让人们通过镜头去了解真实的医生。第二集中,患有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孕妇,需要紧急动手术,究竟是先破腹产还是先进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在一个小时内医生就要做出选择,否则就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选择必然意味着承担着风险,如何做出最佳的选择,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的医生共同沟通,不是主刀医生拍脑袋决定。选择是一场冒险,但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的进步,没有冒险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在死亡线上过去了。纪录片真实展现医生的工作状态,让人们从医生的视角看每一次诊断与治疗,有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展现纪录片的力量。
是优质的内容也是潜藏的深海
和《业内人士》一样,近年来,医疗类纪录片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增长状态。《生门》、《人间世》、《急诊室故事》等经过长期拍摄制作,细心打磨的作品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并取得不俗的成绩。也间接地说明观众对于医疗纪录片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这些承载了生命重量的纪录片已是一个慢慢显露出来的大IP。
在国外,ABC(美国广播公司)推出8集医疗纪录片《霍普金斯医院》,在该片不仅给ABC带来了超高收视率,而且为它赢得了美国广播文化成就奖。此后ABC趁胜追击又拍摄了《波士顿医务组》与《纽约医务组》。央视在2011年曾引进《波士顿医务组》,同样获得国内观众喜爱。NHK聚焦乡村医生的《日本乡村医生的最后50天》、讲述医生求学的《奉献一切,维系生命》、探寻人类疾病的《疾病的起源系列》。多样的选题向纪录片制作者展示了医疗纪录片广阔的市场,看到了纪录片未来的更多可能。
《业内人士》中的医生是《生门》里面那扇门的守护者,是《人间世》中将病人挽留在人间的希望。他们依靠自己专业的技能,完成了这场生死博弈。
传送门: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乔梓文 尼罗日亚
美编:周后盛
文字:周后盛
转载自搜狐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原文传送门:https://m.sohu.com/a/283734193_688642?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业内人士》影评(六):这部“医疗版的《杜拉拉升职记》” 获得99%网友的好评
封面新闻 记者 李雨心
无论何时看起来都繁忙的走廊,亮着红灯的手术室,排队等候治疗的患者,以及身穿白大褂穿梭在病房的医生。这里每天上演着生离死别的场景,无数的人在此与死神抗争,无数的医生进行着生死时速的抢救。
这里,就是医院。而医生,无异于是其中灵魂般的存在。
医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职业呢?他们每天是怎样见证着生死,又是怎样面对疾病所带来的挑战?一部横空而出的纪录片《业内人士》,就将镜头对准了国内顶尖的医疗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医生,展现了他们的工作状态、高超的医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该片以豆瓣9.1的高分,直接逼平了大热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更在年强人备受喜爱的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上,获得了99%的好评。近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采访到了纪录片《业内人士》的总导演刘卫阳,他徐徐道来一部高口碑纪录片的诞生之路。
24小时驻扎医院 素材就有10个T
有着二十年从业经历的神经外科医生张亚卓,已经做了大约6000台脑外科手术,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当他面临着风险堪称九死一生的手术时,他选择承担责任,表示“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进步”;在北京某医院的急诊部中,每30分钟就会接收一位病危紧急患者,急诊部的每位医生每天都在与死神竞速,一天下来,医生们的步数相当于200米的操场跑了80圈······纪录片《业内人士》中所展现的,是医生的故事,更是他们职业的魅力。
“《业内人士》可以说’片如其名’,最初的构想就是展示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故事,让普通大众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刘卫阳说到,其实近年来在纪录片行业中,并不缺乏以医生为主题的作品。但是思来想去,还是医生这个职业与受众的关系最密切,也具有很强的视觉性。
《业内人士》并不是一部大体量的纪录片,总共五集,且每集不超过三十分钟。但是就在这还不足够一部电影的时间中,前后耗费了主创团队一年的时间,以及两个多月的拍摄日程。“我们分为两组摄影,基本上24小时住在医院中,只要有突发情况,就立马扛起摄像机去拍。到最后,我们的素材足足有10个T的容量。”
身体上的疲惫都不足为惧,但是每天要见证着医院中的生死抉择,无疑对主创人员的心理造成了负担。“每天都拍摄外科手术的过程,有一位摄像师拍了几天后想接着拍,但是心理承受力不够了,这样的主题对于摄像师一个挑战。”
刻意减少煽情 做一部真正的“职场剧”
细看《业内人士》,似乎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眼光在记录着医生这个职业,并没有去渲染片中生死离别的情绪,给人以克制的感觉。当身患重病的患者命悬一线时,并没有对这个患者的故事太多的镜头,而是更愿意将其病症的原理、医生高难度的手术过程展示给观众。所以不少网友赞叹道:《业内人士》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职场片”。
说到这点,刘卫阳也表示,当初导演之间也产生过分歧,到底应该展示这些生离死别的故事呢,还是更多的表达医生这个职业的职业技能。“我们参考了很多作品,譬如纪录片《人间世》更多的是展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故事;而美剧《豪斯医生》,就是充分展示医生的技能。后来,我们又参考了《杜拉拉升职记》的模式。”几番博弈之下,《业内人士》选择了情感和故事让步于技能。“我们刻意减少了煽情的戏码,希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专业人员能够了解到专业知识,而普通人都能学到东西。这,才是行业剧和职场剧的标准。”
编辑 : 王婉君
原文链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1549639&userId=MTM0MDgxT&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业内人士》影评(七):「业内人士」的医学纪录片,荣登B站首页
站作为一个娱乐向的网站,仍旧有不少的优秀UP主提供高质量的作品,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个关于医学的纪录片——《业内人士》(AV37542414),这部11月26日在央视首播后,得到了B站纪录片专栏的推荐,登上首页。
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医生,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他们见证着生死,他们掌握着治病救人的良方。本系列纪录片带你走进北京4家知名医院,跟随拍摄顶尖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医生,展现他们的工作状态、高超的医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他们中有抢救生命的急诊医生,有挑战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外科医生,通过他们的故事,体现医者的职业魅力。
虽然气氛有点凝重,
但这里不是手术室。
在正式进行手术之前,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张亚卓在这里做手术前的模拟演练,像这种脑外科的手术,风险往往很大。即使是有着35年工作经验的他来说,也需要考虑病人的生长状态的差异。
对于没有经验的医生而言,采用鸡蛋来模拟大脑内的肿瘤异物,方能锻炼到成熟的手术技巧,生命只有一次,不是儿戏。外科大夫如果不较真的话,后面会有很多人命等着。正如欧阳修创作的《卖油翁》说的一样:无他,但手熟尔。
即使是很小的损伤
反映到身上,后果都很严重
30岁的艾俊,经历过脑肿瘤手术后,出现了系列的并发症:神经无法自主控制、半身知觉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着艾俊头上的开颅刀口,张亚卓也表明手术能改变的有限,有的能行,有的不能行,在一些疾病症状面前,医学手段显得无能为力。
所以需要对每个病患做到知根知底,提前规避风险。因为无知,才会害怕,只有去了解疾病,认识疾病,我们才能去谈论如何战胜它。
如果你不做结局会怎样?
不做生命没了。
面对脑脊索瘤再次复发的张春华,虽然摆在面前有手术做与不做这两条路,可是大家都知道情况都不乐观。因为瘤子占了脑子的四分之一差不多,还压迫到了视神经,就连同行也觉得这个手术风险太大,面对如今恶劣的医疗环境,认为不值得去冒险。
“如果你不做结局会怎样?不做生命没了。”
张亚卓选择为张春华的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当然一台安全完美的手术,除了上面说的需要丰富经验之外,做到手要快、心要细,还需要有团队缜密的决策方案。风险需要人来承担,这也正是张亚卓作为医生的胸怀所在。
第一集讲述的拯救大脑危机,仅仅上线两天,目前播放量已经爬到了将近12万,这对于一个医学类的纪录片是很难得的,无论你处于哪一个行业,成为业内精英不是易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在做精一件事情,所谓:仁术、心术、艺术。
这几年,医学类纪录片慢慢进入大众的视野,而且质量也在逐年增加,如2016热门的《人间世》,豆瓣评分在9.6分。这种拉近医院与患者的关系,通过记录片中摄影的镜头,外行人看懂医生的医者仁心,医生也走进患者的内心,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双方一起努力而来的。
目前,B站上最热的一条评论这样说道:
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三不黑: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以上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学PPT】,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bGt9s_kDvdRkzJkTTfWZw
《业内人士》影评(八):给这片五星是因为它够专业
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不黑育人之师,不黑救人之医,不黑护国之军。
这是最近B站一个比较火热的纪录片下面最靠前的评论。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正好,这部纪录片就叫:
《业内人士》
片子对准了一个大家既害怕又尊重的职业——医生。
害怕是因为没人愿意生病。
生病就意味着痛苦、意味着花钱、意味着面对生与死。
尊重则是源于医生可以让你摆脱病痛。
治病救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京天坛医院。
有着35年工作时间,6000多次成功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张亚卓正在进行手术前的模拟演练。
在他眼里,每一次手术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即便只是一个做过无数遍的简单手术,也丝毫不敢有任何马虎。
面对人类最复杂的大脑器官,哪怕只是几毫米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一辈子无法治愈的伤残后遗症。
30岁的艾俊,就由于脑肿瘤手术不幸出现了系列并发症,导致神经无法自主控制、半身知觉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危机,每一个即将走上手术台的医生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怎么练习?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少林足球》里周星驰饰演的五师兄为了磨练球技颠鸡蛋的桥段。
在这里,鸡蛋同样派上了大用处。
先把生鸡蛋放入头骨模型内,每个学生需要用专业的手术仪器在制定的区域打磨鸡蛋外壳。
有人回忆:
一开始都是,一戳一个准,一戳全破。
明明感觉自己的手很轻,还是一戳就破。
要做到保证鸡蛋外面的硬壳磨没了,里面的软膜还要完整无损。
这练的就是手上的精准功夫。
不止如此,磨完壳子还要把里面的软膜剪断,再用细如发丝的手术线进行缝合。
顺带把血管缝合技术也一并练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弹幕上纷纷喊“666”的操作,在张亚卓这里才只是刚刚入门。
离正式为病人做手术很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全中国,甚至全亚洲最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
张亚卓面对的可不是鸡蛋,而是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很多患者都是四处求医无果才来到这里。
说句不好听的,张医生很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他说治不好,那基本就是没希望了。
张春华
脑脊索瘤复发,脑瘤占大脑将近四分之一。
由于扩散部位很多都是脑干、丘脑等重要区域,手术的难度极大。
做,对病人风险很大,很可能人财两空;对医生来说责任很重,弄不好名誉尽失。
不做,基本就是等死。
“只是为了让她多活几天。”
面对镜头的丈夫只是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
有学医的学生开玩笑说:
学医之前觉得没什么病是治不好的,
学医之后发现没什么病是治的好的。
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进步。
很幸运,张春华遇到了一个敢于冒险的好大夫。
缜密的术前方案制定和有惊无险的手术过程,最终挽救了一条即将逝去的生命。
结尾张亚卓说一个医生的职业特征应该有“仁术、心术、艺术”。
仁术是对病人的心态。
心术是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则是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打磨。
而能把这些特点集中体现的绝对是医院里的急诊室。
他们又被称为医生中的特种兵。
很多的影视剧也喜欢讲述急诊室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看到最残酷的故事,也能窥见最真实的人性。
很多被送过来的患者都是一只脚迈过了死亡线,从死神手里抢人一点都不夸张。
生与死在这里变得普通。
快和从容在这里不再矛盾。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部。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工友说屁股着地,半路上开始昏迷不醒。
一般来说,造成昏迷的原因很多,一一排查太浪费时间,主治医师(齐衍蒙)认为要么是内脏出血,要么是脑内出血。
根据工友的描述,内脏出血的可能性大一些,可是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时间不等人,一分一秒的耽搁都有可能失去一条生命。
齐衍蒙只能赌一把:脑内出血。
没错,就是赌。
这个本不应该和治病救人搭配的词语。
赌对了,也许能救回来;赌错了或许将迎来家属无尽的指责。
全在一念之间。
可是作为医生,没有第二条退路。
幸运的是齐衍蒙赌对了。
不幸的是,纪录片之外还有很多没有挽救回来的生命。
这也造成了很多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
就在前几天,武汉便发生了一起恶性医患暴力事件。
12 月 14 日上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坐诊的一名医生被一男子连捅数刀。
该男子之后跳楼身亡,而张医生则还在重症室,尚未脱离危险。
12 月 14 日下午,湖北省医师协会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发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恶性伤医事件。(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微博截图这不是第一起类似的事件,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可是每多发生一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愈加紧张。
病人不相信医生会全力救治,医生害怕承担责任,救治的难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而类似《业内人士》这样的纪录片则很好地在两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双方能够更好地了解相互的需求和难处。
医生的工作应该是治病人,而不是治病。
患者也不必把每个医生当作包治百病的神仙。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病魔。
只有互相多一份理解,才会多一份胜算
《业内人士》影评(九):37 岁产妇体内有颗「炸弹」,20 多位医护联合拆除
上午 9 时,北京安贞医院心外 7 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患。
患者女性,37 岁,是一位二胎准妈妈,腹中的孩子快要足月,妈妈刚刚还能感受到宝宝的胎动。
但此次入院,并非为了迎接新生的喜悦,而是收到了死神的「传唤」。
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对她来说,这只是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
但她的医生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凶险的疾病。
这位孕妇的主动脉壁内层破了一个小口,血液从破口冲进了血管壁内,把整根主动脉壁生生撕裂剥离。
本来厚实坚固的血管壁现在如纸张一样薄而脆弱,随着血液不断汇入,假腔像一个不断膨大的气球。一次跳动所产生的震动、一个喷嚏,都可能导致血压陡增,让主动脉瞬间破裂。
一旦主动脉破裂,血液就会像决堤之水,妈妈和孩子都会 60 秒内死亡。
获救的唯一办法是马上手术,否则每拖延一小时,死亡几率增加 1%,48 小时内死亡率 50%,两周内达 65%~75%。
心外七科的葛翼鹏医生一大早就接到了这位患者的入院信息。信息是主任朱俊明发来的,这位主任在外地刚刚结束一个学术会议,正在紧急赶回医院的路上。
接到信息后,葛翼鹏瞬间紧张了起来,他明白,患者必须马上手术,而且是多部门协同的大型复杂手术。
主任不在的情况下,担子落在了这位年轻医生的肩上。
向家属解释手术风险、确定手术方案、沟通协调其他各个科室……
一切行动都要快!
1
病床上,准妈妈脸色蜡黄,被连夜转诊、胸部撕裂痛、以及各项检查折腾了一夜,此时的她精疲力尽。
但现在远没到放松的时候。
就在这时,葛翼鹏还收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患者很可能出现了便血症状。
这意味着主动脉夹层的膨大很可能已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动脉,甚至造成了出血口。
至此,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留给这位孕妇的时间,也不过短短一个小时。
葛翼鹏马不停蹄。一边,他向患者的丈夫解释病情:
从树根到树梢(主动脉血管),她都有问题了…… 我们只能说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博一下,但最终的结果,医生无法控制……听着葛翼鹏医生连珠炮般地解释,这位面色铁青、穿着朴实的中年男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很快,他在手术同意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相信医生,不带一丝犹疑。
另一边,在涵盖各个科室的庞大微信工作群里,一场讨论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究竟先完成孕妇生产,还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先进行主动脉手术,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血氧供应,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 先完成生产,孕妇生产过程中的运动和内部组织挤压,将加大血液压力。这就如同以外力挤压着原本已膨胀变形的血球。还在路上的朱俊明也通过工作群与各科室医生们实时沟通,权衡之后,团队快速敲定了手术方案:首先以剖腹产的形式完成接生,再完成主动脉手术。
即便如此,巨大的风险依旧悬在头顶。
2
安贞医院是全国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转诊中心。患者所在的朱俊明教授团队,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做此类手术最有经验的医生团队。
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上,这个团队拥有迄今全球最大一组单中心经验。从 1998 年 6 月至 2015 年 2 月,7 年内实施总结了 25 例。
然而,即便是全国最有经验的团队,这位患者的情况依然非常棘手。
上午 9 点 20,妇产科、儿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的医生都先后到位。
这将是这个年轻的团队第一次独立经历多部门协作。
由于剖腹产会导致血液快速回流心脏,直接压迫岌岌可危的主动脉夹层。因此,手术必须在充分防范的前提下,以更加细致的操作来实施。
葛翼鹏医生带领监测小组与产科对接,负责跟踪剖腹产过程中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动态。
肖付诚医生带领的另一个小组,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破裂,为此做好抢救措施。
不到 50 平的手术室里站了 20 多位医护,他们各司其职,救治工作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
3
当两个术前小组为手术做准备时,手术台上的这位准妈妈,却突然焦躁起来。
这是主动脉夹层产生的胸部疼痛加剧了,这很可能意味着主动脉的膨大情形变得更坏,这颗血球破裂的风险陡然增加。
竭力安抚这位孕妇的同时,葛翼鹏医生决定,启动麻醉小组,实施快速全身麻醉。一方面减轻孕妇的疼痛,同时为后面的手术做准备。
这同样意味着手术风险的加剧,麻醉操作必须进行,但麻醉药物,会随着母亲的血液逐步传播,一旦进入子宫,会抑制婴儿的呼吸。
按照现场方案,医生们快速准备应急血液,并为即将到来的心外手术做好准备。
剖腹产手术在多重防护中小心翼翼地推进,16 分钟,婴儿顺利取出。
取出的胎儿全身发紫,心搏速率低、呼吸情况差。这是麻醉药物的抑制对孩子的呼吸产生了影响。
儿科抢救小组跟进,胸外按压,快速揉搓胎儿后背、拍打双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15 分钟的综合抢救措施,孩子的综合指标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在这场手术接力中,心外小组的第二棒开跑了,经历了刚刚的惊心动魄,患者的情况依然危险,小组成员们心中绷着的弦不敢有丝毫松懈。
葛医生明白,从切皮到体外循环的建立,要在 5 分钟之内完成,才有可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5 分钟,考验着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大家无声地匆忙着。
此时,朱俊明达到医院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手术室。
整个手术团队的几位成员职责迅速分配,年轻医生们精准高效的术前操作让手术顺利开展,5 分钟内,完成体外循环操作。
在保证血液循环指标正常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开胸,植入人工血管。
像往常训练的那样,朱俊明医生主刀,几位助手与他精准配合,分离组织,将米粒般大小的缝合部位依次清晰呈现。缝合后,检查缝合情况,循环完成下一次缝合。
与此同时,其他小组关注着脑部,心脏等关键指标的动态,不断向缝合小组完成术中提示。
由于经历了剖腹产,缝合操作更加复杂,上百针的缝合,不敢有一丝缝隙。「有一个针眼出血,一分钟就 500 毫升,根本病人就下不了手术台」朱俊明事后坦言。
十多位医生,数个小时内,历经 20 多道手术环节,几百次的切割和缝合,十多种大型仪器的配合,多专业的交叉协作。
最终,没有一个缝合口出现出血情况。
最后一根缝线被剪断时,手术室的时钟停在了 20 时。
患者被推出手术室后,夕阳还没下去,只是把线条抖落了,变成了一片甜软如黄酒的云。
4
风暴过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术后第二天,这位妈妈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第九天便转到了普通病房。
由于孩子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妈妈只能通过照片看到孩子。
病房里,两口子相互依偎着,看着屏幕里宝宝粉嘟嘟的小脸儿,那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
同他们一样感到踏实的,是成功实施了手术的朱俊明心外团队。
在朱俊明的带领下,这支年轻的队伍曾经历了无数次团队作战、缝合比武,平时不忘操练手艺,在一次次实战中训练彼此的默契。
终于,日常的积累与磨合在这样的挑战中完美实践。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团队,高难度心血管手术,98% 的成功率,为他们在亚洲,乃至全球赢得了尊重。
别家医院无法处理的病例,最终的选择都是这里。
这意味着,为了处理更复杂、更凶险的病例,整个团队都要时刻保持最高的警惕、最完美的配合、最顶尖的技艺。
他们是自愿站在领域顶端接受审视的一群人。
站在领域的顶端不冷吗?
是的,高处不胜寒。
但初心炽热,便不怕霜冻。
以上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园】,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b8kCsgaoxujMjKbwpxUNQ
《业内人士》影评(十):业内人士:良心片,官方打码还是看哭了我!网友:向医护工作者致敬
之前一部《人间世》让许多人红了眼眶。
孩子们截肢、取骨,受尽痛苦但有时仍逃不过死神之手。
在疾病面前,生命显得太无力。
而今天推荐的这部良心纪录片,则将镜头对准了医生。
这些终日与疾病战斗的人,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业内人士》I 2018
《业内人士》
适用人群:普通大众,优质纪录片迷
推荐理由:聚焦顶尖医生,体味人间悲喜
时 长:25min*5
推荐指数:★★★★
《业内人士》就聚焦了一批国内顶尖医生,客观真实地呈现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短短五集,一集只有25分钟,加起来也就一部电影的长度。
没有医疗剧里的风度翩翩、谈情说爱、迷人多金。
它是真实的中国医生图鉴。
拯救大脑危机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张亚卓医生是位名医,20年做过约6000台脑外科手术。
但即便经验丰富,他在每场手术前仍要认真进行手术模拟。
为何大意不得?因为大脑手术极其敏感,稍一马虎就可能酿成大祸。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遍布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别说受到重创,哪怕是被精密仪器稍稍碰到,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30岁的艾俊就是脑肿瘤后遗症患者。
虽然经开颅手术治好了脑肿瘤,却导致后遗症,左半边身子永远失去知觉。
多年来,艾俊与家人到处求医问药,只希望奇迹发生。
然而脑损伤不可恢复,即便是名医张亚卓也只能无奈摇摇头。
而相比艾俊,7岁的欢欢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欢欢被诊断出脑肿瘤,且是罕见的脊索瘤,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复视状况。
一根手指放在眼前,欢欢看到的却是两根。
由于脊索瘤病发位置特殊,手术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瘫痪。
可是如果不做手术,等待欢欢的很可能是死亡。
在痛苦的考虑几天后,欢欢的父母还是决定手术,去搏那一线生机。
手术如期展开,然而却并不顺利。
从鼻孔插入内镜,可欢欢鼻孔太小限制了手术器械的运作;
手术做到一半,用于肿瘤定位的导航仪器却突然失灵;
手术进行五个小时,比预期增加两小时,所有人神经紧绷疲惫不堪...
万幸,手术最终成功完成。
欢欢被送出手术室的一刻,连网友都松了一口气。
急诊特种兵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部,平均每三个小时就有一次紧急抢救。
由于病人送来时往往都情况危机,抢救团队必须火速将判断病人状况,再予以救治。
做事风风火火的女医生孙彤彤,每天上班都如打仗一般。
她里外安排着病人与护士,一天能在医院里走两万多步。
说话语速更是快,以她的语速粗略计算,一部60万字的《红楼梦》她一天就能读完。
然而,即便是孙彤彤,想跟上急诊室的快节奏也不容易。
急诊科最重要的就是争分夺秒,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有的病人年过70,吃饭时突然心肌梗死;
也有的病人高烧40度近一个月,全身浮肿,辗转多家医院。
当然也有些病人让人哭笑不得。
一位因心律失常的病人被送来急诊,她的心跳高达180次/分钟,正常人只有60-100。
病人表面若无其事,但心律不齐随时会危及生命。
经验丰富的王江山医生做出计划:先麻醉再电击,使心率恢复正常。
可就在各种器械人员都就位时,病人却提了个小请求:
她想小便。
小便与治疗,显然电击治疗更重要,按照手术程序就直接开始手术了。
但是王江山医生犹豫片刻,立即同意了病人请求。
事后采访时他说:我们是治病人,不是治病,也要考虑到病人的感受。
而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
病人小便完后,心率突然恢复正常了...
网友戏言:“活人差点让尿憋死...”
危险解除,所有人对这难得一见的虚惊一场都笑了。
与肿瘤赛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杨跃,是一名肿瘤医生。
在中国,人人“谈瘤色变”,
可杨跃从医30余年、两万台手术,从未失过手。
据统计,全国肿瘤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因心理压力大、悲观消极而离世。
情绪对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杨跃会提前安抚病人的心态,尽量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恶性肿瘤也是肉,只是胡长的肉。”
除了语言安抚,杨跃的治疗经验也极其丰富。
他能用手摸出机器检测不到的肿瘤。
最小的仅有两毫米,比机器最小检测还小1毫米。
但医术高超也不是万能的,随时要与肿瘤赛跑。
中晚期癌症患者许建立,肺部长了一颗9厘米的巨大肿瘤。
不仅靠近心脏,而且他还是罕见的“熊猫血”。
若是手术中出现差错,病人很可能死在手术台上。
几乎所有医生都持悲观态度,但病人家属坚持要手术。
因为不手术只能化疗,依旧痛苦,且只剩半年左右生命。
杨跃犹豫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手术凶险之极,好在最终成功了。
在《业内人士》中,我们可以看到顶尖医生的真实手术现场。
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为治愈病人做出的努力。
比如许多神经外科的年轻医生都必须进行魔鬼训练:
在人头骨模型中央放个鸡蛋,然后通过小孔用电钻磨鸡蛋壳。
要求是只能磨掉外壳,一旦内层薄膜破裂则算失败。
之后还要将鸡蛋薄膜撕开,用极细的线再缝起来。
手要稳,这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的入门功课。
有人说,中国医生只会收红包、挣灰色收入。
确实,中国的医疗问题很复杂,一部纪录片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本片提供的真实视角,还是可以让我们对医生这个行业多一些了解。
医疗并不完美,医学也非万能。
但那些辛苦战斗在一线的医生,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