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3-24 05:13:06

  《路遥的时间》是一本由航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3.00元,页数:4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一):就这样,坚强又软弱,活着到死亡——航宇笔下真实的路遥

  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影响了一代代的读者。这位以现实主义手法行文,以描写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为主要内容的西北作家,在四十二岁的写作黄金纪,与世长辞。

  张贤亮在小说中写:“本能使人坚强,思考却使人软弱。”是的,常常是本能告诉我们要活着,思考却在质问我们该怎样活着。单纯的“活”的信念支撑我们看见每一天的朝阳与黄昏,“怎样活”的问题,却让我们在日出日落与黑夜黎明间百转千回。人这根会思考的“芦苇”,因为感情、热与理想种种,而去选择、去冒险、去实践。

  航宇笔下,与延安渊源深厚又钟爱小米稀饭的路遥,正像贺敬之在《回延安》里所述的“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的孩子。在预感到疾病对他的不怀好意后,他带着满心对延安、对母亲的留恋,步履沉重地登上去延安的火车,到他魂牵梦萦的一方土地上,继续呼吸、呻吟,继续坚强、软弱。“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对路遥来说,清涧、延安乃至陕北大片的黄土,是他精神意义上的先天母亲,而写作这桩庄严乃至让他付出生命的工作,则是他后天的毕生信仰。

  在被疾病缠绕的最后几年里,路遥仍旧深爱他的黄土地与他的写作。在身体勉力支撑的状况下,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躲进招待所,急切又专注地整理自己的文集;他“赖”在延安地区医院不肯转院,就为了在他深爱的延安待一天、再待一天。

  在《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路遥,坚强而软弱,敏感而偏执。这样一个精神世界异常丰满的人,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也曾困于庸常、琐碎的日常生活,困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他思维的跳跃与丰富,让他的情绪多变而动荡,让他一面像个孩子般稚朴,一面又像个精神病人般蛮横。这个刚强的陕北汉子,这个如今被大众所熟知的西北作家,也曾受被质疑、被冷落。但庆幸的是,他有他真诚的朋友,有他热爱的故土与写作事业,有“站起来”再“写下去”的雄心壮志。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路遥饱受失眠、病痛与病房里枯燥的折磨,他焦急过、无力过、温柔过、狼狈过,他爱他的女儿,爱他的故土,爱他的写作事业,也爱那小米粥、洋芋擦擦与滋润他生活的各样陕北饭食。他是路遥,是一个人、一个写作者,更是陕北大地的儿子。他就这样,坚强又软弱,活着到死亡。

  当然,除了真实再现路遥最后的日子,我们也应看到,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与艺术性。在语言上,《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使用较多的陕北方言,朴实生动,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叙述方式上,全文倒叙、插叙相结合;在表现手法上,使用较多的语言、动作、心理与神情描写;在情感特征上,饱满、真实。全书细节详实、感情真挚,秉持了纪实文学的客观与艺术,令人读来感动、观来落泪。

  我们该记住的,我们该知晓的,那一个真实的,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路遥,尽在航宇笔下了!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二):伟大的作家,平凡的生活

  陕西文坛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作家的存在。这其中,路遥可以说是奠定了新时期陕西文学(甚至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基础。近年,围绕路遥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路遥本人的写作伦理与现实主义文学品格甚至带有某种zz美学的气息。面对路遥,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单就路遥本人的形象而言,近期出版的《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一书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全面、最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对于了解路遥获茅盾文学奖之后的生命历程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航宇是路遥生前的同事、朋友,在路遥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如亲人般陪伴、照顾路遥,也见证了路遥最后的沉重、抗争和无奈。

  全书从1991年年初路遥获茅盾文学奖写起,直至1993年2月20日路遥逝世一百天纪念活动举办。在路遥最后的日子里,全书详细记录了路遥生活的点滴,带有深切的感情书写路遥艰难的晚年生活。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作家路遥在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波动。即便是路遥这样一个陕西硬汉,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更多地不再是带有著名作家的光环,而是普通人的日常起居和情感起伏。

  要先从路遥《平凡的世界》获茅奖说起。首先是路遥对此事的格外重视。“茅盾文学奖初评工作开始后,这位刚强的陕北汉子,看似平静如水,甚至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第1页)“作家路遥就是在这样的期盼和急切的等待中艰难地度过的,渐渐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第2页)至于为什么路遥会如此看重茅奖,书中的解释是“关键在于他精心创作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能不能得到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第3页)。其次是编辑的重要性。《平凡的世界》的责编李金玉“承担了一般编辑不能承担的风险”。她甚至比路遥本人还早地得知获奖的消息。“她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简直不像是她的作者获此殊荣,而是她自己。”(第3页)

  事实上,《平凡的世界》的发表并不顺利。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成后,曾寄希望于《当代》发表,但他没有想到,《当代》的一位编辑(?)看后,“觉得这篇小说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第9页)。因此小说就不可能在《当代》发表了。之后,路遥又得知作家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来西安组稿,就又将小说交给了这位编辑,没想到再次被否定。路遥并不知道这位编辑实际上是冲着贾平凹《浮躁》而来的。最后,小说才经《小说评论》主编王愚介绍辗转到《花城》发表。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李金玉之所以会成为路遥小说的责编,直接原因是她没能拿到《浮躁》的合同,但却意外地成就了路遥。

  在路遥最后的日子里,他主要的工作恐怕是和疾病作斗争。“事实上,路遥在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后,身体就出现了严重问题。然而,他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真实病情,就是他的亲人他也没有告诉。”(第146页)路遥起初在延安治疗,但由于病情加重不得不转入西安。这期间,他的家庭、亲人也同他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先是妻子林达和他离婚,再有是和弟弟王天乐失和。病情的加剧、生活的不易,种种苦难加之于晚年路遥的身上。作者航宇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并以非虚构的形式书写出来。作为读者,我们自然会感动于路遥坚强的意志,和航宇对逝者深切的感情。总之,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饱含了路遥的品质、作者的深切,以及读者的共鸣。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三):苦难辉煌-读航宇《路遥的时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凌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31104434/

  收到人文社寄来的作家航宇作品《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是8月16日,这天于喜欢路遥的人来说稍微有点特殊,一是当天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人世间》等五部作品获奖,而在多年以年,路遥《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二是本届茅盾文学奖,作家陈彦的《主角》获奖。陈彦成为继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后第四位获茅奖的陕籍作家。在路遥、陈忠实作古,贾平凹苦撑陕西文坛的时候,陈彦的出现,应能告慰路遥等诸前辈。

  陕西文学三棵大树,除了地域上的分布不同,人生的经历也各不相同,陈忠实坐镇关中,就像峨眉山的大愿普贤菩萨,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贾平凹深入陕南,就像五台山的大智文殊,“一个人只有在岸上时,才可以解救水中的人”。而路遥心系陕北,就像九华山的大行地藏菩萨,“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路遥是那个菩萨,更是一个苦行僧。有些人一时不顺但总有时来运转,而有些人似乎一辈子都不那么顺当,路遥应该属于后者。我们如果抛开路遥文学上的成就,抛开《人生》,抛开《平凡的世界》的巨大影响,单从他出生到去世,看他短短的43年人生,似乎应了那句话“人生苦短,去日苦多”。

  看过纪录片《路遥》,介绍他幼时因家庭贫困,被寄养在养父家里,当时几间破旧的土房看得人落泪,那种忧伤的感觉让我停止了观看。这是路遥苦难人生的开始,也似乎注定了一生的沧桑。《路遥的时间》一书,又详细记录了路遥从1991年茅盾文学奖获奖前后直至1992年路遥去世,见证了路遥最后的沉重、抗争和无奈。我从书里看到路遥回忆父子两步行去养父家的那段讲述,父亲给路遥要了一碗油茶,用掉了兜里的最后一分钱。如此深刻的记忆,像石碑一样刻在路遥的脑子里,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读完全书,我有点无法想象,写出让大学生们争相传阅的《平凡的世界》的作者,居然有着那样不平凡的心灵世界;写出给人如航海明灯指引的《人生》的作者,居然有着如此不幸的人生。也更让人感佩路遥精神世界的伟大。

  在外人的眼里,一位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一位全国知名的作家,生活中应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通过《路遥的时间》,从作者那点点滴滴甚至带点琐碎的记述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的路遥,是为了帮助自己兄弟找工作不惜亲自跑去工厂的哥哥,是为了女儿毅然走向并不熟悉的建材市场的父亲,是为了继续拿起笔写作而不得不把自己禁锢在医院的作家。那是一种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而又长在闭塞城市的矛盾,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清高面对经济浪潮的矛盾,是一种对人生充满期待又不得不面对短暂剩余时光的矛盾。

  万幸,我们从《路遥的时间》中看到的不是高大全的路遥;小确幸,航宇把一个矛盾的路遥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就像为我们留下了一尊断臂的维纳斯。路遥虽然没有摆脱病魔的折磨,但他留给了世人一种精神,一种对抗贫困、对抗疾病、对抗命运的态度,让热爱他的人们不断保持前进的方向,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路遥追悼会上挂着一幅对联:洞察人生曲折路,历尽沧桑万里遥。这应该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四):我们都在流动的空间里贩卖固执的时间和诺言,只是本钱不同而已

  王海峰 最近阅读的这本书,是《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航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7月版)。这个书名,我觉得起得不好。不论是作者起的,还是编者起的,都太啰嗦了,不硬气粗犷,没有陕北气息,不能让人想起信天游。 越过扉页,有一张惠怀杰拍摄的路遥的照片,摄得非常好。在这张照片里,我们能够看见路遥的烦恼,他思念的或他不愿看见的,都浮现在这张照片里。粗厚且耐脏的衣服,似乎可以帮助路遥对抗未曾到来的1992年11月17日以后的冬天。 惠怀杰很让路遥喜欢,谁能不喜欢呢?那些能够把自己铭刻在时间和空间当中的人。路遥也喜欢这本书的作者航宇。路遥曾悄悄说,如果当上陕西省作协主席,一定让航宇当办公室主任。 路遥是陕北汉子,他不在乎这个主席职位,他要说的意思是,如果他病好了,他要报答航宇,报答照顾他的这些人,实现他的诺言和满足他那种不拖欠的自尊心。 这本书很厚,有460多页,约40万字,而书里所写的时间和空间却很短暂、很狭窄。时间不过是1991年初到1993年初两年的距离;空间不过是陕西的西安、清涧、榆林、延安、北京几个三五根手指能数过来的区域。这些文字记录和描摹得十分细致,细致到路遥的牙缝里、衣服褶皱里、马桶周围或神经末梢。 整部书不需要什么想象力、创造力或迷信,全是回忆。而且路遥入睡和写作的那几个地方也是屈指可数的,省作协、宾馆或旅馆。路遥的大房子也是用来留给女儿路远和她母亲林达的。在稍后些的时光里,一张床都会难倒路遥和航宇,不是因为他们太穷苦,而是因为他们有尊严。 航宇在书中对九娃说:那么多人来看路遥,不仅因为你哥路遥是著名作家,更是因为他的人格。九娃当时自然无法理解人格是什么玩意儿,但他一定知道,人格是一种可以穿透时间和空间的极为宝贵的东西。人格在路遥死后,他的弟弟王天乐扯碎路遥柜子的那一刻已经挥发了。这可能也是路遥生气的原因,路遥亲眼看到他的亲情成为了别人牟利的工具。名誉之羽,对路遥来说,比生命更重要,路遥不惜用来日无多的愤怒捍卫它。这些情节读起来像小说。 亲情与爱情,看似被搁置在路遥的人生边缘,实则在路遥心里和文字中仍处于核心,未曾走远,只是它们有如此多俗事里的诉求,带给路遥如此多的感伤。 读航宇的纪实文学,像读心理小说,也像窥探一个人的隐私,这个人你和我都知道,也认识,却不曾谋面,这个人写过令人感动和落泪的作品。这本书里的很多材料与对话,都是立体的,有血肉的,这是难得的叙述。透过这些,我们看见一个真实的、倔强的、顽强的、苛刻的,有野心和抱负又满眼温情的路遥。 图书出版绝对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事。路遥碰到李金玉等很多好编辑,使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得以出版。《平凡的世界》原来不叫"平凡的世界",而叫"普通人的道路"或"普通人的历程",或其他什么名字。名字的由来不是我们追问的中心,好和坏也与名字关系不大。但编辑的作用在这本书里写得比较清楚,创作是一回事,出版是另外一回事,销售则是第三件事。1990年代的作家必须要处理好这三件事,才能活得对得起亲人和爱人。路遥做得算是差强人意,然而,现实的伶牙俐齿并不容易被满足。 这本书没有目录,这是一个缺憾。全书算上引子和尾声,全部章节一共是37个,正文部分每个章节都有提录文字以示要义。但没有目录,读者不免不好翻看,一头雾水,不得纲领。这是编辑者的问题。 当彻底读完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仿佛结痂的伤口再一次被撕开,只为了取得更好地修复,而这种修复建立在对痛苦和苦难的回忆基础上,不免让我心生怯意。我们都在流动的空间里贩卖固执的时间和诺言,只是本钱不同而已。路遥的本钱是他的作品和陕北汉子的骨气。 合上书,我不禁在想,这本书应该叫什么名字呢?我想我和你的答案已经在陕北民歌的腔调里不约而同了。 2019.8.24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五):重现路遥最后的时光 ——夜读航宇《路遥的时间》

  夜读《路遥的时间》,仿佛观看一部作家路遥的纪录片,重现了路遥最后的时光。著者航宇是路遥的朋友、同事,在路遥生命的最后两年,始终陪伴、照顾路遥,通过这四十万字,六百天的文字见证,我们得以窥见路遥最后的时光,他最后的抗争与无奈,这颗孤独而又敏感的灵魂。

  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雨夜,我走进一家快要打烊的书店。逛了一圈,感觉没有心仪的好书。门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于是,又在书店里慢慢地踱着。忽然之间,在书架的上角一隅,看到了五卷本的精装版《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我的心神为之一震。缓缓取下在手中翻阅,路遥的身影又映现在眼前。那时候我正在读中专学校,已经读完了同学们手中传阅的路遥文集,是粗糙的合订本,挤满了蝇头般密密麻麻的小字,且有许多排校不精的错字误字。一本是《平凡的世界》,一本是《中短篇合集》。我戏称之为“麻沙本”。可以说,路遥的作品于当时的我们而言,代表了一种青春,一种理想,一个世界。

  想起路遥,就想到了广漠无垠的黄土高原,想到那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想到了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讨生活的穷苦农民。路遥是农民的儿子,是人民中的作家,他的作品赋予劳动以神圣的地位,将苦难升华为一种人生财富。他那全景式的描摹着普通人在大时代的转型中艰辛奋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仿佛是用笨拙而又倔强的双手一块块垒起的文学大厦,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的厚重与坚忍,一种穿越时空与历史的诚恳劳动。

  我虽然生活于城市,也为这样真诚的创作所感动。路遥所念兹在兹的,是柳青的《创业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司汤达的《红与黑》,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然而天意弄人,路遥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莫大荣誉之后,仅仅一年多时间就离开了人世。他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也成了他文学艺术生涯中最后一次在北京公开场合所作的绝唱。四十二岁的英年,让他的许多文学抱负未及施展,就匆匆熄灭了文学创作之光。于路遥而言是刻骨的不甘,于广大读者而言,是无尽的痛惜!

  路遥曾说一踏上陕北这块土地,心情就会非常激动,看到陕北的山,陕北的水,常常会泪流满面。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揽工汉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就生活在黄土中间,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的巨大隔离中间,是路遥用创作之笔将这些人物从生活中写入小说的世界,长久地感动着我们。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生命历程中最后的天鹅之歌。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中的形象,更像是追日的夸父,顽强推着滚石的西绪弗斯,始终在艰辛中坚守着近乎不合时宜的文学创作之路。路遥的自述是:我的精神疲惫不堪,以致达到失常的程度,……我常常暗自噙着泪水,一再问自己,你为什么要这样,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我完全倒下了,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弹性,而是弹簧整个地被扯断。……这是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所导致的自然结果。……但是,多么不甘心!……我们从中看到了创作文学作品之外的路遥,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急躁易怒,他的豪情满怀,他对女儿远远的深情,他对兄弟天乐的感激与决绝……。

  强忍着肝区剧烈疼痛的最后时光的路遥,起初仍在时时刻刻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手掌发红的“肝掌”,也被他自欺欺人地说成是有福气的朱砂掌。然而最后的时刻疼痛得在脚地上打滚,呼喊着救命的路遥,被疾病压垮失去理智精神崩溃的路遥,也真切地反映出人类在疾病面前,在无情的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了解路遥的人说,他是一个外强内弱的人,面对命运的挫折,总是压抑而难于释放内心的痛苦和彷徨,用一根一根一包一包接连不熄的烟卷,来摧残着自己曾经健康的生命。

  如今路遥已经远去,他写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心血之作,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仍然在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们。他“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和态度,正如同暮鼓晨钟,不断催醒着在浮躁的时代里醉生梦死的人们。我有时不免想,假如路遥还活着,他是否会创作出超越《平凡的世界》的更好的作品,他是否会接受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来继续描摹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的荒诞与无奈。他是否会坚守属于他自己的理想主义。可惜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假如。呜呼痛哉!

  多年之前的一个雨夜,我将五卷精装本的《路遥文集》小心翼翼地放入背包,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珍重,开始义无反顾地走着属于自己人生之路,奋斗之路。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